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28118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161 大小:1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教材分析,分析交流的内容:,一、本单元的地位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三、教材重难点内容分析及教学资源选取建议,第二单元: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物质、实践),第三单元:主题依然是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从思想方法的视角即用联系、发展、全面、矛盾观点回答了“世界是怎么样的”)(承上启下,为四单元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第四单元:核心问题是在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服务于我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全书的逻辑终结,终点和落脚点,在整本教材中具有目的和归宿的意义),一、本单元的地位,第一单元:从一般

2、哲学到马哲的阐述都是置于生活、实践和时代的大背景之下的(全书的逻辑起点,居于起始的位置,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的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和树立的起始点是生活和实践。,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知识体系,单元设置:两课和一个综合探究。 第十一课内容为社会历史观。 第十二课是全书的逻辑重点,专门讲人生价值的实现 综合探究,对这一单元中没有涉及的人生理想和信念进行探讨,同时也对价值观的有关内容进行总结。 基本结构: 历史观(第十一课)价值观(第十二课)人生观(综合探究)。,决定,决定,决定,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

3、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做出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客观条件: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树立崇高理想,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社会发展规律,本单元知识体系,为什么要谈社会历史观?,本单元围绕

4、的核心问题是在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正确认识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因此要谈价值观,就必须先谈社会历史观。但是,由于第二、三单元主要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而没有把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进行讨论,因此第四单元首先要讲清楚的一个内容就是社会历史观。因此这一内容被设计成第十一课。,重点解析,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1、辩证唯物主义都研究了世界的共同本质、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为什么还要单独研究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虽然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共同的本质、发展过

5、程和发展规律,但是人类源于自然界又高于自然界,是自然特殊的高度发展的一部分,有着区别于自然界的特殊本质、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重点解析,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唯物主义: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重点解析,整个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人类社会,自然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对整个世界一般性的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社会历史领域) 联系:辩证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

6、义的原理前提,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重点解析,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三、教材重难点内容分析及教学资源选取建议,社会历史观,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故事一: 有人说,在战国时期,若是没有秦始皇的网罗人才、文韬武略就没有统一的中国,就没有统一的度量衡,中国就不会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故事二: 曾有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传说:刘邦当年起义时,有白蟒蛇拒不让路,并说:“你斩我的头,我就闹你的头;你斩我的尾,我就闹你的尾。”刘邦大怒,举剑将白蟒蛇拦腰斩断。这条蟒蛇后来转世来到人间,就是王莽。“莽”和“蟒”同音。王莽果然闹了汉朝的中间,建立了一个15年的新朝王莽新朝,使400多年的汉朝分为两段西汉和东

7、汉。,环节设计(导入),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及其历史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用不同的理论解读,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请回答 (1)上述历史观是什么?你是否认同? (2)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又是如何解释人类社会?,问题设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对何者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两种不同的社会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重点解析,唯心史观,主观唯心史观,客观唯心史观,唯意志论:英雄人物、帝王将相的愿望、意志才能决定历史的发展,宿命论:天命、神、上帝、绝对观念等某种神秘的力量决定历史的发展,而少数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精神力量

8、的代理人和体现者。,重点解析,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不能唯物的解释人类社会的原因,要树立真正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从实践出发研究人类社会,认为社会的本质是实践,实践是客观的,因此社会生活就是客观的。这样唯物史观就建立起来了。 马克思历史观的关键就是把社会生活的本质理解为实践,首先,无论是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生成的,离开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生成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不可能形成反映社会存在的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因此,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其次,实践还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有了改造物质世

9、界的实践活动,才有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实践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也是唯物史观赖以建立的根本。,重点解析,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不能唯物的解释人类社会的原因,社会生活的实践本性深刻的批判了唯心史观。唯心史观认为,社会的本质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或心理活动的产物。的确,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的社会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完成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但唯心主义夸大了社会的这种特殊性,对社会历史的研究一直停留在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层面,没有进一步考察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和实践。社会生活的实践本性揭示了意识活动总是根源于人类

10、的实践活动,并随之发展,因此,对社会问题的考察,只能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而不能从人的意识现象出发。,重点解析,“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基础。(物资资料生产实践) (2)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共同基础) (3)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生产实践、改造社会的政治实践、科学实验和艺术实践都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各种实践活动推动的,物资资料生产的实践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由它产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

11、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揭示了各种理论认识的根源。(理论归根到底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锁钥。,重点解读,重点解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实践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重点解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建议教师将社会存在的概念分析的更细致、完整一些。补充上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需要向学生说明这两个因素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作用是影响作用,有时还是不可忽视的。当然,在社会存在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必

12、须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变化来说明。 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在社会生活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没有物质生产活动,人类也就无法生存。由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物质生产水平就不同,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就不同,从而形成的社会意识也就不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变化。,重点解析,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一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具有能动性的原理在社会领域的运用。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1)二者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发展具有

13、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承的关系。 (3)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表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在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要看到能动作用的性质不同,作用的大小,时间持续的长短也是不同的,且只有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发生作用),重点解读,重点解析,请判断:哪些属于社会存在?哪些属于社会意识?并说明依据。,1.自然地理环境 2.民主观念 3.按劳分配 4.所有制结构 5. 绘画艺术 6.消费观

14、、投资理财观 7.人口(劳动力)素质 8.政治思想 9.法律意识 10.企业生产 11.宗教祭祀 12.道德伦理 13.美国选举制度 14. 生产条件 15.纳米技术 16.哲学思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8.基层民主政治制度 1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科学发展观,问题设计,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物质方面 (如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社会意识精神方面 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存在:1、3、4、7、10、14、17 社会意识:2、5、6、8、9、11、13、15、16、18、19、20,问题设计,

15、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堆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牛头变成了鱼头,牛尾巴变成了鱼尾巴,牛身上长满了鱼鳞和鱼鳍。,材料选读,图片一,“地狱”的情景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图片二,图片三,材料选读,思考以下问题:,1、小鱼脑海里生成的奶牛形象,为什么是这样的? 2、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是什么关系? 3、为什么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是不一样的? 4、三幅图片共同说明的道理是什么?,设计意图:说明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

16、决定社会意识。,问题设计,烽 火 狼 烟,晨 钟 暮 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文化传播方式的演变,材料选读,口语传播(语言传播),文 字 传 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网络传播,口语(人际)传播,设计意图:说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材料选读,1993年,下海、申办奥运、发、大哥大、第二职业 电脑、没商量、说法、发烧友,2001年,911、本拉登、申奥成功、入世、 翠花上酸菜、出线、QQ、反恐、flash。,社会存在,社会意识,2008年,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 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 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设计意图:热词的变化说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材料选读,2010 热词、热点,材料选读,No.1 神马都是浮云 出处:“神马都是浮云”乃是“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而这一句式的流行则源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