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谬反驳的常用方法及其漏洞探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11059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谬反驳的常用方法及其漏洞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归谬反驳的常用方法及其漏洞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归谬反驳的常用方法及其漏洞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谬反驳的常用方法及其漏洞探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 滨撇慈雍爵 归谬反驳的常用方 法及其漏洞探析 O李广华 一 、什 么是归谬反驳? 归谬反驳是一 种侧面反驳的 方法 。 归谬反驳的实质是 : 先假 定对方论点是正确的 , 然后据此 进行推理引申 , 结果推导出一个 与常理相悖的荒谬结论 , 使得对 方论点站不住脚 。 归谬反驳的长处在于使对方 谬误由不很明显变得很明显 , 或 者把对方谬误 “放大, , 来看 。 运用 归谬法如同引导对方继续前行而 使其不 知不觉 中掉进陷阱 。 归谬 反驳的短处在于其引申推论的严 密性不 强 , 推论过程中易产生漏 洞 , 使得反驳力量减弱 。 二 、归谬反驳的常 用方法 l 、横向归谬 有些谬论的谬误

2、不太明显 , 但只要能由此及彼地横向引 申 , 就容易展现其谬误之处 。 例如 , 针对 “ 流行的就是好的 ” 这一观 点 , 我们就可以横向引申 : 既然如 此 , 那么流行疾病也是好的东西 了?这样的推论就一针见血地指 出 : 不好的东西也可以流行 , 流行 的东西未必是好的 。 运用横向归谬主要靠类似联 想而加以类推 , 要善于 张开神思 的翅膀去联想与对方所论事物有 某些相似点而又并不雷同的事 物 , 或联想事物的不同方面 。 横向归谬可以由个别到个 别 , 也可以由个别到一般地引申 推论 。 2 、 纵 向归谬 纵向归谬 , 就是层层深人地 推理引 申 , 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 来

3、, 如同层层剥笋 。 例如 , 鲁迅在 “友邦惊诧”论 中反驳敌论 “ 长 此以往 , 国将不国 ” 而写道 : . 好像 失了东三省 , 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 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 , 党国倒愈 像一个国 ; 失了东三省只有几 个 学生上几篇呈 文 , 党国倒 愈像 一 个国 , 可以博得 友邦人士 的夸 奖 , 永远 国 下去一 样 。”这 一连 串排比的推论 , 一个比一个可笑 , 一个比一个荒谬 。 运用纵向归谬 , 关键是要合 乎逻辑地据理分析 , 不能主观臆 断乱引申 。 3 、 以实击虚 例如 , 针对有的个体户的 “ 读 书无用论 ”, 我们就可以避虚就实 地加以反 驳 : 既然

4、你认为读书无 “ 冒号 ” 问题 电脑写作最怕 “文件”被丢失或遭破坏。 一般的 作者都会边写边存盘 , 写完后还要将 “ 文件 ”拷贝到 软盘上 , 从而做到万无一失 。 那天 , 我从当前盘(C盘)里调一篇小说 , 没想到 该文件里混人了许多非法字符 , 也不知这些乱七八 糟的字符哪儿来的 , 反正这篇小说是被破坏了 。 这 样 , 就要从备份软盘上拷 。 忙中出错 , 我在 “兀 X万 , 状 态下键人操作命令时 , 最后忘输了一个 “: ”, 我以为 机器会提醒我输错了 。 又没料 , 少一个冒号 , 机器照 样拷贝!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带着疑惑在文件目录 菜单上寻找 , 偏偏又没找到那

5、个带 “ WPS , 后辍的文 件 , 于是更糊涂了 : 我要的那篇小说拷到哪儿去了 呢?好在单位懂电脑的人多 , 一个电话打过去 , 疑团 便被解开一一那篇小说是被拷进当前盘了 , 但它的 名字已变为 “ 。 于是键人文件名 “, , 小说便真的 被调了出来 。 由此 , 我想到用 电脑写作的这几年 , 自己不 知枉 花了多少时间!因为硬盘里的文件较多 , 所以一般 不常用的文件(多半是已经发表过的文章)我都存放 在 D盘 , 而将C盘定为 当前盘 。 这样 一来 , 电脑的 运行速度的确提高了 。 但也有一个缺陷 , 这便是 D 盘几的文件若被破坏了 , 要恢复就显得特别麻烦 。 我过去都

6、是这样做的 : 先将该文件从软盘上 拷人当 前盘 , 再通过 “ 读文件 ” 的方式 , 将被破坏的文件恢 复 , 这期间还要两度使用 “ 删除 ” 命令 。 现在简单了 直接将软盘上的文件拷向 D盘上的文件名 , 注 意 , 这最后 的文件名 必须是全称(即以盘号 、 路径 、 名 称为序的一行字符串) , 输完这行字符串后 , 千万别 加冒号 , 直接按回车 , 电脑会提示你是否覆盖原文 件 , 再按 “ 丫 , 和回车便大功告成 。 (作者 : 安徽省铜陵市气象局千部 。 责任编辑 : 白岌岐) 万难 一 3 CC 1 嚓溅瓣落弱导 用 , 那为什么还要让自己的孩子 走进学校呢? 以实击

7、虚 , 选择的 “ 实 ”要 与 “虚” 联系紧密 。 如批驳上述 “ 读 书无用论 ” 时若这样说 : 既然读书 无用 ,国 家还 办那么多学校干什 么?反驳力量就不够强 。 因为 “ 国家办学 ” 这个 “ 实 ”与某些人 的 “ 读书无用论 ”这个“虚”没有必然 联系 ,“ 国家办学 ”也不是针对“读 书无用论 ” 的 。 横向归谬 、纵 向归谬 、 以实击 虚这几种反驳方法既可单独使 用 , 也可结合使用 , 它们也往往与 其他反驳方法配合使用 , 只是在 一篇驳论文中综合运用多种反驳 方法时要注 意彼此 间 的恰当配 合 , 使其形成反驳的 “合 力 ” 。 三 、归 谬反驳易出现的

8、漏洞 有人把归谬反驳看作驳论的 一种妙法 , 其实这种反驳方法也 容易出现漏洞 , 从而损害其批 驳 力量 , 甚或给对方留下反驳的把 柄 。 易出现漏洞的根本原 因在于 其引申推论易超出限度 , 或有悖 事实 , 或不合逻辑 。 1 、 横向归谬 . 感性较足而理 性较弱 。 造成横向归谬弱点 的原因主 要有二 。 第一 , 它常 用类比联想 加以引申推论 , 而类比推理不是 一种十分可靠的推理 , 其结论的 正确与否还得靠实践来证明 。 第 二 , 它易转换话题 。 例如 , 某甲的 “ 流行的就是好的 ”这个观点是针 对时装而说的 , 我们反驳时若用 “ 流行疾病也是好的东西吗? ”就

9、转换了话题 , 出现了漏洞 , 给对方 留下了把柄 , 因为 “ 流行时装 ” 与 “ 流行疾病 ”是 区别很大的两个话 题 。 两个话题中的 “流行”并非 同 一个概念 。 2 . 纵向归谬 . 可能会违背客 观规律而想当然 。 很多事物的发展变化并非一 直朝着同一个方向进行的 , 假如 我们只是顺着事物发展的某个可 能方向而层 层深入地引申推论 , 往往会把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当作 必然性 , 而 出现 想 当然的弊病 。 例如 , 中央电视 台窗口栏目之一 “新闻联播”也偶尔 出现播音员念 错的情况 , 我们不能就此而归谬 说 :今天错一 点 , 明天错一点 , 长 此以往 , 将如何如何

10、。 毕竟其错 处是极少 的 , 是偶尔出现的 ,可 能 有的播音员几个月才错一次 , 有 的几年才错一次 , 有的2 0年也没 出过错 。 为了避免纵向归谬时出现想 当然的弊病 , 在表述时 应把握好 语气 , 对于可能性的东西 用推测 语气或假设语气 , 对于必然性的 东西用肯定或否定的语气 。 前文 所引鲁迅 “友邦惊诧”论 中的一 段就是用了假设语气 。 不管用哪 种语气 , 只要能把 “理” 阐释清楚 , 就有了反驳力量 。 不过这种反驳 力量有 时是很有限的 。 3 、以 实击虚 , 可能会 出现以 实代虚 、思 维简单化的情形 。 实与虚是相对而言的 。 例 , “ 白马非马 ”所

11、说的“ 白马 ” 与 “马” 是两个概念 , 是 “ 虚 ” ;而 “ 门前那 匹马是白色的 ” 中的 白马是一匹 实实在在 的马 , 是 “ 实 ”。 如果只 是简单地以实击虚 , 未必能把对 方的 “ 虚 ” 击倒 , 毕竟 实与 虚是不 等同的 。 如 , 针对甲某 “ X国很发 达 ” 这个观点 , 乙某不以为然地 说 :“ 不 , 我在 X国也看到过 乞 丐 。”显然, 乙某所说的事实只是 个体现象 , 甲某所说的 “发 达 ” 是 就 X国整体状况而下的结论 , 是 概括了众多事实的一 种 “ 虚 ”, 因 此 , 乙某的话是不足以驳倒甲某 的观点的 。 其实 , 我 们通常所说的

12、 “ 实 ” 大多是指能够直接感知 的现象 , 是表象的真实 ; 而 “ 虚 ” 则是 指 事 物本质的真实或不真实 , 是对众 多现象或假象的概括 。 那些反映 了事物本质真实的 “ 虚 ”, 我们是 无法 用个别的真实现象来驳倒 的 。 如果孤立地以现象的真实来 否定本质的真实 , 就犯了思维简 单化的毛病 。 那些反映了事物假 象的 “ 虚 ” (以假当真) , 或者只是 反映了某些真实现象的 “ 虚 ” (以 偏概全) , 则容易用事实来驳倒 。 综上所述 , 我们认为运用 归 谬反驳法时一定要慎重 。 虽然归 谬反 驳 能够把对方谬论的谬误 “放大” 使之明显地展露出来 , 但 我们

13、应当避免把对方谬误扩大 化 , 否则 , 可能只是驳倒对方一时 而经不起仔细推敲或 时间的考 验 。 在反驳对方谬误时 , 应当弄 清其谬误产 生的背景 、 原因 , 实事 求是地 加以辩证剖析 , 适度而有 力地予以批驳 。 归谬反驳法并非 灵丹妙药 , 用 不好会现出漏洞 。 因此 , 我们在运用 归谬反驳时 , 当 力避乱加引申推论乃至漏洞百出 的做法 。 只强调展露对方谬误而 不管自己的归谬过程是否 有漏 洞 , 只强调 归谬反 驳的 明显效 果 而不注意归谬的适度 , 都不是严 谨的态度 。 在 一篇驳论文中 , 最 好是综合运用几种反 驳方式方 法 , 使之配合得当而形成 “合力” , 根据对方谬误的性质 、数 量 、特点 而进行针锋相对地适度反驳 。 归 谬反驳只是反驳方法中的一种 , 不可滥用 。 (作者 : 江苏常熟市徐市中学 教师 。 资任 编辑 :李进 ) 3X I 双O 2E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