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26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广东省专用课件.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18610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26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广东省专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26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广东省专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26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广东省专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26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广东省专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26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广东省专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26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广东省专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26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广东省专用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6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理学的创立,佛教,道教,三教合归儒,理学,程颢,程颐,天理,格物致知,集大成者,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心,陆九渊,反省内心,心外无物,致良知,【误区预警】 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理学和心学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心学走向极端,是主观唯心主义。,【名师指津】 本知识点归纳为,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异端,孔子,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天下郡国利病书,唯物,批判继承,【名师指津】 明末清初明清思想家及观点概括为,【考点解读】 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统治地位随着道教、佛教的传播而受到削弱。在唐代以

2、来的儒学复兴运动中兴起了理学,北宋五子将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南宋朱熹更是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使其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陆王心学的出现则标志着理学走向了极端。,【考点探究】 程朱理学的内涵。 1“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气。 2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就是天理,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存天理,灭人欲。 4格物致知,贯通明理,从而达到明德之善的目的。,(2013广州一模)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种思想易为处于动荡之中的人们所接受,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涣散了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意志,影响了人们创新医药的积极性。该思想是( ) A心学 B理学 C阴阳五行 D佛教,【解析】 本题考查了古代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由题目中的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即可排除晚于其的A、B两项(均开始于宋朝);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促进了古代中国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故与题目中的信息“影响了人们创新医药的积极性”不符;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提倡“神佛万能”,故与题意相符。本题应选D项。 【答案】 D,【考点解读】 明清之际,伴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对理学的批判中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工商皆本”思想、“经世致用”思想,传统儒学得到新发展,影响深远。,【考点探究】 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1经济因素 (1)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 (2)统治者极

4、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阶级基础: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 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性,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 4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2012广东高考)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解析】 本题考查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以及信息解读能力。题干中的“宰相制尚未废除”的假设是其“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的前提,说明是宰相制度已被废除,君权加强。因此,他的主张应

5、是限制君权,B项排除;C、D两项没有体现。 【答案】 A,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考查形式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所呈现;从考查内容看,主要考查儒学的发展变化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王阳明的心学、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及其原因。,1宋明理学 (1)历史视角: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确立了以道德为主体的独立性,对培养人的气节情操、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现实视角:时至今日,理学蕴含的爱国主义理论,激扬着中华民族的正气,凝聚了华夏儿女革旧立新的雄心,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之一。,明朝天顺年间,山西的一个正五品官员刘某娶了一个再婚的

6、老婆,在重视贞节的当时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因此被人检举了,一直告到了京城。就这么一件小事,就引得明英宗亲自干预,下令将刘某逮捕到京城,下狱审讯,最后将刘某削职为民。这里的“道德规范”应是( ) A民族气节 B宋明理学 C克己复礼 D以法治国 【答案】 B,【解析】 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娶再婚老婆的做法是违背这一规范的,理学明确反对寡妇再嫁,认为这不符合“天理”。,2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历史视角:带有反封建的民主色彩,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思想体系,未能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政治构想,也没有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并转化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现实视角:反对专制,提倡“众治”

7、的民主趋向;“反对空谈,面对现实”的实学思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治国救民理念,对近代民主革命的兴起甚至现代文明的发展都有启迪作用。,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观点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 A宣扬个人英雄史观 B抨击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人立法 D蕴含近代民主法治的基本精神 【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知,黄宗羲反对法为一家而立,主张立天下法,蕴含着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故选C。,六祖惠能 惠

8、能(638713),唐代僧人。中国佛教禅宗六祖。一作慧能。俗姓卢,范阳(今北京大兴)人。幼随父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父亡随母移居南海,艰辛贫困,以卖柴为生。24岁时,得人资助,北上参学。唐龙朔元年(661)在黄梅谒见禅宗五祖弘忍。五祖乃令其随从作务,劈柴踏碓八个多月。,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命弟子作偈以呈。时神秀呈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口诵一偈,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此,唤惠能到堂内为其讲金刚经,,并传以顿教衣钵,命即南归。,1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

9、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的“注重气节”以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可知选择C项。,2在儒学发展过程中,“沟通佛、老,以治儒书,发前人之所未发,遂别成为一时代之学术”的是( ) A汉代学者 B唐代学者 C宋代学者 D明清学者 【答案】 C 【解析】 “沟通佛、老,以治儒书

10、”说明儒家思想吸纳了佛教、道教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就是宋明理学,故选C。注意区分,汉代董仲舒吸纳了法家、道家等思想,发展了儒学。,3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从政治需要出发 B从天人关系出发 C从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答案】 C 【解析】 朱熹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主要是指他提出理是世界的本原。所以选C。,4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

11、“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答案】 A,【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心学“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只注重内心修养,不关注社会实际,“已非儒学之正宗”,说明顾炎武认为宋明理学出现了危机。王阳明不倡导“经世致用”;也没有受西方思想影响;顾炎武并没有主张摈弃孔孟儒学。,5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 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子中央集权思想 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仁者爱人思想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虚静以统天下”与老子无为而治思想最为相近。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A项。,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