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 4.1《一天的垃圾》说课稿 教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36441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下册 4.1《一天的垃圾》说课稿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 4.1《一天的垃圾》说课稿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 4.1《一天的垃圾》说课稿 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下册 4.1《一天的垃圾》说课稿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下册 4.1《一天的垃圾》说课稿 教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天的垃圾我说课的题目是一天的垃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人总是在与环境进行着频繁的物质、能量交换。随着近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在带来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直接危害着整个人类的健康和安全。环境问题成了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保护环境成了人类共同的战略性任务。我国的环境问题也十分严峻,国家已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颁布了一系列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科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在总目标中提出,学生通过科学课程学习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在内容标准中提出“能

2、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要“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人对环境负有责任”;“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等。科学课中的环境保护内容侧重于环境与人的关系,特别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本单元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本课是这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我们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对学生来说,从调查、研究垃圾入手是简单、可行的方法。每一个学生家庭每天都在制造垃圾、丢弃垃圾,学生也可能实际感受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但对于“一天

3、的垃圾有多少?垃圾里有些什么”是模糊的。在这一课中,学生将把带来的垃圾进行分类、称重、统计,发现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大而且成分复杂,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影响着环境。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科学概念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过程与方法调查统计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和成分。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会产生破坏。培养关注环境的意识。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学生调查、亲身体验,教师引导、探讨等方法,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动脑动手动口。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

4、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交流等。养成学生爱动脑的好习惯。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环节1导入新课,我们一天要消耗许多食品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垃圾。一天中要产生多少垃圾,这些垃圾里都有哪些成分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研究一下。出示课题一天的垃圾。环节2回报同学课外统计的情况,教师引导,这部分要求学生研究一天的垃圾情况:垃圾堆里有什么?有多少?分别称重,并给垃圾分类。填写“我家一天产生的垃圾统计表”,把作为垃圾扔掉的物品名称和重量记录下来,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判断这些垃圾各属于哪类。塑料袋、纸片等难以称

5、重的也可以记录数量。根据同学们的统计情况,试着给这些垃圾分类,链接垃圾分类的小知识。环节3说一说各种垃圾的来源,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环节4组织学生对全班家庭产生的垃圾进行统计,算一算每人每天平均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学生分组活动,再交流反馈。让学生感受生活垃圾之多,并以北京为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垃圾的多。环节5提出3个想一想题目,即这么多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家里的垃圾最后到哪里去了?谈谈你家平时是怎么处理垃圾的?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利用媒体播放垃圾的危害,以及垃圾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会产生破坏,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节6谈谈今天所学的体会,对校园内同学们产生的垃圾进行统计,写一封倡议书,让同学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用青春去谱写奉献的乐章!用心灵去传唱爱的故事!用行动去实现更美好的明天!关注环境、奉献爱心、构建和谐!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