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类方药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26550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表类方药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解表类方药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解表类方药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解表类方药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解表类方药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表类方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表类方药(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解表类方药,第一节 概述,解表药是指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一般都具有促进解表发汗的作用,以发汗达到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目的,解表药根据其药物性能又分为 辛温解表(发散风寒) 辛凉解表(发散风热) 根据其临床证候的性质 表寒证 表热证,表证的临床表现 有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痛、骨节酸痛、无汗或有汗、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苔薄白、脉浮等 以恶寒症状尤为重要,是诊断表证的依据,表证,是指外邪(外界的各种致病因素)侵犯人体的浅表部位(皮肤、肌肉、经络)所出现的证候群 相当于现代医学疾病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等)及多种传染病初期症状,恶寒是由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

2、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刺激冷感受器,信息传入中枢而引起 机体受凉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原因之一,寒冷刺激作用于机体,除皮肤血管收缩外,也可使上呼吸道黏膜血管反射性地收缩,致黏膜局部缺血,抵抗力下降,从而使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乘机侵入黏膜上皮细胞生长繁殖,导致炎症反应而出现临床证候 表证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药理作用,1.发汗 2.解热 3.镇痛、镇静 4.抗炎、抗过敏 5.抗病原体 6.祛痰、镇咳、平喘,1解热,发热是因致热原(细菌、病毒、毒素等)作用于机体,使体温中枢异常兴奋所致 大多数解表药具有解热作用,能使实验性发热动物的体温降低 发汗或促进发汗作用,以辛温解表药

3、较强,2.镇痛、镇静,大多数药物及有效成分有镇痛作用 部分药物可减少动物自发活动,具有镇静作用,镇痛评定标准(自定):应采用3种以上(包括3种)不同的刺激类型或模型,每种评价方法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重复性实验,结果均为有效,并且扭体反应抑制率在50%以上 白芷、防风、羌活、柴胡、细辛镇痛作用确切;藁本、生姜、荆芥实验依据不足;薄荷、紫苏、葛根无镇痛作用;菊花、桑叶、牛蒡子未见相关研究文献,4.抗炎、抗过敏,大多数药物及方剂对多种炎症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各型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 有的可阻止过敏原进入体内,有的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有的可阻止生物活性物质作用于效应器官,有的可抑制抗体产生等。是治

4、疗过敏性炎症、过敏性鼻炎、哮喘的机制,5抗病原体,辛温解表药对多种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以及某些皮肤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麻黄、桂枝和麻黄汤等对呼吸道病毒有抑制作用,6镇咳、祛痰、平喘,有的对抗外周的致痉物质 有的作用于中枢 有的作用于受体,解表药的发汗、抗菌、抗病毒作用是其发散表邪的药理学基础;镇痛、镇静、解热、抗炎、抗过敏、止咳、祛痰等有利于缓解或消除表证的临床症状,现代研究现状,解表药的现代研究起步较早,近几十年来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单味药研究 能在器官水平上说明一些问题,其中以麻黄、柴胡研究较深入,葛根的研究已突破了传统的功效,研究扩展到心血管系统

5、和益智等方面,以上药物已制成各种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收到较好的效果,复方研究 方剂学载解表方15个,大部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其中以桂枝汤的研究较深入,此外对银翘散、小青龙汤、九味羌活汤、麻黄汤、麻杏石甘汤等也作了一定的研究。其中发汗、镇痛、提高细胞免疫等是辛温代表方的作用特点,也是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理学基础;解热、抗炎、抑制细胞免疫、降低糖代谢水平等是辛凉代表方之所长,也是治疗风热感冒的依据,第二节 常用药物,麻 黄,性味功效主治 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 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 主治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等,药理作用,1、发汗 2、平喘 3、利尿 4、解热 5、

6、抗病原体 6、镇咳祛痰 7、抗炎抗过敏 8、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9、升高血压,1、发汗,麻黄为辛温发汗解表药,实验和临床均证实麻黄具有发汗作用 发汗有效成分:麻黄挥发油、麻黄碱,影响麻黄发汗的因素 环境温度,温热环境中发汗作用加强 神经系统功能状况,麻醉状态下或切断动物坐骨神经后不出现发汗作用,而同样情况,M-受体兴奋药毛果芸香碱的发汗作用则不受影响,发汗机制,可能是由于阻碍了汗腺导管对Na+的重吸收,而导致汗液分泌增加,也可能与兴奋中枢的有关部位及外周-受体有关,2、平喘,有效成分:麻黄碱 与肾上腺素相比,特点是性质稳定,作用温和而持久,口服有效,平喘机制,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释

7、放肾上腺素 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2-受体,使支气管松弛 阻止过敏介质(5-HT和SRS-A)释放 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的-肾上腺素受体,使末梢血管收缩,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和充血,使呼吸道通畅而有利于平喘,3、利尿,D-伪麻黄碱利尿作用显著 机制可能与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或阻断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有关,4、解热,麻黄挥发油、麻黄配桂枝的蒸馏液和麻黄煎液等,对实验性发热动物(兔、大鼠)有解热效果,5、抗病原体,麻黄挥发油体外对金黄色葡萄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白喉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药物浓度增加作用增强 麻黄挥发油体外对亚洲甲型

8、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6、镇咳祛痰,麻黄碱、麻黄水提物有镇咳作用 麻黄挥发油能促进气管排泌酚红,有祛痰作用,7、抗炎抗过敏,麻黄水提物、醇提物、麻黄总碱均可抑制炎症早期的足肿胀,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形成。以伪麻黄碱最强,甲基麻黄碱及麻黄碱次之 麻黄碱能抑制过敏性介质释放,水提物、醇提取物能减少溶血素形成,有抗补体作用,8、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麻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治疗量可兴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引起精神兴奋、失眠等症状;对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亦有兴奋作用 成分:麻黄碱,9、升高血压,麻黄碱有拟肾上腺素样作用。作用于外周,主要兴奋血管上的a受体,心肌上的1受体 麻

9、黄碱能兴奋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加速心率,并收缩血管,而升高血压 升压特点:缓慢、温和、持久,反复应用易产生快速耐受性,麻黄发汗、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等作用,是其发汗解表的药理学基础;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少支气管黏膜肿胀、抗炎、抗过敏、镇咳、祛痰是其宣肺平喘的药理依据;其消除水肿与发汗、利尿等作用有关,现代应用,1感冒 2哮喘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3. 肾炎、水肿 4. 鼻塞 5低血压状态,不良反应,麻黄毒性较小,但口服过量麻黄碱(治疗量的510倍)可致中毒,出现头痛、头晕、耳鸣、恶心呕吐、颜面潮红、烦躁不安、心悸、血压升高,瞳孔散大、排尿困难等。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慎用,柴

10、胡,性味归经主治 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 本经曰:柴胡“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药理作用,1解热 2抗病原微生物 3抗炎 4调节免疫功能 5镇静、抗惊厥、镇痛、镇咳 6保肝、利胆 7降血脂 8抗肿瘤 9其他作用,1解热,中医临床用柴胡治疗半表半里之邪,解除寒热往来症状 柴胡煎剂、柴胡醇浸膏、挥发油、皂苷及柴胡注射液等对多种原因(发酵酸奶、伤寒、副伤寒菌苗等)引起的动物发热,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解热成分:柴胡皂苷、皂苷元A和挥发油,柴胡总挥发油中的丁香酚、己酸、-十一酸内酯和对-甲氧基苯二酮是

11、其解热的主要成分。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升高,可造成机体发热。实验提示柴胡挥发油可能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降低该部位cAMP的浓度,从而抑制体温调定点的上移,使体温下降,2抗病原微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可抑制肝炎病毒、牛痘病毒,对抗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导致细胞病变的作用。柴胡注射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有效,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有一定作用,3抗炎,柴胡皂苷、柴胡挥发油均有抗炎作用 柴胡皂苷对正常或去肾上腺大鼠由多种致炎剂引起的炎症反应均有抑制作用,口服或注射给药均有效,注射给药作用强于口服

12、抗炎作用涉及多个环节: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白细胞游走;抑制肉芽组织增生,抗炎机制,柴胡皂苷能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内分泌轴,促进垂体分泌ACTH 增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抑制致炎物质如组胺的释放,4调节免疫功能,柴胡多糖、柴胡水提取物等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5镇静、抗惊厥、镇痛、镇咳,煎剂、总皂苷、柴胡皂苷元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减少动物的自发活动,抑制条件反射;延长巴比妥类药物的睡眠时间;拮抗中枢兴奋剂如苯丙胺、咖啡因等的作用。正常人服用柴胡粗制剂后也可出现嗜睡等现象。柴胡皂苷对戊四氮诱导小鼠惊厥有抑制作用,煎剂、柴胡皂苷对多种实验性疼痛模型动物呈现镇痛作用,可提高实验

13、动物的痛阈值,该作用可部分被纳络酮所拮抗 柴胡、柴胡粗皂苷、柴胡皂苷元A有较好的镇咳作用。柴胡总皂苷的镇咳强度略低于可待因。柴胡皂苷元A注射给药,镇咳效果良好,柴胡、柴胡皂苷、柴胡醇、菠菜甾醇具有保肝作用,对多种原因(化学、生物因素等)引起的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能使ALT、AST降低,促进肝功能恢复正常,保肝机制,柴胡皂苷对生物膜(如线粒体膜)有直接保护作用 柴胡皂苷促进脑垂体分泌ACTH,升高血浆皮质醇,拮抗外源性甾体激素对肾上腺的萎缩作用,提高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抵抗能力 促进肝细胞DNA合成,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可使肝组织变性、坏死程度减轻,预防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发

14、生与发展,柴胡水浸剂和煎剂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可使实验动物的胆汁排出量增加,降低胆汁中胆酸、胆色素和胆固醇的含量。醋炙柴胡作用强 黄酮类是利胆成分,7降血脂,柴胡皂苷肌内注射可使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水平降低,其中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最为明显,并可加速胆固醇及其代谢产物从粪便排泄。柴胡醇、菠菜甾醇可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动物的胆固醇水平 影响脂质代谢的成分:柴胡皂苷、皂苷元A和B、柴胡醇、菠菜甾醇,9其他作用,柴胡多糖对多种实验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 兴奋子宫作用 柴胡皂苷可促进动物体内蛋白质合成,增加肝糖元合成,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脂肪的分解,柴胡的解热、抗病原微生物、抗炎、

15、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是其和解表里功效的药效学基础;保肝、利胆、降脂、镇静、镇痛等是其疏肝解郁功效的体现,现代应用,1发热 2肝炎 柴胡注射液或者复方柴胡制剂(如小柴胡汤等)治疗急慢性肝炎,对改善症状,回缩肝脾,恢复肝功能有较好效果 3咳嗽 4流行性腮腺炎 此外,柴胡及柴胡注射液对病毒性角膜炎、扁平疣、寻常疣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柴胡毒性较小,常规剂量口服无明显不良反应。大剂量可出现嗜睡、工作效率降低等现象,有的出现腹胀、食欲减退等。柴胡皂苷有溶血作用。少数患者用柴胡注射液可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葛 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 解热退肌、生津、透疹、升阳止泄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

16、项背强痛、口渴、消渴、疹出不透、热痢、泄泻等,药理作用,1解热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 (2)抗心律失常 (3)降低血压 (4)改善脑循环 3提高学习记忆 4其他作用 (1) 降血糖、降血脂 (2) 抑制血小板聚集 (3) 抑制过敏性介质释放,抗I型变态 反应,1解热,葛根煎剂及醇提浸膏对伤寒疫苗所致的人工发热家兔有明显的降温作用,醇浸膏的作用优于煎剂 其解热作用与阿斯匹林相似,一般在服药后35h作用最明显 黄酮类成分是降温成分之一 机制可能与其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而加快散热有关,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 葛根总黄酮、葛根素对正常及痉挛状态的冠状血管均有明显的扩张作用。对痉挛状态血管作用尤为显著,(2)抗心律失常,葛根乙醇提取物、黄豆苷元和葛根素有预防和对抗乌头碱、氯化钡、氯化钙所致的实验性心律失常 机制与影响心肌细胞膜对钾、钠、钙离子的通透性,从而降低心肌兴奋性有关,也与阻断受体有关,(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