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糖心病”的危害-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34735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说-“糖心病”的危害-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说说-“糖心病”的危害-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说说-“糖心病”的危害-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说说-“糖心病”的危害-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说说-“糖心病”的危害-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说-“糖心病”的危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说-“糖心病”的危害-(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说“糖心病”的危害,内分泌科 杨彩哲,空军总医院心内科值班电话:13522511952 健康关爱热线: 400-820-0869 健康教育网站:,什么是糖尿病?,胰腺不能正常产生胰岛素或身体不能正常利用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高于正常的一种综合征,什么是“糖心病”?,“糖心病”即糖尿病性心脏病,指糖尿病患者并发或伴发的心血管疾病, 包括: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心肌病变 -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我国每10名成人即有1例糖尿病患者,全国14省市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n=46,239),Yang W,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2(12):1090-101.

2、,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微 血 管 并 发 症,大 血 管 并 发 症,糖尿病 肾病,心血管 疾病,脑血管 疾病,糖尿病 神经病变,外周血管 疾病,UKPDS Group. UKPDS 33. Lancet 1998; 352: 83753.,2/3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67%,冠心病、中风、周围血管疾病,其它,Adapted from Alexander CM, Antonello S Pract Diabet 2002;21:21-28.,包括冠心病、中风、周围血管疾病在内的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3.The Euro Heart Surve

3、y on diabetes and the heart.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4(25):18801890.,一项欧洲心脏调查,旨在了解110家医疗中心的4961例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情况,冠心病患者中近2/3的患者合并高血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是冠心病等危症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更高的死亡率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者高达70%以上 约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其中75%死于冠心病,为非糖尿病的2-4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后果更严重,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预期寿命为同龄人2/3 糖尿病心肌梗死后心衰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高2倍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CAB

4、G)、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5年死亡率分别高达19%、35% 糖尿病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比非糖尿病高6倍,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的蛛丝马迹,静息时心动过速 体位性低血压 不典型心绞痛,静息时心动过速,静息时心动过速可能最常见的一种早期表现,可在早晨觉醒时自测心率。 糖尿病心脏受累者, 在休息状态下心率常 每分钟大于90次,甚 至可高达130次。,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的定义: 从卧位起立时的血压, 收缩压下降30mmHg 舒张压下降20mmHg 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 从卧位或蹲位起立时,会因为血压突然减低而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意识丧失等。,非典型心绞痛,非典型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引起

5、心肌缺血缺氧所致。 糖尿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不明显,甚至有些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所以危害性更大。,典型的心绞痛 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 表现:为胸痛、胸闷、心前区压迫感 持续时间:约5-15分钟 缓解方式:休息或去除诱因后迅速缓解;舌下 含服硝酸甘油可使心绞痛症状在2-3分钟内消失,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特点一,发病率高且发病时间早 糖尿病性冠心病比非糖尿病者高2-4倍, 45岁以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脏病变的比例较非糖尿病者高10-20倍,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特点二,女性的保护作用消失 非糖尿病者中,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发生率明显低于男性。 但在糖尿病患者中这种性别差异消失,男女都一样,女

6、性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变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者4倍。,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特点三,常见不典型症状 由于心脏神经功能障碍,糖尿病性心脏病变的表现可能很不典型。 如1/3以上的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其他表现有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直立性低血压、难以纠正的心力衰竭或休克,甚至猝死。,对非致死性或致死性心肌梗塞预测价值重要性的排序,LDL胆固醇-坏胆固醇 舒张压 吸烟 HDL胆固醇-好胆固醇 HbA1C,UKPDS研究,Adapted from Turner RC et al BMJ 1998;316:823-828.,英国糖尿病前瞻性调查(UKPDS),预计 危险性降低 收缩压下降10mmH

7、g 15% 糖基化血红蛋白下降1% 11% LDL胆固醇下降1mmol/l 36% HDL胆固醇增加0.1mmol/l 15%,冠心病主要危险因子的作用,2型糖尿病 治疗,降糖,降压,减重,调脂,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预防的五个要点,对糖尿病高血压无知: 多懂点儿 热量、盐分摄取过多: 少吃点儿 勤动点儿 压力、心理应激增多: 放松点儿 必要的时候: 药用点儿,糖尿病教育和心理疗法,教育:增加糖尿病的知识,减少无知的代价。 心理:正确对待糖尿病,饮食疗法,控制总热量 合理配餐 少量多餐 高纤维饮食 清淡饮食 不动烟酒,有氧运动 步行最好,步行,爬楼梯,游泳,太极拳,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大肌肉群的有氧

8、运动,每天3045分钟,35天/周,散步是治疗糖尿病的良药,自行车,运动疗法,持之以恒:每周5次以上,每次半小时以上。 量力而行:避免强烈、竞争性运动 适宜心率 = 170 - 年龄。 有氧运动:强度适中、时间较长、 有节奏的全身运动。,运动并非人人皆宜 !,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没有 得到很好地控制之前,有心、肝、肾、肺功能不全或 急性感染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运动量 不能过大以免诱发眼底出血,一个中心: 严控血糖 -通常应达到HbA1c1g/d) 125/75mmHg -控制高血脂 -LDL-C1.8mmol/l(70mg/dl) -TC4.14mmol/l(160mg/dl)

9、,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的用药原则,微血管 并发症,大血管 并发症,HbA1C,37%,14%,HbA1C的下降可减少并发症的风险,疾病相关 的死亡,21%,1%,Stratton IM, et al. BMJ 2000; 321:405412.,低血糖的危险,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DCCT和UKPDS研究表明:为降糖而进行的强化治疗是以低血糖增加为代价的 一次低血糖可能抵消终生所进行的抗高血糖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治疗,控制好血糖 饮食治疗 必要时减轻体重 控制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 上述措施后血脂仍高,服用调脂药物,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关系,2型糖尿病中2060%伴高血压,因种族、年龄、

10、BMI不同,共患的比例各异 糖尿病伴高血压至少是非糖尿病的两倍 均为心脑血管病独立危险因素(其它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异常、年老、肥胖和体力活动少等) 至少30-50%的患者在诊断糖尿病之前就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高,高血压在糖尿病人群中的患病率,40%-55%,40%-60%,中国,发达国家,患病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Deedwania PC. Arch Intern Med. 2000; 160(11):1585-94.,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心血管和肾脏病变的重要危险因子 高血压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提高近2倍,同样地,糖尿病也可使高血压人群的心血管风险增

11、加2倍。因此二者并存的心血管危害的净效应是普通人群的4-8倍 高血压和糖尿病并存时,动脉粥样硬化大大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可高达50%,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也显著升高,高血压糖尿病事件增加,高血压治疗的关键目标,长期治疗,有效地 控制血压,预防(逆转)心脑 肾靶器官损害,减少心血管病和肾脏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 收缩压 130mmHg 舒张压 80mmHg,血压控制目标建议,DIABETES CARE, 2009 ; 32(SUPPLEMENT 1): s1-s98,SBP 130139 mmHg 或DBP 8089mmHg的患者可以采取改变生活方式3个月,若血压未达标,

12、则在改变生活方式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 在诊断时或随访过程中,SBP140 mmHg或DBP90 mmHg的患者, 应在生活方式改变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糖尿病伴高血压治疗建议,切记:吸烟只会伤害您的身体,1.戒烟从现在开始。 2.丢掉所有吸烟用具。 3.避免参与往常习惯吸烟的场所或活动。 4.用其它有益活动取代吸烟习惯。 5.经常提醒自己,再吸一支烟就会令戒烟的 计划前功尽弃。,早防早治,事半功倍,对糖尿病危害缺乏全面的认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注意个别指标(血糖等) 忽视由血糖控制不佳引发的血压、血脂问题 忽视定期眼底、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的检查 忽视尿常规的检查 忽视心电图、血管超声等相关的心脏、血管方面的检查 忽视与年龄、性别、家族史、既往病史相关的检查 忽视标本兼治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关爱生命 呵护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