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16856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7.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研究方法2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2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2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2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心理学研究方法2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研究方法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研究方法2(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课题的选择,主要内容: (一)问题与研究课题 (二)问题的特点、种类与来源 (三)研究课题的建构与选择 (四)研究假设的提出 (五)课题论证与评价,爱因斯坦,(一)问题与研究课题 定义 关系,(一)问题与研究课题 定义 问题是知识体系中的空白点或疑点 研究课题则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理论框架或线索,将这些问题有选择地组织起来,形成的问题链或问题群。 关系,(一)问题与研究课题 定义 关系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问题是研究课题的基础与构成成分,研究课题是在对问题进行选择、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的集合体。 问题是比较零散的、无序的,研究课题则具有系统化、层次化、序列化的特点。,插入72页图3.1,(二

2、)问题的特点、种类与来源 问题的特征 问题的分类 问题的来源,请先观察、分析下面几个问题实例: 中国城市居住环境中,婴幼儿爬行的平均年龄是多少? 智商与学习成就存在什么关系? 下岗(离职)女职工对婚姻满意度是与否随着下岗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恐惧情绪是否比非独生子女的更低? 男生空间想象力是否比女生的更强? 中美两国8岁儿童数学认知能力的差异? 课堂气氛可否影响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今后5年教育管理模式应该如何调整?,(二)问题的特点、种类与来源 问题的特征 通常涉及两个以上的变量,并询问其关系 以问题形式呈现 问题的分类 问题的来源,“what”,:why”,

3、how”,(二)问题的特点、种类与来源 问题的特征 通常涉及两个以上的变量,并询问其关系 以问题形式呈现 问题可解答 问题不仅指明研究对象,而且表明问题的答案范围 问题的陈述不带任何主观好恶等感情色彩 问题的分类 问题的来源,好的问题除具有上述特征外,还应该: 具有科学性 具有价值 符合伦理规则,好的问题除具有上述特征外,还应该: 具有科学性 要求研究者以现有知识体系为背景,通过逻辑分析与比较找出现有认识之间,已有认识与现有认识之间的矛盾或已有认识但未真正涉足的空间。 具有价值 符合伦理规则,研究已证明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的结果。,生肖与性格的关系或星座与成功的关系不能成为

4、科学的研究问题.,好的问题除具有上述特征外,还应该: 具有科学性 具有价值 应当新颖,富有创意;应当是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获益。例如,探讨中国儿童如何快速学习古巴比伦文字这一问题就不具有实际价值。 符合伦理规则,15,好的与不好的研究问题范例:,4.预测性问题 2020年,研究生培养模式会发生什么变化?,(二)问题的特点、种类与来源 问题的特征 问题的分类 按求解范围分:探索性和验证性; 按问题潜在价值分:理论型和应用型; 按研究目的划分 问题的来源,(二)问题的特点、种类与来源 问题的特征 问题的分类 按研究目的划分: 特征描述型:探讨某个变量的特点或现有状况。一个问题涉及一个变量。 相关关系

5、型 因果关系型 差异比较型 未来状况预测型 问题的来源,中国城市居住环境中,婴幼儿爬行的平均年龄是多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有哪些?,(二)问题的特点、种类与来源 问题的特征 问题的分类 按研究目的划分: 特征描述型: 相关关系型:揭示两个变量或几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因果关系型 差异比较型 未来状况预测型 问题的来源,母亲对幼儿需要的敏感性是否和幼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有关?,阅读材料与理解能力是否相关?,(二)问题的特点、种类与来源 问题的特征 问题的分类 按研究目的划分: 特征描述型: 相关关系型: 因果关系型:确定一个变量可否决定另一个变量。 未来状况预测型 问题的来源,例如 社交技能

6、训练课改善被拒绝幼儿的社交地位吗? 课堂气氛可否影响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惩罚是否会导致孩子对同伴表现出攻击行为?,(二)问题的特点、种类与来源 问题的特征 问题的分类 按研究目的划分: 特征描述型 相关关系型 因果关系型 差异比较型:关注同一变量在不同人群、不同条件下是否有不同表现。 未来状况预测型 问题的来源,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程度有何不同?,不同学生群体的团队合作能力有何不同?,(二)问题的特点、种类与来源 问题的特征 问题的分类 按研究目的划分: 特征描述型 相关关系型 因果关系型 差异比较型 未来状况预测型:不指向当前现实,基于对现状的分析来预测未来

7、状况。 问题的来源,(二)问题的特点、种类与来源 问题的特征 问题的分类 问题的来源,(二)问题的特点、种类与来源 问题的特征 问题的分类 问题的来源 对现象的直接观察 自然状态或实验室下观察。 研究者应当对现象进行分析、筛选,从现象与时间、空间及环境条件的交互作用中发现问题;从现象的联系、变化中发现问题。,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 -经典条件反射学说,197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告诉大家: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二)问题的特点、种类与来源 问题的特征 问题的分类 问题的来源 对现象的直接观察 对理论的分析与推演 从理论原理中引申出

8、有关具体现象特征或联系问题; 从理论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从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问题,(二)问题的特点、种类与来源 问题的特征 问题的分类 问题的来源,例1: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理论论述了宏观、中观、微观环境对个体行为发生的影响。那么可以据此提出问题: 母亲下岗这一中观环境的改变与儿童的学业表现存在什么关系? 家庭的变故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例2:韦伯定律的修正 1843年,韦伯提出了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差别阈限的定律,即韦伯定律。就是说刚能觉察出刺激有差别时,刺激的增量和原来的刺激值的比是一个常数。后人的许多实验表明,韦伯定律只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内才是正确的。 1860年,费希纳提出了对数定律

9、,即感觉强调预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之后,史蒂文斯对费希纳定律又提出了批评,并于1957年提出了刺激强度和感觉量之间的关系的幂定律,即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虽然幂定律弥补了传统对数定律的缺陷,但也难以完全取代它。,桑代克观察猫的行为(尝试各种策略,最终偶然拉动了绳子),得出尝试错误说,例3:学习理论的矛盾,苛勒的猩猩,苛勒进行猩猩顿悟实验(叠箱子,拿香蕉),得出顿悟说。,桑代克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而苛勒则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种领悟的、全或无的过程。看起来这两种理论是对立的,一个对了另一个就错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经过研究者们多年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问题解决是一个渐进的

10、、尝试错误的过程,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它又是一种领悟的、全或无的过程。,(二)问题的特点、种类与来源 问题的特征 问题的分类 问题的来源 对现象的直接观察 对理论的分析与推演 对已有研究的检验与扩展 从现有研究中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走向,在研究前沿找问题; 借鉴已有研究的角度、思路,针对新的人群,提出新问题开展研究; 从已有研究忽略或未涉及的领域发现问题 从已有研究在方法学的不足入手,例如,已有研究表明,西方文化中儿童恐惧对象具有稳定的五因素结构,那么对于中国儿童,恐惧对象的五因素结构是否存在? 又如,已有研究分别研究了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和非智力因素与成绩的关系。那么,新的研究可以从两类因素联

11、合作用入手。,39,眼动技术的发展及眼动研究,20世纪20年代,因为没有任何仪器,人们只能使用肉眼观察眼动来研究广告心理学,但当现代高科技手段广泛用于眼动记录技术后,眼动仪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EVM3200型眼动仪,使用了摄像技术、红外线定位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数据系统记录的容量大、速度快、精度高。它每秒钟可记录50次眼动数据,一分钟记录3000个数据。有了技术的推动和研究设备的支持,就可以对眼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了。,40,脑认知成像研究,(二)问题的特点、种类与来源 问题的特征 问题的分类 问题的来源 对现象的直接观察 对理论的分析与推演 对已有研究的检验与扩展 从社会需要或关注点

12、发现问题 指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日常生活发生了某种变化,或产生某种新的、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人的心理或教育活动产生了一定影响。,独生子女幼儿个性心理品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我中心型 2、依赖型 3、自私型 4、胆小怕事型 5、逆反对抗型,国人50个怪现象 暴露转型期问题! 什么因素导致社会不良适应?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人们适应?,(二)研究课题的建构与选择 研究课题的建构 研究课题的选择标准,(二)研究课题的建构与选择 研究课题的建构 分解建构 是以某一现象为中心,考察其在不同条件、不同层次上的特征与发展变化。 单维并列建构 多维综合建构 研究课题的选择标准,例如以女童入学

13、状况为研究问题可以分解为“内陆贫困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女童入学状况调查” 以自我概念的发展为中心可以分解为“小学生自我发展特点”、“中学生自我发展特点”等,(二)研究课题的建构与选择 研究课题的建构 分解建构 单维并列建构 在同一问题领域内对问题进行选择与组合,问题之间是从属于同一领域的并列关系。 多维综合建构 研究课题的选择标准,插入图,在“个体早期发展”这一大领域中选定“动作发展”这一子领域,可以形成如“儿童坐、爬、走、跑等大动作发展的年龄常模”,(二)研究课题的建构与选择 研究课题的建构 分解建构 单维并列建构 多维综合建构 在不同问题领域内对问题进行选择与组合,问题之间

14、存在一定相关或因果关系,或者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 研究课题的选择标准,插入图,先划分早期发展的不同领域,进而分析不同领域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据此可以形成如“”、“爬行动作的获得与早期空间定向能力的发展的关系”、“早期空间定向能力的发展的追踪研究”等等。,(二)研究课题的建构与选择 研究课题的建构 研究课题的选择标准 创新 可实现 可持续性,作业: 各小组进一步分析讨论所提研究问题的特点和类型,明确研究具体问题,着手收集和阅读文献,作业:各小组将下述内容形成PPT, 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内,并于下周三下午开展报告和讨论。 小组简介; 明确研究具体问题 分析所提研究问题的特点和类型 提出研究

15、假设, 文献收集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三)研究假设的提出 假设的定义、特点与作用 研究假设的分类 研究假设提出方法,(三)研究假设的提出 假设的定义、特点与作用 定义 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研究结果的预测,也是课题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 特点 作用 研究假设的分类 研究假设提出方法,研究假设与研究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指明研究问题的可能结果,即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变量作用的程度。,学生学习的自我调节策略知识和运用水平和学生的学科成绩有正相关,如果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则学生学习的自我调节策略知识和运用水平均会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对学

16、生学科成绩的影响是以学生学习的自我调节策略知识和运用水平为中介的,同一研究问题可以提出不同的研究假设,(三)研究假设的提出 假设的定义、特点与作用 定义 特点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推测或猜测的成分。 一般涉及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判断。 研究假设的陈述应简明,不能含糊或模棱两可。 研究假设是可以被检验的。 作用 研究假设的分类 研究假设提出方法,可检验性要求假设中的术语或变量能够被操作性定义和测量。 例如:“如果操作行为得到强化,那么操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将增加”。,操作定义: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时间、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 例如,把“刚刚感受到”定义为“50%次感受到”,就可测定感觉阈限了。,大小常性测试仪,重量感觉阈限测试,再如,用韦氏智力量表分数代表学生智力水平;各科成绩的平均代表学习成就;学生迟到、早退的次数、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代表学习态度。,有些假设在理论上可以被检验,但是由于研究手段和技术的缺乏,在目前没无法检验。例如“儿童对同一内容的学习次数越多,有关这一学习的神经突触联系越强”,“如果修复语言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