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专版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第14篇记承天寺夜游共17张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34687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专版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第14篇记承天寺夜游共17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专版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第14篇记承天寺夜游共17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专版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第14篇记承天寺夜游共17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专版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第14篇记承天寺夜游共17张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专版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第14篇记承天寺夜游共17张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专版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第14篇记承天寺夜游共17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专版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第14篇记承天寺夜游共17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云南专用,第一讲 文言文阅读,第14篇 记承天寺夜游,考点梳理,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苏轼罹(遭遇)文字狱,被贬为团练副使,受到监视,近乎流放,心中忧郁。但他仍有进取之心,月夜游承天寺正是这种心情的释放。,单扇的门,考虑,想到,只是,清闲的人(SJ: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散步,跟,介词,和,连词,介词,在,的样子,的人,高兴,于是,睡觉,到,原来是,大概是(YW:表示推测

2、),6. 重点句子翻译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相与步于中庭。 (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和荇交织在一起,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倒装句】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三、文意理解与探究 1. 请写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景物描写的句子:月色入户。“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作者寂寞之心,“入户”慰藉作者,写得自然而生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比喻修辞,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清澈的池水,

3、把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比作水草,以动衬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形象逼真地写出月光的皎洁明亮,营造出空明澄澈、清幽宁静的美妙境界。,2. 文中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说明。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因为作者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时张怀民果然也没睡,可见两人心意相通。随后一同在庭院中散步赏月。这些都表明两人友情深厚。 3.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说说其中包含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4. 请谈一

4、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赏月的闲适,被贬后的淡淡哀愁,面对挫折的豁达。,强化训练,考虑、想到,只是,C,3.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4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起”“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作者夜游的过程交待得清楚明了。 B文章虽写“夜游”,却紧扣“闲”字着笔,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C“闲人”既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又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之情。 D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写出了院中积水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月下美景。,D,5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作者虽遭贬谪,内心悲凉,但面对如此月色,醉在其中,乐从心生。更有友人相伴,漫步的悠闲,孤寂之情顿消,喜从心来。如此“闲人”,尚能乐以忘忧,以豁达乐观的心胸来欣赏月下美景,更能突出其情趣的高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