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12441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毛虫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毛毛虫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毛毛虫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毛毛虫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毛毛虫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毛虫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毛虫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毛虫不见了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毛毛虫不见了。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设计和说板书设计首先是说教材。毛毛虫不见了一课位于四年级下册的“生长与变化”单元。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就本课而言,一共设计了2个活动即:“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和拓展活动“制作蝶的标本”,活动1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用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来了解毛毛虫是如何过河的,又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探究其它昆虫、青蛙等常见动物的生长变化,从而引出变态概念。活动2是指导学生按照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完成拓展活动“制作蝶的标本”,以达到

2、提升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本次针对第一课时的教学展开说课。说学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多次见过毛毛虫和蝴蝶,但不一定知道毛毛虫与蝴蝶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让学生把毛毛虫与蝴蝶联系起来。本课教学,我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精心设计有关的探究活动。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展的过程,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说教法: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激发学习欲望,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表达,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说学法:为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素质融为一体。我采用自主观察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

3、生在看看、想想、动动中自己去获取知识,经历过程。说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再参考教参,我初步制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 能对毛毛虫过河的“妙法”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2、 能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变态发育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资料。3、 能归纳出变态发育昆虫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科学知识目标:1、能解释毛毛虫不见了的原因。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变态发育的概念。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变化。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昆虫一生的变化过程,理解变态这一概念。教学难点:帮助

4、学生掌握各种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说教学过程:根据对教材内容特点的理解,本课科学探究主线为: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分析证据表达交流概括总结。根据探究主线,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观察研究,探索新知;(三)综合分析,收获概念;(四)列举实例,拓展延伸。具体流程如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于是上课伊始,我利用师生互相采访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然后又引入猜测:毛毛虫怎样过河的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很感兴趣,七嘴八舌的发表起自己

5、的意见来,有的说是跳过去的;有的说是坐着树叶漂过去的;还有的说毛毛虫会魔法,变过去的;但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是飞过去的,那么是怎么飞过去的呢?达到了创设情境的目的。究其原因:四年级的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对于形象化的卡通图片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在这一环节当中激发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创设情境的目的。(二)观察研究,探索新知带着学生的猜测进入到第二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蝴蝶的一生的视频,进行集体的交流,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蝴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历的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通过教师探究式的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归纳出这四个阶段。在这一环节当中,学生在小组学习效果明显,

6、能够及时完成小组内的学习任务,说明学生对其学习材料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丰富的视频资料,简单的图示,精炼的文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上老师有层次的问题链,有效地帮助了学生进行新知的形成,起到了让学生通过局部分析升华到认识整体的思维引领作用。(三)综合分析,收获概念在学生充分认识“毛毛虫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后,进入本课的第三个大的环节,这也是本课的重点环节。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和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能力的认知,我安排本环节的教学分为以下几个小环节:1、小组整理,分析讨论;2、集体交流,比较异同;3、教师引导,抽象概念。首先提出引导性问题:其它昆虫也会像蝴蝶一样,在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吗

7、?由于课前已经布置学生进行这方面资料的查找,学生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有效的回答。之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提出引导性的问题链:小组内搜集的资料中,“昆虫的生长过程需要经历几个阶段?”,“昆虫一生的会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吗?”(形态、生活习性)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链,从而总结出本节课的概念:变态。在引导学生认识昆虫的变态后,为了扩大学生的眼界,完成教材对于青蛙等其它动物生长过程中,也存在变态的过程。通过教材图例,引导学生认识除了昆虫以外,有些动物也存在变态现象。(四)列举实例,拓展延伸。雷夫.艾斯奎斯对于自然科学的教学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

8、题的尝试时才算失败。”我想能不能这么评价一节科学课“只有让学生停止探究问题的尝试时就算是失败的科学课。”因此,最后一个环节一定要给学生一个能够完成且感兴趣的问题,达到“科学探究无止境”的目的。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实际教学:和学生一起见证了自然界中一些不完全变态的例子。以引导学生进行课下的探究,并留下这样一个启示:和你的家长或者是小组成员一起,整理1-2个课堂中没有认识到的完全变态或者是不完全变态的例子,以日记或者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究其原因:作业的难度常常能决定学生的完成数量与质量。数量上1-2个是学生可以做到的,形式上简单的绘画与文字学生也是可以做到的。而且这样也能充分的发挥家长帮助孩子学习的作用,培养其与孩子同学同乐的情感态度。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说教学板书:好的板书是教材最精华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这样的板书,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板书设计:毛毛虫不见了 毛毛虫变蝴蝶 卵 成虫 幼虫 蛹说预期效果:本课通过留给学生的悬念毛毛虫是怎样过河的?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蝴蝶等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毛毛虫正是通过一系列变化,最后成为能飞的蝴蝶,从而顺利过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