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82329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四川省为例摘要:消费结构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而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众多,本文主要分析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以面板数据作为模型,通过对四川省城镇居民 1996-2007 年的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收入差距 消费结构 面板数据消费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经济范畴。居民消费结构是微观消费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消费结构是否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对宏观经济是否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般认为,当恩格尔系数低于 50%或人均 GDP 超过 1000 美元时,居民消费结构将会发生重大转变

2、,即居民消费结构将有小康型转变为消费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虽然取得了优化升级,但是现阶段的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现状并不相匹配,即在消费结构中,消费性消费在整个消费结构中占的比重过低。一、文献综述关于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因素,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万广华(2003)运用 1961-1998 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缓慢 2。田学斌(2008)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归因于制度变革带来的影响 3。张蕊等(2005)运用 ELES 模型进行实证后预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3、即高层次消费项目在消费结构中占的比重将会逐渐扩大 4。袁志刚等(1999)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居民消费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商品和服务相对价格的变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影响重大 5。孙凤(2002)认为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重大 6。彭振江(2006)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后,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偏低 7。栾铭静(2007)认为人均消费支出对消费结构有重大影响作用 8。二、模型选择与变量选取(一)模型选择本文采取面板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在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本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其模型表述如下:假定: itit其中 是

4、对每一个个体是固定的常数,代表个体的特殊效应,也反映了个i体间的差异。单个回归可以表示如下: ititityx于是整个模型可以用矩阵形式表示如下: 1 112 220*n nniyxi其中 i 为单位向量。按照我国的统计方法,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可以划分为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住房支出、其它设备及服务支出八项,根据以上分类,可以将居民消费结构模型的数学表达式表述如下: 11,1222,888,1ytttttttttttttyxyx 其中, 代表第 t 年的消费支出, 代表第 t 年的可支配收入,tyt1、2 8 分别代表在

5、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 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住房、杂项上面的消费支出。(二)变量选择在选取变量时,将当期消费作为因变量;在选取自变量时,由于在消费中存在“棘轮效应” (指人们的消费习惯形成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相对于自己过去的高峰收入。 )故将前期消费和当期可支配收入作为自变量。数据来自四川省 1996 年-2007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三、实证分析与结论(一)实证分析对于上述模型,利用 Eviews6.0 软件进行运算,模型估计结果如表一;另外表二反

6、应的是各收入阶层在不同消费品上的自发性消费支出。表一:各类消费品支出受收入影响的线性回归方程消费类别 变量 t统计量Adjusted R-squaredF统计量tx5.600455总消费: =142.59+0.55 + 0.32tytx1ty1ty2.0427200.997234 1803.851t2.328858食品: =0.19 +102.52+0.431,tt 1,t1,t0.9181590.935496 73.51425tx1.679622衣着: =0.02 -276+1.372,tytx2,1ty2,1ty6.2300200.969791 161.5136tx2.739329家庭设备

7、用品服务: =0.03 +191.21+0.053,tytx3,1t3,1ty0.1435510.614360 8.965466tx0.777738医疗保健: =0.008 +13.88+0.884,tytx4,1ty4,1ty5.624666 0.957082 112.502tx-0.113311交通通讯: =-0.06 +67.02+1.135,tytx5,1ty5,1ty3.3156780.972202 175.8686tx1.017177文教娱乐用品及服: =0.02 +95.29+0.776,tytx6,1t6,1ty4.1561770.952629 101.5506tx0.0272

8、72住房: =0.0006 +112.80+0.857,tytx7,1ty7,1ty2.8129220.884226 39.18478t1.618027杂项: =0.012 +60.12+0.348,tytx8,1ty8,1t1.0431650.377498 4.032105由软件运算结果来看(见表 1),经加权估计以后,各类消费支出关于可支配收入和前期消费支出的线性回归模型的各主要统计指标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调整的可决系数接近于 1,说明各模型拟合优度较高,F 统计量远大于临界值,模型整体线性关系显著成立。(二)对结果的解释1、各大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最

9、大,说明四川省城镇居民仍然将食品作为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消费类别。2、从整体上看,当期收入对当期消费有显著的影响,符合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从单个消费类别上看,只有食品消费和家庭设备服务用品设备服务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的关系显著,说明其他消费类别出来受当期可支配收入影响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对它们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当期消费与前期消费的关系,只有食品、家庭设备用品服务和杂项的当期消费与前期消费关系不显著,说明“棘轮效应”在大部分消费品上面是适应的。3、从总消费支出来看,自发性消费支出随收入等级的上升先上升后下降,呈倒“U”形状,而且最高收入户在总消费上面的支出较少,为515.54元,说明中低收入家庭,尤其是中

10、间收入家庭总消费支出相对于高收入户来说具有更多的自发消费空间,他们对消费有很强的需求。表 2:收入等级因素对城镇家庭消费结构影响的自发消费性支出 单位:元等级 总消费支出 食品 衣物 家庭设备 医疗保 健 交通通讯 娱乐文教 居住 杂项低收入户 918.43 995.48 39.7 20.49 6.11 -330.71 32.49 156.18 11.13较低收入户 988.82 1136.64 103.59 39.13 -2.54 -469.42 -130.33 142.02 24.88中等收入户 1015.65 1160.69 161.65 113.86 -10.63 -601.83 50

11、.37 114.87 56.74较高收入户 990.4 1166.6 197.78 186.86 -26.24 -763.3 63.91 112 79.39最高收入户 515.54 754.09 187.57 170.7 118.6 -883.55 10.14 112.48 179.53平均值 966.346 1042.7 138.058 106.208 17.06 -609.762 5.316 127.51 70.3344、从各项消费支出来看,食品消费只有最低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没有达到平均值,衣着消费上只有低收入户和较低收入户没有达到平均值,表明大部分城镇居民对食品和衣着还有潜在消费空间;中

12、等收入户以上家庭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上的自发性消费额均大于平均值,表明他们对此消费项目也存在潜在空间;在医疗保健中,只有较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大于平均值,而且最高收入户在医疗保健上面的自发性消费远远大于平均值,说明高收入阶层在医疗保健潜在着很大的消费空间;而中等收入阶层以下的收入阶级在交通通讯上面的自发性消费支出要大于平均值,说明这些阶层在交通通讯上面有较大的潜在消费需求;在娱乐文教方面,除了较低收入阶层的自发性消费支出小于平均值以外,其他收入阶层的居民都大于平均值,说明大多数城镇居民在娱乐文教项目的消费上还有上升空间;在居住方面,只有等收入阶层和较低收入阶层的在发现消费支出大于平均值,说明这

13、两个收入等级的居民在居住上面有着强烈的消费需求;在杂项上,只有较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的在发性消费支出大于平均值,说明他们在奢侈品等需求弹性较大的消费品上具有强烈的自发消费欲望。从总体上看,四川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四、政策建议从以上分析可知,虽然四川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收入差距扩大不仅制约了有效需求总量,而且影响了消费需求结构。主要表现在:边际消费倾向基本保持不变,而且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基本需求结构发生很大改变,最低收入户没有达到基本需求;必需品项目增加,居民相对消费能力下降;不同收入家庭的消费需求结构差异较大,与供给结构不协调。因此,缓解消费需求压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4、(一)提高城市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城市低收入者的收入,体现分配公平。提高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线水平,不仅能够利用政府力量直接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而且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的底线,可以促使各类用人单位提高工资水平,特别是低工资群体的工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还敦促国会通过立法,在20002001年,将美国人每小时5.15美元的最低工资提高1美元。这相当于给美国一般工作人员每年增加2000多美元的收入,使1100万人受益。这项促进消费的举措,必然产生很大的乘数效应,从而为美国经济的继续增长注入了活力。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可以使增加的收入很快转为现实购买力,直接拉动消费增长,也有利于

15、维护社会稳定。(二)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一方面是增加财政对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支出,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使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贫困居民都能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居民消费存在后顾之忧,边际消费倾向增长缓慢。所以,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非常迫切。(三)对不同收入层次居民采取有针对性的消费政策对于低收入家庭,在保证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可以大力发展交通通讯和杂项等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和服务,而中高收入家庭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娱乐文教服务和居住等项目上具有消费空间,特别是广大中等收入阶层正处于消费结构升

16、级的转化阶段。所以,应通过深化改革,调整政策,消除各种限制消费的障碍,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四)大力发展服务行业和教育产业。发展娱乐服务行业,丰富城镇居民的消费内容,满足享乐型需求。特别应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改善旅游环境,开拓旅游市场。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满足居民发展型的消费需求,运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参考文献:1袁志刚.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及其成因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9 年第 4 期2万广华. 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基于转移性收入角度的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3 年第 3 期3田学斌.消费需求扩张的制度变革路径:消费能力视角,J,消费经济2008 年第 2 期4张蕊.中国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