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37846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 12 月月考语文试题第 I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越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 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 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 “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

2、按 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 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 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 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 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

3、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 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 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 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 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 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 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

4、的场合必须使用 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 持军队战斗力。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 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 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 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1. 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

5、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B. “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C. “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D. “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2. 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B. “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

6、样。C. 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D. 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3.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 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B. 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C. 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华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D. 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

7、力。【答案】1. C 2. D 3. B【解析】1. 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输入法。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8、,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A项曲解文意。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B“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说得过于绝对。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

9、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A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而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现象。(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生梦不醒,红楼解味人2012 年 5 月 31 日凌晨,95 岁高龄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逝世。或许一生的喧嚣太多了,他选择 安静地离开。“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安安静静地走。”他留下这样的遗愿。进入“红学”研究多少是个偶然。1947 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周祜昌寄至燕园 的信函,说他看到胡适新近一篇谈红楼梦的文章,嘱咐周汝昌

10、帮忙查证。周汝昌遍查燕京大学 图书馆,果然在敦敏诗集懋斋诗钞中发现了一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发 表在天津国民日报上。没想到几天后,胡适就托人转交了一封给周汝昌的信,肯定鼓励这位在 校大学生的研究。胡适此时已是学界大拿,又是“新红学”的开创者,他的来信让周汝昌“欣幸无 已”。1948 年,正埋头撰写红楼梦新证的周汝昌特意跑到胡适家中拜访。令周汝昌激动的是, 胡适竟将珍藏多年的孤本甲戍本石头记慷慨地借给他翻阅。正因为这一段渊源,周汝昌常常被 看做是胡适“红学”研究的关门弟子。1953 年,红楼梦新证出版。这部 40 多万字的“红学”研究著作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在当 时很少有人敢将红楼梦

11、拔到那么高的地位周汝昌将红楼梦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但丁的神曲等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并大加赞赏。周汝昌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 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 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 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 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此年周汝昌35岁,因为这部书

12、,他得以调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成了学界“红人”。也由于这部 书,他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变成了“资产阶级胡适派唯心主义”的“烦琐考证”的典型代表,被关 进“牛棚”下放。周汝昌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其晚年在探佚学发力颇 多,在他数十部“红学”著作中,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招致不少 异议。如他提出林黛玉系“沉湖而死”;“金玉奇缘”说的不是贾宝玉和薛宝钗,而是贾宝玉与史 湘云等等。1982 年,周汝昌发表了什么是红学一文 ,在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 真言”之后,干脆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他说:“红学显然是关于红楼梦的

13、学问, 然而我说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却不一定都是红学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 态度来研究红楼梦。如果研究红楼梦同研究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聊 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小说全然一样,那就无需红学这门学问了。”在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 之外的同时,他也把自己剔出了主流“红学”的研究队伍。此后,他被喻为红学界的独行侠。他关 于“红学”之界定、对红学史的回顾、对曹雪芹画像的考证等等,一次次地掀起了“红学”研究的 争议。从30 岁开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学”,是红学界当然的望者。一般说来,在某 一学界成为望者又著作等身的人,同辈或后学者常常只有仰视和尊敬的份儿,很少会有人出言不逊, 但

14、周汝昌是个例外。在红学界,他被誉为“红学泰斗”,也被批作“闭门造车”,他的一生,可谓 毁誉参半。周汝昌曾有诗云:“小童何以知途向,瞎马盲人旅亦难。”他六十余年间所走过的治红 学之路,因偶然而生,又历经政治对学术氛围和学术方向的多次影响,终至晚年,既得到肯定、赞 誉,身上罩着光环,亦受到讥嘲与攻击。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尽的人与事。周汝昌梦在其中近七十年。梦未醒,人已去,花落水 流红,谁解其中味?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4.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周汝昌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研究红学,常常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虽然令人耳 目一新,却也招致很多异议。

15、B. 周汝昌看来,“红学”中的文学性研究应与三国演义等小说的研究区别开来,不能用一般研 究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C. 周汝昌研究“红学”深受“大拿”的影响,如他晚年提出的林黛玉系“沉湖而死”的观点,就是在胡适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D. 从早年的红楼梦新证到晚年的探佚学,周汝昌的“红学”之路并不顺利,他的“红学”研 究的方法和结论一直饱受争议。5. 结合全文,概括周汝昌先生为红楼梦的研究做出了哪些贡献。6. 周汝昌在“红学”研究上的成功,给了我们哪些借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4. A 5. 把红楼梦与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地位。将“曹、贾互证”的方 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使“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将“红学”构建 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把人们呼吁的文学 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将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 6. 执着的精神。从 30 岁开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学”;当招致异议甚至遭到批评 时,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学术研究。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作查证工作时,一丝不苟,查遍大学图 书馆。既善于继承又努力创新。善于借助于名家,周汝昌主动拜访红学大拿,借鉴专家们的研究 方法;善于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创作红楼梦新证借助了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