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 3.7《做一个钟摆》说课稿 教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34466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下册 3.7《做一个钟摆》说课稿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 3.7《做一个钟摆》说课稿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 3.7《做一个钟摆》说课稿 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下册 3.7《做一个钟摆》说课稿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下册 3.7《做一个钟摆》说课稿 教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一个钟摆一、说教材“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在本课中又为学生们的研究设置了新问题,在30厘米长的钢尺上固定一块磁铁,且移动磁铁的位置,研究对摆动的快慢的影响,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在下一课节能动手做出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的发展。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这一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五年级学生的

2、知识经验以及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的快慢。(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得出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这一结论,确定的教学难点是摆锤重心高低影响摆动快慢。三、说教学准备根据这节课教学的需要,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钢尺、铁架台、磁铁、记录单、秒表等。四、说教法、学法这节课我积极践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

3、念。综合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了实验法、对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果。本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动手操作、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体验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体验发现规律后的成功乐趣。五、说教学流程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通过:课前热身,复习导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结论、课堂小结;畅谈感受四个大的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环节一:课前热身,复习导入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2.老师做了两个摆,他

4、们的摆绳长度是一样的。现在请你猜测一下:这两个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猜测下哪个快!为什么?我们现在来做个实验证实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3.师总结:看来摆的快慢不仅和摆绳的长短有关,还和摆锤的长短也有关系.设计意图:引起学生认知矛盾,引出摆锤的长短与摆动快慢有关。从而结合本节课和上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影响摆的快慢的真正因素其实是摆长(既摆绳长度和摆锤长度之和,并不单单是摆绳的长度或摆锤的长度环节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为了研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我设计了两组实验实验一:在摆锤底端固定一块磁铁,这个摆的摆动次数会发生变化吗?实验二:磁铁的位置不同,对摆动快慢有影响吗?实验活动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

5、础上,我采用“引”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做实验来研究研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接下来我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并提示实验应该注意的事项,最后学生分小组共同合作完成这两个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得出结论,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也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环节三:得出结论,课堂小结根据学生小组实验得出的数据,让学生总结出:摆长越长,摆动越快;摆长越短,摆动越慢。摆长是从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到胜利,并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6、做一个钟摆第一课时说课稿邵寨学区王锦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邵寨学区的王锦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做一个钟摆一课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后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在本课中又为学生们的研究设置了新问题,在30厘米长的钢尺上固定一块磁铁,且移动磁铁的位置,研究对摆动的快慢的影响,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

7、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在下一课节能动手做出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的发展。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这一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的快慢。(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

8、实验得出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这一结论,确定的教学难点是摆锤重心高低影响摆动快慢。三、说教学准备根据这节课教学的需要,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钢尺、铁架台、磁铁、记录单、秒表等。四、说教法、学法这节课我积极践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综合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了实验法、对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果。本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动手操作、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体验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体验发现规律后的成功乐趣。五、

9、说教学流程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通过:课前热身,复习导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结论、课堂小结;畅谈感受四个大的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环节一:课前热身,复习导入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2.老师做了两个摆,他们的摆绳长度是一样的。现在请你猜测一下:这两个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猜测下哪个快!为什么?我们现在来做个实验证实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3.师总结:看来摆的快慢不仅和摆绳的长短有关,还和摆锤的长短也有关系.设计意图:引起学生认知矛盾,引出摆锤的长短与摆动快慢有关。从而结合本节课和上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影响摆的快慢的真正因素其实是摆长(既摆绳长

10、度和摆锤长度之和,并不单单是摆绳的长度或摆锤的长度环节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为了研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我设计了两组实验实验一:在摆锤底端固定一块磁铁,这个摆的摆动次数会发生变化吗?实验二:磁铁的位置不同,对摆动快慢有影响吗?实验活动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我采用“引”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做实验来研究研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接下来我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并提示实验应该注意的事项,最后学生分小组共同合作完成这两个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得出结论,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也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环节三:得出结论,课堂小结

11、根据学生小组实验得出的数据,让学生总结出:摆长越长,摆动越快;摆长越短,摆动越慢。摆长是从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到胜利,并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环节四:畅谈感受六、教后反思首先我很感谢县教育局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使我在教材的理解以及课堂的把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摆,已经认识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无关,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本节课将紧紧结合第6课的学习内

12、容来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快慢。教材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动手制作一个1分钟摆动次30次的钟摆。结束本课的教学,谈一谈几点深刻的体会。一、有效地处理教材与器材对于教材,有位名师曾经说过:“课本课本,教学的根本;教材教材,教学的素材。”确实,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思路、依据以及范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具备“用教材”的意识。对于实验器材,教师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二、有机组合三维目标的关键是兴趣我们知道,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感性经验的积累,学会技能的方法是反复的

13、模仿练习,形成良好态度的关键是实践和体验。那么,如何在活动中有机整合三者,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兴趣。在本课教学中,我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入新课,事实证明孩子的接受能力比较理想。课堂中,我还充分挖掘了教材的科学内涵和教学内涵,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已最大限度地让三维目标实现有机整合。三、深入挖掘教材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课前我查看了许多资料,包括其他科学教师对这节课的上课心得,在此基础上我整理挖掘了这节课的科学思维训练点。按前一课所学,在摆绳长短一致,摆锤长短不同的摆,摆动快慢应该一样,事实上,两个摆的摆动快慢是不一样的,即摆锤长,摆动慢,摆锤短,摆动快。这是第一次对学生原有

14、知识建构的否定。又通过相同长度的两个摆锤(一个在末端加了重物)的摆动快慢是不一样的实验,意识到又和摆锤长度不太有关系,好像和摆锤上的重物有关。这是第二次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的否定。通过对摆锤上重物的位置变化,影响摆动快慢的这一现象,认识到重物离固定点越近,摆动越快。这是第三次对学生原有知识建构的否定。学生的思维经历了肯定否定肯定又否定最后肯定这一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三个看似前后有矛盾的实验,实际是活动在深度上的提升,在思维上的推进。由此所出现的奇妙的结果,对学生的吸引非常大,这就是科学给学生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四、有效论证才能得出科学结论科学是一个通过分析“证据”来得出结论的过程。本堂课中,学生

15、通过实验得出的数据就是“证据”,本节课共记录了两次实验数据,一是在摆锤底端固定一块磁铁,来研究摆的摆动次数的变化二是改变磁铁的位置,来研究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这两个实验,都要求学生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得出结论。五、学会反馈质疑尽管在实验之前,我就已经设计了实验方案,明确了操作要领,但是在实验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在科学实验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问题出在哪,却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有人说,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反思整堂课还有很多值得改进和思考的地方,如对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不能灵活解决,评价机制单一,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本人专业能力不强,教学语言欠规范,对教材的研读还不够深入等等

16、其他的问题。的确,我们有时会因为教学时间而匆匆结尾,有时,又会因为追求完美而拖堂。让课堂“健康减肥”值得我们深思,我将继续探究。总而言之,此次县教育局组织开展的教学技能大赛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学习新的课改理念,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努力探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教学能手,为全县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实验改装带来的效率其一:在这节课中,通过两次实验的改装为解决这节课的难点提供了很直观的平台。既没有违背上节课得出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又给这节课的难点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使学生的思考集中在与摆长的关系上。这样的实验和分析层层递进,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