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紊乱症、强直性脊柱炎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27927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骶髂关节紊乱症、强直性脊柱炎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骶髂关节紊乱症、强直性脊柱炎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骶髂关节紊乱症、强直性脊柱炎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骶髂关节紊乱症、强直性脊柱炎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骶髂关节紊乱症、强直性脊柱炎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骶髂关节紊乱症、强直性脊柱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骶髂关节紊乱症、强直性脊柱炎(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骶髂关节紊乱症,“骶髂关节紊乱症”病名理解,1、骶髂关节的损伤与错位(半脱位),即骶髂关节移位开错不合缝及其滑膜嵌入致腰腿痛 2、有“骶髂关节半脱位”、“骶髂关节滑膜嵌顿”等名称;中医称之为“骶髂骨移位” 3、临床多见于青壮年女性,解剖要点,1、骶骨与髂骨组成的耳状面关节,为骨盆中的能动关节 2、有完整的关节结构,为滑膜关节 3、关节面不平,既有凹陷和隆起互相咬合,又有骶髂前后韧带、骶髂间韧带,以稳定关节 4、有少许的前后旋转活动 5、可受女性激素影响,关节相对松弛,活动范围增加,病因病理,病因 (1)外伤 (2)劳损 病理 骶髂关节微小移动(半脱位)、关节面遭受损伤,刺激滑膜;承重力线改变,

2、坐骨神经受到牵张,臀及下肢出现胀痛麻木。,错位与生物力学,1、向后错位(半脱位)力学机制 膝关节伸直、髋关节屈曲而股后肌紧张,使脊柱(骶骨)相对固定而髂骨后旋临床观点,2、向前错位(半脱位)力学机制 (1)膝关节屈曲、同侧髋关节后伸而股四头肌牵拉,使髂骨旋前 (2)臀部着地或单侧下肢突然负重,地面反力使髂骨内上移位,症状要点,1、坐骨神经痛 急性者:有臀及下肢胀痛麻木、放射痛(触电感);歪臀跛行,翻身、咳嗽等患侧痛甚等 慢性者:下腰隐痛、患肢似短一截和酸麻胀等 2、骶髂关节炎症 骶髂关节压痛、酸胀不适 3、盆腔脏器功能紊乱 下腹闷胀、肛门胀、排便增多或便秘、尿急、尿频、会阴不适等,急性者体征要

3、点,1、歪臀跛行 2、腰段脊柱偏向健侧侧凸、患侧骶棘肌痉挛 3、骶髂关节压痛并向同侧下肢放射 4、4字试验、骨盆分离及挤压试验、单髋后伸试验、直腿抬高试验等均呈阳性,慢性者体征要点,1、骶髂关节局部压痛 2、4字试验、骨盆分离及挤压试验、单髋后伸试验多呈阳性 X线正位片:两侧关节间隙宽窄不等; X线斜位片:病侧关节间隙增宽、凹凸排列紊乱,诊断要点,1、有腰腿痛病史、有坐骨神经痛和骶髂关节炎等症状及体征者 2、骶髂关节压痛和4字试验等检查 3、骶髂关节位置错动的检查 两侧髂后上棘比较法患侧髂后上棘下缘位置较健侧偏下者为骶髂关节后错位;反之为前错位,推拿前必要的鉴别,1、腰扭伤 2、腰椎间盘突出症

4、 3、梨状肌综合征 4、强直行脊柱炎,推拿治疗,1、手法治疗目的 整复错动关节(调整紊乱) 符合解剖生理及力学承受要求 2、主要手法选择 按揉法、丁氏滚法、单髋过伸或过屈复位法、擦法,推拿治疗,3、手法操作基本程序和要求 (1)解除肌肉痉挛:腰骶部施以丁氏滚法、按揉法等手法,由面到点(由区域局部到痛处痛点),由轻渐重,轻重交替,柔和为度 (2)调整骶髂关节(复位时应固定健侧下肢):后错位者施以单髋过伸整复法,前错位者施以单髋过屈整复法,(3)疏通气血筋脉:腰骶部施以冬青膏擦法,透热为度(擦法后可配合中药湿热敷) 4、现状及预后:手法简便实用、临床见效快,参考腰椎后伸扳法(按腰扳腿法),参考垫枕

5、腰椎按压法(按压振腰法),临床现状,骶髂关节紊乱(炎症、错位、半脱位、损伤)的病名和诊断等虽有异议,但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并不少见;在缺乏其他疗法或疗效欠佳的情况下,推拿临床暂名“骶髂关节紊乱症” ,为中医“骨错缝”范畴,并使用推拿疗法而取得良好疗效,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概念理解,1、脊柱关节的炎性疾病(1)发病始于骶髂关节(2)常渐进性向上蔓延而依次累及腰骶关节、腰椎小关节、胸椎小关节和颈椎小关节甚至寰枢关节(3)重者导致整个脊柱的强直、畸形 2、好发年龄为204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3、该疾病中约85患者有前列腺炎及膀胱炎 4、被认为免疫反应阴性疾病(抗“O”和类风湿因子常呈阴性反应,而抗原

6、HLA-B27常呈阳性反应),病因病理,1、病因 (1)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关 (2)与遗传因素有关 2、病理 依次为骶髂关节、腰骶关节、腰椎胸椎及颈椎小关节的慢性炎性浸润,关节软骨的增生骨化及韧带钙化骨化,骨质增生及骨桥形成,整个脊柱强直(X线见椎体间形成骨桥呈“竹节样”改变),病变早期临床特点,1、常有持续性渐进性的腰及腰骶部不适,尤其于夜间或长时间静止后加重 2、常晨起时腰及腰骶部僵硬和活动度减小 3、骶髂关节局部有压痛和叩击痛,可伴有一侧下肢间歇性或两侧下肢交替性的坐骨神经痛,病变早期临床特点,4、4字试验、床边试验等阳性 5、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抗“O”不高、类风湿因子常呈阴性、抗

7、原HLA-B27常呈阳性 6、X线(平片或CT)、MR检查:骶髂关节模糊或骨质疏松、腰椎小关节模糊、骶髂关节间隙变窄,病变中、晚期临床特点,1、脊柱强直且活动度越来越小 2、渐渐出现脊柱屈曲,形成“驼背”畸形(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甚至反凸、胸椎后凸增加和颈椎向前屈曲),3、患者不能直腰和抬头平视 4、肺活量显著减小甚至心肺功能受到较大影响(肋椎关节强直限制胸廓扩张) 5、X线见椎体间骨桥形成呈“竹节样”改变,早期诊断的意义,1、该病早期常被疑为过度劳累、缺乏身体锻炼等(尤其是20岁左右的青年男性经常久坐、长时间电脑上网等)而不被重视,若及时就诊,可早期诊断 2、处于病变早期时能作出临床诊断,对患者

8、的治疗、康复及其预后(包括患者心理压力)有很大的帮助 3、病变早期积极治疗和功能锻炼,可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降低致残率,早期诊断要点,1、渐进性出现腰及腰骶部酸楚、疼痛或僵硬等不适,尤其是这种不适在夜间或长时间静止后会加重,而腰骶部适当叩捶或活动后有所缓解;常晨起时腰骶部僵硬且腰活动不灵活,稍活动后能好转 2、骶髂关节局部有压痛和叩击痛,4字试验和床边试验阳性 3、实验室:HLA-B27阳性,血沉快 4、X线或MR:骶髂关节模糊、间隙变窄,推拿治疗,1、目的: 早期:减缓腰背疼痛,恢复活动功能,防止畸形发生 中、晚期:减缓胸腰背强直、增强胸腰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治则: 早期:和营通络,

9、活血止痛为主 中、晚期:滑利关节为主,3、主要部位及穴位 胸腰段脊柱,即胸背、腰背、腰骶及骶髂; 督脉经穴、夹脊穴和膀胱经穴 4、主要手法选择 按揉法、滚法、弹拔法、脊柱按压法、运法、推法和擦法,5、手法操作基本程序及要点 (1)胸腰背部肌肉松解(解痉止痛):循督脉经膀胱经施以按揉法、滚法等手法,脊柱两侧骶棘肌施以弹拔手法;上下左右兼顾、轻重交替能忍受为度,(2)脊柱(骶髂及髋)关节调整(滑利关节): 脊柱按压调整:胸腰段脊柱施以随患者呼吸的按压手法(患者呼气时按压而吸气时松开);沿脊柱中线自上而下、双手掌重叠垂直向下、轻重适度,腰骶部后伸调整:腰骶部施以一手掌按住腰骶关节或骶髂关节,另一手托

10、扶一侧大腿而使其后伸,双手同时向相反方向使腰骶、骶髂及髋关节被动后伸;同一侧的双手同时用力、符合生理幅度,胸椎的扩胸伸脊调整:患者两手指交叉屈肘抱于后脑枕部,医者以膝抵住胸椎且双手握住患者两肘,有节律的作向前俯及向后牵引(俯仰扩胸)动作;前俯可略快而后仰略慢,胸扩伸展时略停顿,髋关节屈伸、收展和旋转调整:髋关节局部按揉、滚等手法松解后,仰卧位髋关节被动的屈与伸、外展与内收、外旋与内旋运动;偏重于屈伸、外展和外旋,符合生理幅度,(3)脊柱骶髂经脉疏通(活血通络): 脊柱两侧肘推法:胸腰段脊柱两侧施以肘尖直推法;自上而下、轻重适度 督脉经膀胱经及腰骶部擦法:督脉经、两侧膀胱经及两侧骶髂关节施以直擦法,腰骶关节施以横擦法;五纵一横直、长、匀,透热为度,临床现状,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名、病理及诊断已有公认,只是缺乏早期诊断和有效疗法,一般认为该病不明显影响寿命,但致残率较高、故患者生活质量低(尤其是晚期),因而患者心理压力很大;临床应用推拿疗法有较好的缓解率、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推拿便于医患交流、减轻心理压力,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