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u盘没有安全删除硬件的图标如何处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27152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接u盘没有安全删除硬件的图标如何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连接u盘没有安全删除硬件的图标如何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连接u盘没有安全删除硬件的图标如何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连接u盘没有安全删除硬件的图标如何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连接u盘没有安全删除硬件的图标如何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接u盘没有安全删除硬件的图标如何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接u盘没有安全删除硬件的图标如何处理(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学基础,渤海石油职业学院 王丽媛 何柳佳 史艳明,第十六章 给药,第十六章 给药,1、基本知识,2、给药程序,3、口服给药,4、注射给药,5、雾化吸入,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给药的种类、领取和保管 给药的原则 给药的途径 给药次数和时间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的种类,内服药:溶液、合剂、酊剂、片剂、丸剂、胶囊、散剂及纸型等 注射药:水剂、油剂、粉剂、结晶、混悬液 外用药:溶液、软膏、酊剂、粉剂、滴剂、栓剂、洗剂、涂膜剂等 新颖剂型:粘贴敷片、植入慢溶药片、胰岛素泵等,药物的领取,病区设有药柜,存放一定基数的常用药物,由专人负责,按期根据消耗量填写药本,到药

2、房领取补充。 患者使用的贵重药或特殊药物,凭医生处方领取。 剧毒药、麻醉药,病区内有固定数,用后凭医生处方领取补充。,药物的保管,药柜应入在通风、干燥、光线明亮处,避免阳光直射,保持清洁,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药品质量,以确保安全。 药品应按内服、外用、注射、剧毒等分类放置,并按有效期的先后有计划地使用,以免失效。剧毒麻醉药应有明显标记,加锁保管,班班交接。 药瓶贴有明显标签,注明药品名称、剂量、浓度。内服药有蓝边标签、外用药用红边标签、剧毒麻醉药用黑边标签,标签脱落或辩认不清及时处理。 药品如有沉淀、浑浊、异味、变色、潮解、变性等,立即停止使用。 药物根据不同性质,分别保存。,不同性质药物的保管

3、,遇热易破坏的生物制品、抗生素等应置于干燥阴凉处或冷藏于210C处保管。 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药物,须装瓶盖紧。 易燃、易爆的药物,须密闭,并单独存放于阴凉低温处,远离明火,以防意外。 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用深色瓶子盛装,或放在黑纸遮光的纸盒内,置于阴凉处。 各类中药均置于阴凉干燥处,芳香性药品须密盖保存。 患者个人专用药,单独存放,注明床号、姓名,给药原则,根据医嘱给药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安全正确用药 密切观察反应 发现给药错误,及时报告、处理,给药的三查七对制度,三查: 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 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给药途径,口服 注射 舌下含化 吸入

4、 外敷 直肠,医院常用外文缩写与中文译意,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的体内过程 机体的因素 给药的方法影响 饮食的影响,第二节 给药程序,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给药的评估,评估患者对药物的需求 评估患者的生理状况 评估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 评估患者的特殊需要,给药计划,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根据病情、药物理化性质和作用目的选择给药途径和方法。 合理安排给药次数和时间 根据用药目的、性质、半衰期和吸收的快慢决定给药和间隔时间。,给药的实施,准确给予药物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用药 帮助患者应付所遇到的问题 采取加强药效的措施 及时、准确地进行护理记录,给药的评价,患者是否遵从药物治疗方案 患者是否

5、掌握有关用药知识 患者的生理功能是否好转 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给药中一旦发生差错、事故,立即报告,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少危害,第三节 口服给药法,口服给药法,目 的,评 估,计 划,实 施,口服给药,【目的】协助患者依照医嘱安全、正确地服下药物,以减轻症状、治疗疾病、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禁食等患者也不宜用此法给药 【评估】 1、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 2、患者是否适合口服给药,有无口腔、食道疾患,有无吞咽困难及呕吐。 3、患者服药的自理能力,对给药计划的了解、认识和合作程度,口服给药法计划,目标/评价标准 患者理解用药目的,正确、安全地服下药物 用物准备 服药本、小药卡、药盘、药杯、药匙、量杯、滴管、

6、研钵、湿纱布、包药纸、饮水管、治疗巾、水壶,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注射给药法,注射的原则 注射前准备 常用注射法,注射原则,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现配现用注射药液 注射前排尽空气 注药前检查回血 应用无痛注射技术,注射前的准备,用物的准备 1、注射盘 2、注射器及针头 3、注射药液 药液的抽吸 1、洗手、戴口罩,查对 2、吸取药液 3、排尽空气 4、保持无菌,常用注射法,皮内注射法: 皮下注射法: 肌肉注射法: 静脉注射与静脉血标本采集法: 动脉注射与动脉血标本采集法:,皮内注射法,【目的】【部位】【评估】【计划

7、】【实施】,实施,皮下注射法,【目的】1、注入小剂量药物,用于不宜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时。 2、预防接种 【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两侧腹臂、后背、大腿前侧和外侧。 【评估】1、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 2、患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对给药计划的了解、认识程度及合作程度 3、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状况 【计划】1、目标/评价标准 2、用物准备 【实施】,肌肉注射法,【目的】注入药物,用于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射,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 【部位】臀大肌注射定位法、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肌外侧肌注射定位法、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评估】1、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 2、患者意识状态

8、、肢体活动能力,对给药计划的了解、认识程度及合作程度 3、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及肌肉组织 【计划】1、目标/评价标准:患者的理解合作程度;注射部位未发生硬结、感染。 2、用物准备 【实施】,臀大肌注射定位法,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为注射区。 联线法:从髂前上棘至尾骨作一联线,其外1/3处为注射部位。,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峭、示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三角形区域,其示指与中指构成的内角为注射区。 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

9、下10cm至膝关节上10cm的范围。此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注射范围较广,可供多次注射,尤其适用于2岁以下幼儿。,上臀三角肌注射定位法,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薄,只可作小剂量注射。,静脉注射与静脉血标本采集,实施,计划,评估,部位,目的,静脉注射与静脉血标本采集法,静脉注射 1、注入药物,用于药物不宜口服、皮下、肌肉注射,或需迅速发生药效时。 2、注入药物作某此诊断性检查 3、输血或输液 4、静脉营养治疗子,静脉血标本的采集 1、全血标本:测定血沉及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 2、血清标本:测定肝功能、血清酶、脂类等 3、血培养标本,目 的,静脉注射的部位,四肢浅静脉:常用肘部

10、及腕部、用背、足背部浅静脉。 头皮静脉 股静脉:股三角区,在股神经和股动脉的内侧。,静脉注射与静脉血标本采集,【评估】 1、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 2、患者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对给药的了解、认识程度及合作程度 3、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状况、静脉充盈及管壁弹性。 【计划】 1、目标/评价标准:患者理解注射目的,有安全感,愿意接受;注射部位无渗出、肿胀,未发生感染。 2、用物准备: 【实施】静脉注射失败的原因、特殊患者有静脉穿刺要点,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针头刺入静脉过少 针头斜面未完全剌入静脉 针头刺入较深 针头刺入过深,特殊患者的静脉穿刺要点,肥胖患者:注射时在摸清血管走向后由静脉上方进针

11、,进针角度稍加大(30-40) 水肿患者:可沿静脉解剖位置,用手按揉局部,以暂时驱散皮下水分,使静脉充分显露后再行穿刺。 脱水患者:局部热敷、按摩,待血管充盈再行穿刺。 老年患者:用手指分别固定穿刺段静脉上下两端,再沿静脉走向穿刺。,动脉注射与动脉血标本采集,动脉注射与动脉血标本采集法,【目的】 1、加压输入血液,以迅速增加有效血容量 2、注入造影剂,用于施行某些特殊检查 3、注射抗癌药物作区域性化疗 4、采集动脉血标本,作血液气体分析 【部位】股动脉、桡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 【评估】同静脉注射 【计划】目标/评价标准;用物准备 【实施】,第五节 雾化吸入法,药物,目的,方法,雾化吸入法目

12、的,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预防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常用的药物,雾化吸入常用的方法1,超声雾化吸入法 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呼吸道通畅程度;面部及口腔粘膜状况;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计划目标/评价标准、用物准备 实施,氧气雾化吸入法 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呼吸道通畅情况;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计划目标/评价标准、用物准备 实施,雾化吸入常用的方法2,第六节 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常用过敏药物试验的比较 青霉素过敏的原因 常用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判断 破伤风抗毒素试验阳性结果判

13、断 碘过敏试验阳性结果判断 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常用药物过敏试验法的比较,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常用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过敏性休克: 血清病型反应:7-12天发生。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等 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1、皮肤过敏反应:瘙痒、荨麻疹等 2、呼吸道反应:哮喘发生 3、消化系统过敏反应:过敏性紫癜,以腹痛和便血为主要症状,药物过敏性休克表现,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判断,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出现伪足、有痒感。严重时出现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性休克的处理,立即停药,使患者就地平

14、卧。 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病儿酌减。若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 氧气吸入: 抗过敏: 纠正酸中毒和遵医嘱给予抗组织胺类药。 如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及其它病情变化,注意保暖,并做好病情动态记录。患者未脱离危险不宜搬动,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用药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庭史,对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 正确实施过敏试验,准确判断试验结果。 做过过敏试验和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并备好急救药品。首次注射应观察30分钟。 使用青霉素应现用现配。 配置试验液或稀释青霉素的生理盐水应专用。,破伤风抗

15、毒素过敏试验结果判断,阴性:局部皮丘无变化,全身无反应。 【阳性】:局部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痒感。全身反应同青霉素过敏反应,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碘过敏试验的阳性结果判断,口服法:有口麻、头晕、心慌、恶心呕吐、流泪等症状 皮内注射法:局部有红肿硬块,直径超过1cm 静脉注射法:有血压、脉搏、呼吸和面色等改变,小结,给药结于预防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应了解各类药物的性质和保管方法,严格执行药疗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并具体运用到给药的操作之中。雾化吸入疗法是治疗或配合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要掌握适应证、常用药物、操作方法,并能指导病人配合。注射法

16、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应掌握注射原则,吸药技术,各种注射的操作方法。操作规范,动作轻巧熟练,严格无菌操作。药物过敏试验法是保证病人安全用药的关键,应掌握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主要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皮试液的配制为主要技能,要求各种常用皮试液配制精确、注入剂量准确、观察结果正确。,思考题,1.卢某,男,42岁,在注射青霉素10分钟后突然感到胸闷、气急、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68/52mmHg,请问发生了什么现象?如何处理? 2.张某不慎踩上了大锈钉,医嘱:T、A、T1500Iuim。门诊T、A、T皮试结果:皮丘直径为1.5厘米,周围有伪足。作为值班护士应如何处理? 3.病人徐某,女,52岁。患慢支,肺心、肺气肿。近日继发感染喘咳症状加重,口唇紫绀,呼吸困难,痰液粘稠不易咯出,医嘱:超声波雾化吸入,请问应给予哪些药物放入雾化罐内吸入?应如何正确指导病氧气雾化吸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