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特性》说课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36890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酶的特性》说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酶的特性》说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酶的特性》说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酶的特性》说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酶的特性》说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酶的特性》说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的特性》说课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 分子与细胞,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二 酶的特性 (一课时),课件制作:毛嘉靖,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说学法,说课内容,说教学反思,教材简析,本章的教材包括章首页、4节课文、2个实验、2个资料分析、3个探究、2个思考与讨论、1个“科学技术社会”,以及“本章小结”和本章的“自我检测”。,第1节主要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以及酶的3个特性。本节在学生学习过初中生物学的基础上,创设了“问题探讨”的情境200多年前科学家斯帕兰札尼有关探究鹰消化食物原理的著名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从而进入对酶的

2、作用及本质的学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能说出酶的概念、酶的本质、总结出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并能分析应用 (2)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教学目标,2、能力目标: (1)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的能力; (2)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教学目标,3、情感目标: (1) 通过网络探究,收集有关酶的发现历程资料,让学生体验酶发现的艰辛,关注有关酶研究的最新发展及应用,培养科

3、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布置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影响; 教学难点: 1、探究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 2、设计探究实验遵循原则,教材处理,这节内容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学生也比较感兴趣,要充分挖掘、利用和引导学生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再水到渠成地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及观念框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亲自获得酶的活性受到温度和酸碱度影响的实验证据,还可以通过定量化的探究实验认识酶活性的范围,因此这节课的关键就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

4、合作、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通过上一节课酶的作用和本质的学习,对酶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具有利用网络进行搜集、处理及表达、展示信息的能力。,学生分析,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 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初步提高全体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教法,进行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运用启发、观察、对比和综合的方法,采用展开式网络知识结构

5、教学法进行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手段,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以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不仅动耳听,还要动眼看、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说学法,我设计的学法指导主要为: 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对问题进行探究,由学生自己通过实践获得对科学概念的认识 通过观察、讨论、实验、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实践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教学程序,交流结果 总结提高,课前准备(网络查找 感性认识

6、),教师: 收集资料、课件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探究实验所需的材料和用具。 学生: 收集有关酶的发现历程资料;有关酶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应用;了解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找寻生活中与酶有关的产品。,贴近生活 激趣导入,激趣导入: 课前让同学们找寻生活中与酶有关的产品,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各小组派代表将所找到的物品展示及介绍),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为什么这种洗衣粉要在60以下的温水中使用呢? 有哪些因素影响到酶的活性呢?,3)设计实验 探索问题,(1)如何证明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师给予以下实验材料,学生根据实验的可操作性进行实验设计 可溶性淀粉、过氧化氢、NaOH (5%

7、)、Hcl (5%)、碘液、淀粉酶(最适温度5075)、过氧化氢酶(新鲜鸡肝研磨液)、斐林试剂(检验还原性糖)、试管、烧杯、酒精灯等。,(2)师生共同讨论实验设计中的几个主要原则:,1、实验材料和用具得当的原则 2、单因子变量原则 3、对照性原则 4、平行重复原则,(3)老师巡视学生实验设计情况,并发现了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A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以上设计是否科学? 引导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以上设计缺少对照组。,B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以上设计是否有错误? 引导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以上设计有两点错误,一是加入的

8、可溶性淀粉溶液没有遵循等量原则,二是试剂加入的顺序错误2、3步应互换,导致出现多个变量。,C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分析:以上设计是否有错误? 引导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以上设计有PH值和温度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4 )教师指导,调整设计,设计实验必须注意几个遵循的原则,5)动手实验 检验结果,让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亲自动手实验,尝试解决问题,实现“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具体思维”的飞跃。,以下是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 例1:有一组同学在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第一步先放了淀粉酶,在调节了温度后才放淀粉,发现实验结果和预期的不一样。 例2:有一组同学在做PH值

9、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验,发现结果不同。 老师针对实验出现的新问题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解决,6)交流成果,总结提高,学生交流成果,体验探究成功与失败;学生评价各组研究成果;回忆酶的各知识点;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板书设计,(1)酶具有高效性,(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1)、实验材料和用具得当的原则 (2)、单因子变量原则 (3)、对照性原则 (4)、平行重复原则,二、酶的特性,(2)酶具有专一性,2、实验设计中的几个主要原则:,1、酶的特性,板书设计,(1)酶具有高效性,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PH值影响酶的活性,(1)、实验材料和

10、用具得当的原则 (2)、单因子变量原则 (3)、对照性原则 (4)、平行重复原则,二、酶的特性,(2)酶具有专一性,2、实验设计中的几个主要原则:,1、酶的特性,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重点是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值的影响。所以我在处理这一内容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调查、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探讨等探究过程获得结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培养了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说教学反思,这节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学生动手实验时,学生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一些是我在课前没能预见到的,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深知自己知识深度与知识面不足,特别是生物知识与各学科间联系的知识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整个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就是这样安排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