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学人际交往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27029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心理学人际交往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老年心理学人际交往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老年心理学人际交往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老年心理学人际交往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老年心理学人际交往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心理学人际交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心理学人际交往(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老年人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愉快,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更接近,社会适应能力更强; 反之,则会导致心情压抑,产生无助感,从而影响健康,引起疾病。 调查研究表明,家庭和谐、心情愉快的老人,患病率为1.4%;因家庭不和,子女不孝等因素,老人患病率高达40%。,第一节 老年人人际交往心理 概述,人际关系就是人们通过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的共同活动所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这种心理关系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他们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一)人际关系的成分,1.认知成分 处在各种人际交往状态中的个体,只有正确地认识他人与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以及他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时,才能更好地认识自

2、己,从而协调并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与发展。,人际关系的认知成分,会出现以下倾向: 认为自己所喜欢的人,他人也同样会喜欢这个人; 自己喜欢的某个人,某个人也会喜欢自己; 人缘好的人会低估自己的人缘,而人缘差的人相反地却会高估自己的人缘。,2.情感成分 反映了双方在情感上的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反映了人们之间的情感倾向性,是感性条件,它影响主体的情绪状态。,3.行为成分 是指和人际关系相联系的主体的活动,包括动作、语言、表情、手势等。 反映 了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反映了人们之间的行为倾向性。,情感成分-家庭关系,行为成分-服务行业,人际关系的成分,交互作用,认知成分-工作中,e-Busine

3、ss Perspective,交往要求,对家庭内部交流的要求更突出: 夫妻恩爱白头到老,体现老年夫妻间的关系; 对子女,希望能常回家看看; 对邻里,远亲不如近邻,重视社区内往来; 对原单位,向往能多组织活动。,人际交流好的: 身体健康,老年朋友在一起唱歌、扭秧歌、开会、保卫管理社区,开展活动。既能满足人际交往和归属需求,也能服务于社会; 人际交流不好的: 愁眉不展,怨天尤人,孤芳自赏,无病呻吟,老年人人际交往心理的形式,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有三个社交圈, 家庭是第一社交圈; 同窗同事、亲朋好友是第二社交圈; 泛泛之交是第三社交圈。,德维叶概括的四种交往形式,控制性交往 这种人以自身性格为标准去衡

4、量与之交往的人。他们不轻易流露内心的秘密,不苟言谈,不让自己的情绪随便发泄,同时用对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这种人恪守信用,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用自己的真才实学与人竞争。但在交往中会无意表现出发号施令、指挥别人的倾向,总希望左右社交的局面。这种类型的人在交际中具有隐蔽和竞争的特点。,娱乐性交往 这种人接受世俗客观的处世标准,为人热情奔放,无语不向人言,乐观而心地坦荡,与人相处主动积极,对人讲知心话,出言直率无保留。但不懂得自我保护,自己认为直言快语、不存私念,但反而暴露了轻率、不老成的弱点。往往是交际场合的活跃分子,但不能成为左右局面的人,缺少总揽全局的控制能力。,支持性交往 既接受交际中的个人标准

5、,又接受大家共同的交际标准,能根据情景的要求使个人坚定的标准向外界标准妥协。为人随和、善良、温厚,能迁就别人,不固执己见,能很好地与人协同合作。但有时显得左右逢迎缺乏主见,过于软弱。虽然有些好表现自己,但对人没有恶意、讳忌,为人忠心耿耿,事事关心别人,为了别人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大家对这种人没有戒心,走到哪 儿,哪儿就出现友好愉快的气氛。,理解性交往 这种人在为人处世之中,注意自我处世标准和大家的处事标准的统一。与人既合作、协同又能控制保护自己。不喜欢感情用事,尊重事实,讲究实际,办事实事求是,是就是是、非就是非,能办则办、不能办决不会答应别人。能理解、谅解别人,但不轻易苟同。,二、影响老年人

6、人际交往心理的基本因素,(一)认知偏差的影响 认知偏差主要有两种: 对自我认知的偏差和对他人认知的偏差。,一是过高评价自己,孤芳自赏:,一是自我评价过低,自轻自贱。,对自我认知的两种偏差。,对他人的认知偏差,一是以貌取人 二是以成见待人 三是从众,缺乏主见,人云亦云,,几个常见的效应,(二)情绪失控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交往中,若没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则直接会影响文际质量。 在取得某些成绩或被人羡慕的情况下,沾沾自喜,得意之色溢于言表往往导致别人的反感而不愿与之交往。 失意忘形留给别人的印象也并不美好。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不幸,一个人若愁肠满腹,化形于色,那么人们会认为你过于脆弱,缺乏

7、自制,只会给予怜悯或同情,而不会把你作为知交为你分担不幸。 情绪表达没有分寸同样也会影响交往。,(三)态度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的心理反应倾向,它是全部心理过程的具体表现,认知、情感、动机同时在其中起作用。 在交往中,态度给交往一方造成心理压力,因为态度总是指向并倾注于某个对象,具有压迫性。如态度和蔼、真诚、坦荡,会使人有安全感并亲而近之;反之,态度圆滑、缺乏诚意,狂妄会使人有危机感并疏而远之。,( 四)语言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人际交往中,最经常使用的、最基本的手段是语言,由于语音的差异或语义歧义或语言结构不当会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由于历史的影响、地域的差异

8、性和民族传统的不同;语言必然存在差异,即各地均有自己的方言。在交际中,各自使用自己的方言,那么语言误会也可能影响交际甚至引起纠葛。 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语言的表达对交际也有明显影响。如有的人说话夹枪带棒,敲敲打打,或者出语尖酸刻薄,言外有意,或者冷言冷语;还有的人说话好用反诘语言等等。,(五)个性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交往中,一个人热情、诚实。高尚、正直、友好。讨人喜欢,人们易于接受他而与之交往;相反,一个冷酷、虚伪、自私、奸诈、卑劣的人就会令人生厌,于是人们回避他,疏远他。可见,良好的个性品质易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良的个性品质则会影响正常交往。 但人们在性情、志趣等方面存在个性差异并

9、不等于他们没有共同之处。,第二节 老年人人际交往心理的类型、特征与功能,一、老年人人际交往心理的类型,业缘关系 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真正独立的业缘关系是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由职业或行业的活动需要而结成的人际关系。 领导、上下级、同事、同级 合作、伙伴、竞争、制约,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或位置,由此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地缘关系。 同乡、邻里 故土、乡土观念,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联系。比较重要的血

10、缘关系有:种族、氏族、宗族、家族、家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血缘关系所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地位、作用是不相同的。 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趣缘关系 因人们的兴趣、志趣相同而结成的一种人际关系。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结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二、老年人人际交往心理的特征,(一)老年人人际交往的不健康心理特征 1.老年人的自私心理表现 老年人的自私,和通常一个人在思想本质上的自私不同,它是人在老年期的一种心理变态。 有的人原先很慷慨大方,上了年纪却变得十分吝啬,样样都分“我的”、“你的”,甚至对自己的妻儿也有心眼,处处以关心自己为重;有的人过份重视自己的自我感觉和情绪变化,对

11、其他家庭成员却不关心,不体谅。,2.老年人的贪婪心理表现 贪婪心理的形成主要是错误的价值观,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的,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拥有。,3.老年人的自我封闭心理表现 自我封闭会加重老年人的心理负担; 加速机体细胞的死亡; 阻碍老年人余热的发挥。,4.老年人的虚荣心理表现 有的老年人自尊的过分,特别好面子,贪图追求表面光彩,走向虚荣。 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将以前荣耀当成资本; 不顾经济条件,在穿着上攀比; 在知识学识上,不懂装懂; 听不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5.老年人的嫉妒心理表现 对青壮年的年龄尚少发生嫉妒; 对同龄老人或青壮年在智力、体力上超过自己嫉妒; 对同性别的成人在仪表方面的优越天

12、赋嫉妒。,6.老年人的愤怒心理表现 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戏弄、打击、侮辱的时候,就会怒火中烧。 陷入非理智状态,意志力大大减弱。,(二)老年人人际交往的健康心理特征 1.以家庭为中心 退休后,接触最多的就是家人、邻居。 孩子王 社会角色变化,2.生活目标转变 年轻时,围绕工作 退休后,向享乐发展,玩伴更多,3.交往对象稳定 年轻时候,工作不固定,交往对象不固定 退休后,重交往交友质量,交往对象稳定。,三、老年人人际交往心理的功能 (一)对个人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2.消除退休后的孤独感 3.良好人际关系是心理成熟的标志 4.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保证,(二)对社会发展具有重

13、要意义 人际关系是人类得以生存、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对整体社会的循环及社会的良性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节 老年人人际交往关系调整与心理适应,老年人人际关系的调整,(一)老年人应重视人际交往 生理状况越来越糟,适当锻炼延缓衰老。 离开工作岗位,心理问题逐一滋生,如不及时调整,势必影响健康。 良好人际关系起到相互的心理相容、互相吸引、互相依恋的作用,排解孤独与寂寞,增添生活乐趣。 人际沟通,具有交流信息、学习知识、传授经验等作用。 将自身宝贵经验传递给年轻人,促进文明传承。,(二)加强老年人人际沟通 1.老年人应以更平和的心态待人 2.扩大人际交往的对象 3.加大人际交往的深度 4.广开人际交往的渠道 5.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三)调整心态,积极交友 1.寻找交往中的相似点 2.善待邻里和为贵 3.把握好人际交往的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