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课件-药物治疗课件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234852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课件-药物治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医学课件-药物治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医学课件-药物治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医学课件-药物治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医学课件-药物治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课件-药物治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课件-药物治疗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治疗,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遵照辨证施治的原则选方用药,是中医伤科学的治病特色之一。具体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二大类。,一、内治法,伤科内治法的主要特点是以气血、脏腑学说为理论依据,在八纲辨证的原则指导下,将损伤性疾病分为早、中、后三个阶段进行辨证施治。早期以“破”为主,中期以“和”为治则,后期侧重于“补”。,(一)早期,、攻下逐瘀法 ()适用症状:伤后蓄瘀,阳明府实。症见:脘腹疼痛、胀满拒按,大便秘结,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有力。 ()代表方剂: 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芒硝、桂枝、甘草)。 年老体虚患者,宜润肠通便,方用六仁三生汤(瓜蒌仁、郁李仁、火麻仁、柏子仁、桃仁、生香附、生元胡、生枳实

2、)。,、行气消瘀法 ()适用症状:伤后气滞血瘀。症见:局部肿胀、疼痛,肢体活动受限,无便秘、腹痛等阳明府实之症。 ()代表方剂: 活血消瘀为主: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生地、川芎)。 行气止痛为主:柴胡疏肝散(柴胡、甘草、枳壳、白芍、香附、川芎)。 行气活血并重:血府逐瘀汤(柴胡、甘草、枳壳、赤芍、当归、生地、川芎、桃仁、红花、桔梗、川牛膝)。,、清热凉血法 ()适用症状:伤后积瘀化热或邪毒感染。症见:伤后身热,心烦口苦,口干咽燥。局部红、肿、热、痛,或血热妄行,出血、衄血、咳血。舌红苔黄,脉数。 ()代表方剂: 清热解毒为主:五味消毒饮(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蒲公英)

3、 凉血止血为主:小蓟引子(小蓟、生地、滑石、蒲黄、通草、淡竹叶、当归、藕节炭、山栀、甘草)。,、开窍活血法 ()适用症状:伤后气血逆乱、瘀血攻心。症见:神志昏迷,狂躁不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脉涩而滑。 ()代表方剂: 偏重于活血开窍:黎峒丸(牛黄、冰片、麝香、阿魏、雄黄、大黄、儿茶、血竭、乳香、没药、三七、天竺黄、藤黄)。 偏重于芳香开窍:苏合香丸。,(二)中期,、和营止痛法 ()适用症状:伤后气滞、血瘀消而未尽,正气有所耗损。症见:局部肿痛减轻,压痛仍较明显,继续攻之有恐加重气血损耗。 ()代表方剂: 和营止痛汤(桃仁、当归、川芎、赤芍、苏木、陈皮、乌药、乳香、没药、川断、木通、甘草)。,

4、、接骨续筋法 ()适用症状:筋伤、骨折中期,筋骨已有接续但未坚实,瘀血尚未消尽,肝肾略有耗损。症见:伤处仍有肿痛,肢体活动受限。 ()代表方剂: 续骨活血汤(当归、白芍、赤芍、生地、红花、落得打、地必虫、骨碎补、煅自然铜、川断、乳香、没药、),(三)后期,、补气养血法 ()适用症状:损伤日久,气血亏损。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动则气短,筋骨萎软,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无力。 ()代表方剂: 八珍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熟地、川芎)。,、补养脾胃法 ()适用症状:伤后少动,脾胃虚弱,运化失职。症见:食纳不佳,饮食不消,大便溏泄,肢体乏力,肌肉萎缩。 ()代表方剂: 参苓白术散(党

5、参、茯苓、白术、淮山药、甘草、炒扁豆、炒米仁、砂仁、莲子肉、桔梗)。,、补益肝肾法 ()适用症状:损伤后期,年老体弱,肝肾易亏,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骨折愈合缓慢,筋伤缠绵不愈。 ()代表方剂: 偏于阴虚:左归丸(熟地、淮山药、萸肉、枸杞子、吐丝子、龟板胶、鹿角胶、牛膝) 偏于阳虚:右归丸(熟地、淮山药、萸肉、枸杞子、吐丝子、鹿角胶、杜仲、当归、附子、肉桂),、舒筋活络法 ()适用症状:损伤后期,瘀血未尽,气血不畅,复感风寒湿痹阻。症见:肢体酸胀疼痛,关节僵硬,活动不利,遇阴雨天复发或加剧。 ()代表方剂: 麻桂温经汤(麻黄、桂枝、细辛、白芷、桃仁、红花、赤芍、甘草)。,二、外治法,伤科外

6、治法是用药物直接对损伤的局部进行治疗的方法。常用的外治药物有:敷贴药、搽擦药、薰洗湿敷药和热熨药四大类。,(一)敷贴药,、药膏:把中药研成粉末,用水、蜂蜜、凡士林调成软膏,敷贴在伤处,天更换一次。 ()用于消瘀退肿: 消瘀止痛药膏(山栀、大黄、蒲公英、木瓜、地必虫、乳香、没药) ()用于接骨续筋: 接骨续筋药膏(自然铜、茜草根、乳香、没药、骨碎补、接骨木、红花、地必虫、白芨、血竭、硼砂、皂角、川断、螃蟹末、羌活、五加皮、防风、荆芥),、膏药:将药物浸泡于香油中,数天后加热熬炼、去渣,加入铅丹收膏,至粘稠度适中时摊成膏药。使用时加热烊化,粘贴于伤处。每天更换一次。 ()用于活血舒筋止痛、祛风散寒

7、除湿: 坚骨壮筋膏(骨碎补、川断、马钱子、白芨、硼砂、生草乌、生川乌、牛膝、苏木、杜仲、伸筋草、透骨草、羌活、独活、麻黄、五加皮、皂角、红花、泽兰、虎骨) ()用于祛风除湿: 狗皮膏、万应膏。,、药散:将药研成粉,使用时撒在药膏或膏药上,弥补不足,加强疗效。 用于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丁桂散(丁香、肉桂) 桂麝散 四生散(生川乌、生南星、生白附子、生半夏)。,(二)搽擦药,将药物在伤处搽擦,起到治疗作用。一般每天擦次。 、酒(酊)剂: 舒筋止痛药水(三七粉、三棱、红花、生草乌、生川乌、当归、樟脑、五加皮、木瓜、淮牛膝。加70酒精1500ml,浸一个月后备用)。 、油剂、膏剂: 跌打万花油。,(

8、三)熏洗湿敷药,、熏洗药:将药煎汁,伤处置于药蒸汽上熏蒸,水温下降后浸泡于药水中擦洗,每天次。起到活血消肿、舒筋通络的作用。 常用方:海桐皮汤(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当归、川芎、川椒、红花、威灵仙、甘草防风、白芷)。 、湿敷药:药物煎汁,用布蘸药后湿敷于伤处,一日更换一次。多用于创口,起到祛腐生新、收敛生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常用方:野菊花水、蒲公英汁等。,(四)热熨药,将药物或药汁与某些能吸热并且可缓慢散热的物质混在一起,用布包裹,在伤处来回摩擦,起到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 、坎离砂:(用铁砂加热,倒入药汁和米醋,布袋包扎)。 、熨药:(将药物置于布袋中封口,用蒸汽加热)。 、其它热熨药:黄砂、麸皮、粗盐、吴茱萸等炒热,布袋包扎即可使用。,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