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8张ppt)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27034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8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8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8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8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8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8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8张ppt)(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古代诗歌四首 六安市金安区中店乡汪神学校 杨国梁 2016.12.25,导入 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唐诗、宋词、元曲,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那脍炙人口的绝唱,响彻千年仍生机盎然。今天让我们漫步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四首诗,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第一课时 学习观沧海和了解有关古诗的文学常识,古诗,古体诗,近体诗 (新体诗),四言 五言 七言 乐府诗,绝句:共4句(五绝、七绝) 律诗:共

2、8句(五律、七律) 4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文学常识,古体诗和近体诗: 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格律: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把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最初都是唐朝人的说法,古体诗因产生年代早,相对于唐朝人已经是古代的诗体了;近体诗(“格律诗”)在唐朝时是刚刚成熟的,相对于唐朝人来说是“新近”产生的,所以唐朝人称它为“近体诗”。,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宋)词 (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 中调(90字以

3、内) 长调(91字以上),(元)散曲 (按曲数分),小令 套数,词 (流派):豪放、婉约,文学常识,中国古典诗歌,近体诗,绝句,律诗,词,曲,散曲,戏剧,小令,套数,(唐),(宋),(元),唐诗,律诗,绝句,五言 七言,律诗的特征,1.共有八句,2.二、四、六、八句押韵,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 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观沧海,曹操,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曹操简介,写作背景:,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

4、07)秋。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统一了北方。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乐府,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观 沧 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ji,dn,sng,zh,s,准 确 朗 读 , 感 受 诗 人 的 雄 伟 气 魄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向东登

5、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的奇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萧瑟的风声传来了,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内容分析,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

6、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内容分析,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曹操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

7、”胸襟。,内容分析,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一、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1层(开头两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2

8、 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实景)实,(想象)虚,二、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诗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三、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赏析,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

9、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四、小结:,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本 诗 结 构,水 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日月若出其中,星汉若出其里,虚景,景,观,实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统领全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你

10、还知道曹操的哪些诗?,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课 外 拓 展,第二课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六安市金安区中店乡汪神学校 杨国梁 2016.12.25,写作背景,王昌龄是李白 的好朋友。开元27年,贬放岭南,天宝7年,再贬为龙标(今湖南洪江西)尉。李白在杨花落尽、杜鹃声声的时节,惊悉好友被贬湖南龙标,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诗人十分担忧,并深感不平和悲伤,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赠给他。,1.教会学生诵读,

11、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学习目标,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

12、,遥寄给远方的友人。,背景简介,标题解说,查资料,说说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代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标题解说,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13、体会诗的意境。,译文 杨花都凋谢了,只有杜鹃在声声哀啼,我得知你被贬到龙标,跋涉五溪。 我把愁心托付给明月,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停地哀啼,,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有离别之恨,触发宦

14、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切合当时情事,渲染了哀伤、凄楚的气氛,奠定全诗伤感的基调,烘托了诗人悲痛的心情,也就融情入景(寓情于景)。,意象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闻道龙标过五溪。,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遭贬之地荒远的深切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明月;三是说,

15、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也只有依靠明月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明月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探究思考,1.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课后习题二)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

16、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叫声凄凉哀婉。因此,这样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渲染出一种寂寞萧条的气氛,也为下文表现作者对故友被贬谪遭遇的同情、无奈,以及思念之情做了铺垫。,2.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 :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3.本诗主题是什么?写作特色如何? 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或: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同情、关切、安慰 之情。),写作特色: (1)寓情于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2)浪漫主义写法,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更强烈,更深沉。,全 诗 解 析总结,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