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化学试卷

上传人:七**** 文档编号:88225400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化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化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化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化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化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化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化学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届4月份阶段性测试高一化学试题可能的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S:32 Cu:64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你认为减少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用煤作燃料 把工厂炯囱造高 化石燃料脱硫 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开发新能源ABCD2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Na+、NO3-四种离子,向其中加入适量Na2O2固体后,假设溶液体积不变,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的是( )ASO32- BHCO3- CNa+ DNO3-3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制取及观察Fe(OH)2 B比较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

2、C实验室制取NH3 D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4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1.2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则消耗铜的质量为( )A32 g B48 g C64 g D96 g5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支容积为21mL的试管充满NO2后,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当试管内液面上升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在相同条件下再通入O2,若要使试管内的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通入O2的体积为( )A8.75mL B12.25mL C5.25mL D10.5mL6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如图所示。下列

3、说法正确的是A途径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2:3B利用途径制备16g硫酸铜,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mLC生成等量的硫酸铜,三个途径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D与途径、相比,途径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BSO2通入氯水中:SO2Cl22H2OSO422Cl4HCFe(OH)2溶于过量的稀HNO3:Fe(OH)22H2Fe22H2OD少量氯水滴入FeBr2溶液中:Cl22Br2C1Br28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

4、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SO2和NO B肯定没有O2和NO2,可能有Cl2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9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和后面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B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原溶液中有Fe3+无Fe2+C将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酸性:硫酸大于碳酸大于硅酸D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AA BB

5、CC DD10常温常压下,a、b、c、d四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以等物质的量混合的两种气体,a试管内是NO2与O2,b试管内为Cl2和SO2,c试管内为NO与O2,d试管内是NH3与N2,将四支试管同时倒立于水中,最终各试管中水面上升高度顺序应为( )Abcad Bbacd Cdbac Dbdca11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原溶液可能含有CO32-B某物质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该物质是钠盐C无色试液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试液中含NH3D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

6、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结论:原溶液一定含有SO42-12下列关于浓硝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照易分解 B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降低C能与碳反应说明其具有强氧化性 D常温下铜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13已知X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则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二周期0族 B第四周期A族 C第三周期A族 D第三周期A族1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B.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C. I2的挥发破坏了共价键 D. 非极性键只能存在双原子单质中15浅绿色的Fe (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颜色变浅 B

7、变为血红色 C没有改变 D变为黄色16短周期元素A和B,其中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表示为( )AB3A2BAB2CA3B2DBA21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BM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M原子符号为C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为:DNa+的结构示意图:18已知短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aA2、bB、cC3、d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BACD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3DA2BD氧

8、化性:A2B,还原性:C3D19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为铝元素。元素R的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ABCD20M、R均为主族元素,已知M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R的一个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稀有气体元素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M与R形成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M与R可以形成MR2型离子化合物 B在MR2中M的离子半径比R的离子半径大C形成的两种离子分别是M和R2 DMR2的电子式为21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X与Z属于同主族的元素,Z 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4;Y为短周期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YX B非金属性WZC氢化物稳定性XZ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之差为2的两种元素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BD核外有36个电子,则元素D位于第四周期第A族C位于同一主族的甲、乙两种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4D位于同一周期的甲、乙两种元素,甲位于第A族,原子序数为x,乙位于第A族,则乙原子序数可能为x+1923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AH2O BNH4Cl CNa2S DNa2O224下列各种方法中,最适用于炼制相应金属的是( )A加热氧化铜制铜B氧化铁与铝粉反应制铁C电解熔融氯化铝制

10、铝D电解熔融氧化镁制镁25如图所示,用海带灰制备单质碘的实验中,涉及的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过滤海带灰浸取液 B在滤液中通入Cl2C先放出下层液体,再放出有机层苯 D回收萃取剂苯并获得单质碘第II卷(非选择题)26. 填空题(20分)I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1)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的水溶液将其还原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也可用纯碱吸收溴,主要反应是Br2Na2CO3H2ONaBrNaBrO3NaHCO3(未配平),吸收1 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为_ mol。(3)

11、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B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金属钠C工业生产常选用Ca(OH)2作为沉淀剂D海水提镁涉及到复分解反应II. C、O、Na、Al、S、Cl是常见的元素。(1)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C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可以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为 。(2)用“”、“”或“”填空离子半径酸性还原性得电子能力N3-_ Al3+H2SO4_ HClO4O2-_ S2-35Cl _37Cl(3)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 +3CO2+N2反应生成物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其电子式为 。(4)在(3)中化学

12、反应方程式的元素中,属于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能证明其递变规律的事实是 (填字母)A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B气态氢化物的沸点C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27(16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针对表中的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填写序号不得分): 族 周期AAAAAAA0族 2 3 4(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元素符号)(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比较与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的酸性强(填化学式)(4)工业上制取的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的氢化物与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所得的产物化学式为 。(5)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红棕色气体,试用方程式说明该气体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6)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