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获奖说课稿课件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28925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获奖说课稿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获奖说课稿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获奖说课稿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获奖说课稿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获奖说课稿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获奖说课稿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获奖说课稿课件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教版必修三,第三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说课设计,高玲,我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工程, 西 电 东 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气东输,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功能,地理必修3,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运用及升华,中国水资源的特点:不平衡,数量上: “总量多,人均少” 空间分布上: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分配上: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跨流域调水,东线,中线,西线,扬州,天津,三峡,丹江口,郑州,石家庄,北

2、京,南水北调,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东线、中线、西线工程的位置、经过地区和起止点; 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方案?(试比较三线方案的优缺点?) 提示:从调水量、水源地水质、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现有配套设施、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教材内容,学生学情分析,认知起点,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认知问题比较肤浅,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设计简单易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对教材加以分析。,学习兴趣,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申所学知识,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引入延伸所学知识点。,学习障碍,对资源和知识信息的综合利用能力较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习惯较为欠缺。,教学设计思想,“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3、,波利亚,激发兴趣,体验学习,创设情境 、探究式问题情境; 、兴趣式活动情境; 、辅助性教学情境。,化难为易,注入活力,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精神,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主题的结合。,1、深入了解国情,建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2、拓展视野,培养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3、了解并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知识与技能,1、认识南水北调的必要性、空间分布及时间分配; 2、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 1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2南水北调三线工程比较。 3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教学难点:南水北调工程的 可持续发展,(依据:涉及范围广,较为抽象),教学

4、过程,教学五环节,(约2分钟),(约15分钟),(约15分钟),(约3分钟),(约5分钟),环节一、激趣导课,“最渴的奥运:因为担心缺 水,北京2008奥运会所有场馆都要建雨水收集设施,这在历届奥运会中绝无仅有。缺水已成北京燃眉之急。水是绿色、生命之源,绿色奥运更是我国申奥口号,如何实现这一承诺,北京正面临考验。” CCTV第一时间,环节二、设问探究,问题设计,探究策略,一、合作探究:,华北地区缺水原因,设计理由:相互交流、讨论、探究,达到学习成果共同分享,在快乐中共同学习的目的。,探究材料:,图片,视频,二、小组分工:三线的空间分布,具体操作:以小组为单位,从目标市场、工程量、水质等方面,各

5、选取一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设计理由:明确自身的责任,培养同学互助的精神,同时可提高课堂的时效性。,三、运用图表:工程的时间分配,设计理由:强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技能,同时,学生运用图表的能力也得出提高。,环节三、角色互动,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供求矛盾最大的地区。,理顺线索、巧妙过渡,南水北调工程调来的水有限。,进入情境,大家思考一下,要保证调来的水发挥最大最长久的效益,你会怎样做?,自由对话,现场模拟 假如你是:,技能上 学会解决具体地理问题方法、途径。,德育上,养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设计理由,“只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

6、会明白。”,活跃气氛,建立师生和谐关系;,这个十年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在2008年带给北京市10亿立方米水量。这浩大工程在未来十年,会给北京一个喘息机会。”,引起思考,环节四、走进社区,有了水的衬托,家乡变得如此灵秀 。请同学设计一份针对社区居民的用水宣传单。,环节五、课堂评价,评价表格:,设计理由:通过开放的地理课程对学生学习活动效果、活动态度和活动能力等进行可测量的评价。,教学反思,立足于时代背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学科知识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重视学生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倾听他们的声音,实现教学的预设目标。,配合教材所需,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增强了实践环节,渗透丰富的社会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