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一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 3-8 寡人之于国也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19803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一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 3-8 寡人之于国也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13年高一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 3-8 寡人之于国也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13年高一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 3-8 寡人之于国也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13年高一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 3-8 寡人之于国也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13年高一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 3-8 寡人之于国也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一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 3-8 寡人之于国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一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课件 3-8 寡人之于国也(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容综述 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古圣先贤的名篇。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了解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进而使我国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得以薪尽火传。寡人之于国也传达了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根脉,只有很好地了解、学习它,才能有助于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劝学所倡导的仍是儒家所言的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丰富自己,只有不间断地努力才能超越自己。贾谊乃汉赋名家,其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想象、纵横的笔力,在过秦论中可见一斑。过秦论气势恢弘,开合自如,叙事说理言之有据、掷地有声。韩愈的师说运笔如椽,一扫前人奢靡颓弱之文风,笔力刚劲鲜明,所言“从师”之理震撼当世,越百代而成先声。,本单元让我们与古代

2、的先贤对话,从历史的角度,用二十一世纪的理念,审视五千年的优秀文化;让我们与历史碰撞交流,用批判的自我反思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学法指要,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bi,y,shn,c ,w,sn,tn,zh,xin,t,t,pio,“无”通“毋”,不要,“无”通“毋”,“颁”通“斑”,头发花白,“涂”通“途”,道路,c,形容词,密,细密,sh,数词,几、几个,sh,名词,命运,shu,副词,屡次,sh,名词,数目、数量,sh,动词,计算,副词,只是,不过,形容词,与“曲”相对,不弯曲,名词,通“值”,价值,动词,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动词,发射,动词,征发,派遣,动词,开放,动词,出发,兵刃既接

3、,弃甲曳兵,名词,士兵,名词,军队,副词,尽,动词,承受,名词,胜利,动词,超过,形容词,优美的、美好的,动词,归咎、归罪,名词,罪过,名词,过失、过错,介词,用,介词,凭借,凭,介词,按照,介词,把,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却,还,介词,对于,介词,在,介词,表比较,介词,和,跟,介词,到,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 独立性,音节助词,不译,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的独立性,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 第二个“之”,代词,五亩之宅,代词,这种情况,第一个“之”,代词,老百姓;第二, 个“之”,结构助词,的,名词作动词,种植,

4、名词作动词,穿上,名词作动词,称王,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名词作动词,敲鼓,丧:为动用法,为发丧。死:形容词作名词,死去的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供养活着的人,可以凭借,两个词,这样,却,六、文言句式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判断句) 译文: 。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状语后置句) 译文: 。,(那些人)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译文: 。 4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省略句) 译文: 。 5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固定句式) 译文: 。,(做到)这样却还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的君王,不曾有

5、过,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有的士兵跑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跑五十步才停下来,6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固定句式) 译文: . ?,这种说法和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七、名句积累 1谨庠序之教, , 。 (2010浙江高考) 2不违农时, ;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010湖南高考) 3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王道之始也。,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数罟不入洿池,谷与鱼 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养生丧死无憾,谷不可胜食也,鳖,一、作者简介 “亚圣”孟子 孟子(前385?前304?)名轲,字子

6、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孟子著有孟子一书。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是孔子学说的发展。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富于鼓动性的风格,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直到清末,

7、“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二、写作背景 孟子所处的年代是战国中期,这时封建制度已经在各国确立。各国诸侯争城夺地,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社会礼制崩溃,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但孟子从历史和现实的教训中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前334),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迫不及待地讨教治国强国之策。就此,孟子开始了他的理论宣讲。本文就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三、相关知识 诸子与诸子

8、散文 所谓“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据有关典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有这十大家:儒家,代表人物是孔丘、孟轲、荀卿;墨家,代表人物是墨翟;法家,代表人物是商鞅、韩非;道家,代表人物是老聃、庄周;农家,代表人物是许行、陈相;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杂家,代表人物是吕不韦;纵横家,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此外,还有阴阳家、小说家。诸子的代表作品有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大多是哲学著作,故又称为哲理散文。诸子散文无论在文体、语言、结构各方面,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文章记述了梁惠王向孟子请教自己尽心于民,但民并没有增多的原因。孟子以战争中士卒逃跑,

9、用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对他进行驳斥,然后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劝说梁惠王施行仁政,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要使百姓有吃有穿,受到教化,只有这样做,才可以“王天下”。最后作者对极尽享乐造成“涂有饿莩”而又逃避罪责的统治者进行了抨击,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主张。,结构图解:,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 探究:以“民不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述。首先,以梁惠王认为自己已“尽心”,却“民不加多”来提出疑问。其次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与邻国国君并无本质区别,从而揭示“民不加多”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使民加多的各种措施。,2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文中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探究:孟子宣传他的政

10、治主张时,提倡行王道。王道的核心是仁义,以仁义为政就是仁政。孟子所说的仁政,是要用仁义之心爱民,在本文具体指: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3“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探究: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

11、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4本文论辩的艺术性表现在哪里? 探究: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其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以“五十步笑百步”设喻,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其四,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5(开放探究)孟子的仁政观点及仁政措施,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观点一: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观点二: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观

12、点三: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生繁衍,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比喻论证 点击文本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为说服梁惠王,举例提到“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以此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喻说梁惠王要使民“加多”,必须实施仁政。这就是比喻论证。 技法点拨 比喻论证就是运用比较熟悉、比较容易理解的具体事物打比方,来论证人们比较生疏、难以理解的抽象道理。,使用比喻论证应注意的问题: 1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 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如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

13、自己的一切。如若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而自己却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就会“引喻失义”,应当注意。,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比喻论证,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迁移运用 以“现实幻想”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段话。 答案:(示例)如果说现实是一栋大楼,那么幻想就是大楼的根基,没有幻想,现实就无法越建越高;如果说现实是一只苍鹰,那么幻想就是羽翼,没有幻想,现实就无法越飞越远;如果说现实是一个贝壳,那么幻想就是一粒沙,没有幻想,现实就无法合成晶莹的珍珠;如果说现实是一艘船,那么幻想就是帆,没有幻想,现实就

14、无法乘风破浪,奋勇前行。,孟子名句 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7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8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9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离娄上,千古名言发于聊城 聊城大地的“孟子印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铿

15、锵有力的千古名言,众所周知,深入人心。然而,很多人还不知道,这金声玉振的巨声,是发自于聊城。,由于战国时期聊城与鲁、邹相邻,又处于齐、卫、晋、魏之间,所以孟子游说时曾多次经过或停留在聊城。据传,孟子周游列国,由齐至魏途经冠县,受到众多百姓的欢迎,留下的村名“千家店”,即今天的店子村。当时,魏国纵横家信徒景春十分崇敬公孙衍和张仪,认为他们堪称“大丈夫”。知道孟子过境,忍不住问个究竟。孟子“止车而立”,回答景春说:“这样的人怎能称为大丈夫呢?富贵不能让他骄奢淫逸,贫贱不能让他改移节操,武力不能让他屈服意志。这样的人才叫大丈夫!”这种坚持操守才是大丈夫的卓著见解,记载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止车而立”之处,至今仍叫“直立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