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元 天宝年间边塞诗歌意境及典型作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16093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4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朝开元 天宝年间边塞诗歌意境及典型作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唐朝开元 天宝年间边塞诗歌意境及典型作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唐朝开元 天宝年间边塞诗歌意境及典型作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唐朝开元 天宝年间边塞诗歌意境及典型作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唐朝开元 天宝年间边塞诗歌意境及典型作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朝开元 天宝年间边塞诗歌意境及典型作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朝开元 天宝年间边塞诗歌意境及典型作品(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边塞诗鉴赏,边塞诗的概念:,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具体内容涉及:边塞的战争、戍边军旅生活、异域风光和习俗等。,边塞诗的意象,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等。,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2、借事言志,李益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

2、定天山。,3、直抒胸臆,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塞诗的思想感情,1、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报效祖国的激情,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2、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

3、取龙城。,3、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杜甫兵车行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4、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杜甫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王维少年行四首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

4、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意点:不同时代的边塞诗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同一时代的边塞诗也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应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中晚唐国势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卢纶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吹遍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

5、临强敌内政颓糜,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的悲怆呼号!,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范仲淹渔家傲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形象:景物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 人物:劝别友人,前路莫愁。 内容: 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表达: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沙蔽日

6、,北风劲吹,大雪飘飞。三、四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2004江苏),参考答案: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2004江

7、苏),作者借景抒情,全文没有一个”怨”字,但通过对”白雪、青冢、黄河、黑山等的客观描写,写出征人的满腔的“怨恨”。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塞外曲 王昌龄 饮马度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长城起点)。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概括诗歌前两联所写主要内容,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答: 2.后四句表达对战争的态度,先言“意气高”后说 “白骨乱蓬篙”,这样表述是否矛盾?为什么 ? 答:,前两联写了塞外战场的荒凉景象,反映战争的残酷。,不矛盾。这是先扬后抑的写法。血战中将士们士气高涨,结果他们的代价就是白骨抛弃

8、于荒野中。这里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反战情绪。,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僻字难典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 燕然:本来是地名,即爱杭山, 在今蒙古共和国境内,因为东汉将军窦宪大破匈奴,曾在燕然山刻石记功, 所以后来以“勒石燕然”作为保卫祖国、立功边疆的代称。,“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2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

9、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燕然,“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坚毅,“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亲切温暖。,3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 燕脂:同“胭脂”。 玉龙:指剑。 僻字难典 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置千金其上,招揽贤才,以报齐毁国杀父之仇。 易水:河名,在河北省北部。战国荆轲刺秦王时,在此别众出发,慷慨悲壮。诗中用此典。,1

10、第一句用“黑云”比喻什么? 2诗中用“燕脂”、“紫”的颜色表达怎样的情调? 3“霜重鼓寒声不起”中的“不起”是什么意思? 4这首诗前六句与后两句的情调有所不同,试作分析。,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即胭脂,指塞上的红土,暗指将士的血迹 ,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指鼓声沉重不响亮。,前六句用各种色彩和形象的描绘,渲染出紧张严峻的战争氛围,情调低沉;后两句描写战士们奋勇作战的精神境界,情调高昂。,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两句有“语意双关”特点?,有的是融融消逝的春雪,悠悠归

11、牧的马群,清辉漫洒的圆月,以及静静矗立的戍楼里飘出的悠扬的笛声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宁谧的图画。戍边将士的那种哀而不伤的思乡情于是含蓄而巧妙地融入夜月笛声之中。,答好这道题的关键在于懂得“双关”的特点和含义,而题目塞上听吹笛和注释“梅花,系乐曲梅花落”为解读双关的含义提供了重要信息作者运用双关手法,将“梅花落”拆用,在“梅花”与“落”之中嵌入了“何处”二字,构成一种虚象,仿佛风吹落的是梅花而不是笛声。,答案:后两句表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处处盛开,在风中,一夜之间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南方古曲,这里写的是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将士们边塞戍守,诗人借一支古曲,把他们的思乡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

12、来。,病例 1、写边塞漫山遍野梅花的壮美,又指胡马漫山遍野。 2、明写战乱,暗写渴望梅花般地回到祖国怀抱。 3、以梅花喻雪花,描绘一幅壮丽的边关雪景图。 4、梅是红色,这里借指鲜血。既写梅花遍野,又写一夜大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悲伤与恐惧,凉州词 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前两句描述了军中生活的一个场面:将士们端起了葡萄酒,还未喝就被行军曲子催促出发了。这反映了唐代怎样的军旅生活? 答: (2)对后两句的鉴赏评价,有人认为是“醉生梦死”,控诉战争;有人则认为是表现了一种浪漫乐观的悲壮。你持怎样的看法呢?请作答并简述理由。 答:,反映了军中

13、生活既紧张又充满浪漫情调。,联系前两句体现的浪漫乐观,还是持“悲壮”看法较为中肯。,当然持“控诉”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也算对。,月上瓜洲 南徐多景楼作 (南宋)张 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 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1)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 “愁” 的具体 原因。,(2)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 过塑造“渔翁” 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登楼北望,看见塞草连天的荒败秋景。 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中原地区沦陷于金兵之

14、手。 年复一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 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1 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3 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是一个转折,分析前后内容的不同。 4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给读者很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试说说从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描写中,提供了让读者怎样的联想和想象的余地?,前两句写援军疾出,暗示战况紧张。后两句写捷报骤传,充满振奋喜悦。,从“红旗半卷出辕门”可以想象到唐军出征时迅猛声威和紧张气氛。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可以想象到唐军在战场上勇猛善战的情景和捷报传来时的振奋喜悦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