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32243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2017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2017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2017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2017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第六课求索真理(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2017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高频考点,高频考点,高频考点,注意:意识与认识的关系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的范畴,与物质相对应。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与实践相对应。 二者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考点1: 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1、含义: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人类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实践,认识世界,主观 世界,1注意: 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

2、的存在。,特别提示: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它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论”等)不是实践。 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1、蜜蜂筑巢 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 3、老师讲课 4、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6、航天专家研制“天宫一号”,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2、实践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最基本的),教育实践,2、基本形式: (1)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 生产实

3、践,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其他一切活动。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变革社会的实践 表现为革命、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 阶级社会中,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3)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提示】 这里讲实践的基本形式,而不是具体形式。实践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彩的。,2、实践的基本特点 p42,(1)、客观物质性(本质特征) 实践的构成要素具有客观性 主体人 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 手段工具、设备 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2)、主观能动性 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

4、意识的活动 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电视、空调、网络) 改造社会:创造新的社会结构和社 会关系(社会制度的更替),2、实践的基本特点 p42,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的、盲目的活动的区别所在。,(3)、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的实践内容、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2、实践的基本特点 p43,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对火星上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最核心的追求,人类在期待与火星生物会面的同时,也在渴望开发出新的生存空间。正在太空进行火星探

5、测之旅的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将用更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过生命,是否还尚存微量生物的迹象。,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可见:,“想一想” :袁隆平的成就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成就吗?,A科学家的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B科学家也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他们离不开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C他们的实践活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知识归纳,考点1:实践的概念、特点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基本形式: 3、实践的特点:,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 变革社会的实践; 科学实验活动。,客观物质性(本质特征) 主观能

6、动性 社会历史性,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定) (1)实践是认识的_。,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_。,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_。,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_。,目的,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 来源=途径,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检验,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考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不论是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直接经验,还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误区警示】认识的来源与

7、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一样的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2)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特别提示:把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理解为唯一动力或各种动力中的一个普通动力都是错误的。 反对把认

8、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实践的两个特点决定的,受主观认识 指导,改造客观世界,联系主观认识,联系客观事物,实践,(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正确认识,认识,错误认识,主观与客观相符,成功,实践结果,失败,主观与客观相悖,误区:科学理论、公认观点、权威观点、马列主义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从而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因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认识本身不

9、是目的,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 反对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提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的产生;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正确的认识,错误的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对实践具 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则会阻碍人 的实践活动。 方法论:树立正确意识,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 实践。,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10、,吃一堑,长一智 学然后知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学以致用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下列句子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结: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11、 (2)方法论:一方面要积极投身实践;另一方面又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尤其是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树立正确的认识。 (3)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例:(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1)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12、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 B. c D,(B),【典例】(2011山东文综)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6分),目的,来源,动力,实践与认识关系,合理性,(2013广东高考)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

13、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 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 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B,真题演练:,(2016全国卷)20.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 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A B. C. D.,C,1859年

14、,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放养了从欧洲带来的24只兔子以供打猎。由于澳洲大陆自然环境适宜,又无鹰、狐狸等天敌,兔子大量繁殖扩散,导致生态环境严重 破坏,农业和畜牧业蒙受了巨大损失。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采纳生物学家建议,用生物方法控制兔灾,取得了显著效果。回答2021题。,(2016海南卷)澳大利亚人控制兔灾实践的哲学启示是 改造自然实践的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依赖于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人与自然的矛盾来源于人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 认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水平 A. B. C. D.,C,(2016上海卷)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

15、“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 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B.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C,2下列与“知暵潦(旱涝)者莫如农,知水草者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虫”哲理相同的是(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口呷一口明白的 百闻不如一见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A B C D 解析:C “知暵潦(旱涝)者莫如农,知水草者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虫”的哲学寓意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决定认识,与之一致;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错误;哲学寓意为矛盾的转化,材料未体现。,【典例】(2011山东文综)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6分),目的,来源,动力,实践与认识关系,合理性,【参考答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