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37047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史前时期(原始社会时期),夏,商,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西周,(春秋、战国),汉,(西汉、东汉),三国,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秦,东周,奴隶社会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时期,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朝(5个),宋,齐,梁,陈,南朝(4个),北周灭北齐,隋,隋灭陈,统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和睦,外交频繁,文化发达,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繁荣发展时期,被称为隋唐盛世。,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统一,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长安,时间: 人物: 都城:,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隋实现

2、重新统一的原因最恰当的一项是,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A B C D,D,隋朝,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3.隋朝经济的繁荣,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1、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2、你认为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是什么?,3.隋朝经济的繁荣,隋统一后的措施:,1.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3、;,2.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琼 花,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四五千里的大运河吗?,二、开通隋朝大运河,材料一:,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它的中下游是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人口最稠密,政治思想最为活跃的地区。黄河自西向东的流向,便于东西横向联系,而不便于南北纵向的联系,纵向经济文化交流受到很大影响。黄河以北不乏富饶之地,黄河以南的东南沿海更是物产丰富之地,但长期得不到开发。我们的祖先敏锐地觉察到这个问题,从而产生开凿南北纵向的人工河的愿望。,材料

4、二:,据资治通鉴记载,开凿江南运河前一年,隋炀帝对给事郎蔡征说:“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此何理也?”答曰:“此其所以不能长世。”这说明,隋炀帝四出巡狩,主要是想遵循“天子有巡狩之礼”的古训,履行帝国天子职责,通过巡游了解下情,巩固统治,而不愿效南朝“亡国之君”。此“巡狩”显然不是单纯的享乐、游玩,而是一种军事和政治的示威。,1.开通隋朝大运河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材料一: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工程分4段进行: 1.605年,征发河南、淮北诸郡百万士兵和夫役,修造通济渠。 2.同年又征发淮南民工十几万改造邗沟。 3.608年

5、,又征发河北民工百万开凿永济渠。 4.610年沟通江南河。至此,工程基本完成。,材料二: 隋朝的重新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开启了隋唐时期的盛世局面,对古代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材料三: 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在他统治时期人口激增、垦田扩大、仓廪丰实,隋朝的社会经济出现了高度繁荣的局面,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2.开通大运河的条件:,589年隋朝的统一、国家的安定局面为大运河的开通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和充足的人力资源。,隋文帝统治时期的经济繁荣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物质条件。,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又为大运河的开通奠定了基础。,画一画隋

6、朝大运河,涿郡(今北京),洛阳,余杭(今杭州),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3、构成,2点:,4段:,5河:,沟通南北,3方:,以洛阳为中心 北达涿郡(北京) 南至余杭(杭州),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材料1: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认为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是隋亡的主要原因,材料2: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若没有巡游江都之事,其功可与大禹治水相比。,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

7、还是坏事? 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作用(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4、地位和作用,消极影响:,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1、科举制的诞生:,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大雁塔,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日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2、科举制的影响,想一想:科举制创立前,政府以何种方式选拔官

8、员?,科举制创立前,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 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科举制创立后: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考中可以做官,选官大权就控制在中央手中。,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604年7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9、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段话是在说谁呢?哪个成语与此有关?,罄竹难书,隋炀帝,隋末大起义示意图,四、隋的灭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 被杀,隋朝灭亡。,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繁盛一时的隋朝,繁盛,一时,国家统一,二世而亡 共存38年 (581618),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科举制的创立,隋朝和秦朝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统治时间短,都是二世而亡。 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秦:万里长城;隋:大运河。 都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秦: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隋:确立了科举制。 灭亡原因:都是因为暴政,引起了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灭亡的。 所处的地位,都是承上启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