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评价与解析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12972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评价与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5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评价与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5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评价与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5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评价与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5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评价与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评价与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评价与解析(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解析及点评 山东莱州市第一中学 崔秀岩,第一部分:2015高考海南卷的总体分析 第二部分:2015海南卷的逐题分析 第三部分:复习建议,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解析】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主要是由法家提出,故A项错误;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倡导实行法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儒家倡导“为政以德”,在治国方面强调“仁”“礼”注重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厚古薄今”主要是儒家的思想主张,法家主张进行社

2、会变革,反对儒家的厚古薄今,故C项错误;重视道德与人伦是儒家的主张,不符合法家的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解析】材料中“罢侯置守”指的是罢去分封制的“诸侯”,改行郡县制的“郡守”,因此材料是指秦朝实行郡县制,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中“设官分职,不与古同”可知不是分封制,故B项错误;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3西汉初年,皇帝

3、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汉初经济发展,【解析】西汉初年,由于社会经济凋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秩序稳定,到汉武帝时经济得到发展,因此马匹大量增加,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引进西域良马的信息,故B项错误;游牧民族大规模移居中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马匹增加主要是经济发展,百姓也能养得起马,并不是因为战马消耗减少,故D项错误。【

4、答案】A,4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 【考点】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对谣谶的认识) 【解析】谣谶本身就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说明其从根本上讲是唯心的,并不科学,因此并不能预示历史发展的走向,故A项错误;历史的发展是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谣谶并不能改变历史的走向,故B项错误;谣谶与历史上某些现象的吻合只是偶然现象,并不是必然的,故C项

5、错误;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故D项正确。 【答案】D,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考点】宋明理学三教合一,【解析】据材料中“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体现了将佛教的“治心”与儒学的“治世”思想相结合,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故A项正确;儒、佛开始出现合流是在唐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儒学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

6、动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A,6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 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元代海外贸易 【解析】我国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航海技术进步,故B项正确;漕运指的是内河航运,与海外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材料未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B,7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

7、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朱元璋的重刑治国思想 【解析】我国古代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 “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说明朱元璋在明初通过重刑以治理“乱世”,故B项正确;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以儒家思想中的“仁”为治国的根本,故C项错误;朱元璋实行重刑,但是“执法无准、量刑无据”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B,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8、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材料考查的是雍正帝的重视农业的目的,强调重农意识只是表面现象,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关心百姓疾苦同样属于表现,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雍正帝“申饬官员无能”这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根本目的是通过关心百姓疾苦,稳定统治,故D项正确。 【答案】D,9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考点】罗马法 【解析】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与题干古罗马不符,故A项错误

9、;最早尝试实行民主政治的是古代雅典,不是古罗马,故B项错误;罗马法的某些原则为欧洲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罗马帝国最终衰亡,因此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答案】C,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解析】本题考查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

10、大量屠杀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特别是混血人的出现,反映的是欧洲长期不断征服美洲的结果,故B项正确;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只是美洲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是表现而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B,11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据此可知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11、【考点】工业革命 【解析】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因此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中国所占份额减少主要在于欧洲工业革命后,制造业迅速发展,而非中国制造业衰退,故B项错误;工厂的出现是工业化发展的表现,不是推动欧洲工业化发展的原因,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欧洲明显多于中国,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完成了工业革命,故D项正确。 【答案】D,12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

12、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政府鼓励发明专利),【解析】海外市场主导着科技发明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叙述德国的科技专利,未涉及其他国家,因此不能得出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从1850年到1870年德国统一,到1900专利授予书目激增,说明统一的政府有利于推动科技的发展,故C项正确;引进技术发明不属于专利,故D项错误。 【答案】C,13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魏源

13、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 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 【考点】“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魏源海防思想 【解析】材料中体现了魏源的思想以防守为主,因此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不属于洋务派,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外洋的主张,并未体现学习西方海防模式,故C项错误;魏源之所以以防为主,是因为近代清朝海军力量较弱导致的,故D项正确。 【答案】D,141905年,大公报的一则报道称“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此事成为新闻的历史背景是 A戊戌变法的失

14、败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清末新政的实施 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考点】清末新政废科举,【解析】戊戌变法失败是1898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与题干材料“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无关,故B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外外患加剧的形势,不得不实行改革,于是1901年清末新政开始,1905年新政更是废除了实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所以很多读书人觉得通过读书考试进而做官已经不可能,于是出现材料中“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的现象,故C项正确;中国同盟会主要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15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15、,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 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考点】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析】据材料中从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到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结合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背景分析,目的是为了防止袁世凯的独裁,可见立法服从于政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行政服从于司法的主张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可见并未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故C项错误;这时民主共和政体刚刚确立,因此臻于完善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答案】A,16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 A抨击尊孔复古 B抨击军阀统治 C提倡科学精神 D提倡民生主义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结合时间“1919年”分析材料中的参议院议员属于北洋军阀政府,因此他批评的北京大学教授“离经叛道之鼓吹”指的是当时违背儒家伦理道德,因此应是抨击当时的尊孔复古的逆流,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思想领域,不是对军阀统治的抨击,故B项错误;提倡科学精神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