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09689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再见了亲人》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再见了亲人》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再见了亲人》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再见了亲人》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再见了亲人》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再见了亲人》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茅坪小学 余清华)一、说教材课文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编排的主题是“他们令我们感动”。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本文的编写意图:一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可大体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对人物形象有初步感知。本文情感浓烈,对于学生

2、来说,中朝两国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以及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距今较远,学生不容易理解。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1)结合课前预习,能读准本课生字、难词。重点理解第一自然段“雪中送炭”词语及“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友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句式的理解。(2)能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3)认真品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大娘不是亲人却像亲人一样为了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情?能画出相关句子,抓重点词体会深厚的情谊。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对内容中体会思想才初步接触,所以选用“理清文章条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为本文重点,“

3、体会大娘对中国志愿军的深厚情谊”为难点。五、说教法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应以读为本。以读为本是语文学习的自身规律。在精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和情景,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因此本课主要采用问导法、 暗示法、创设情景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内涵。六、说学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

4、,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观点,因而在课堂中,我采用学生“读思议练”,教师适时点拨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七、说教学过程针对教材,针对目标,我的教学环节设计如下:(一)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运用多媒体投影出示黄继光、邱少云的图片和资料,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加强对抗美援朝的了解,进而对本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有了初步了解,从而引出课题。此外引导学生对课题“亲人”一词的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听再见了,亲人范读录音,体会感情:1.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分别讲了哪几位亲人?(以问题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着力体现自主探究式学习,

5、增强读书的目的性)2.出示课文重点点词汇。以开火车,同桌互读的全班齐读的方式来反复练读加深印象。(三)细读悟情,以情品读1.重点品读第一自然段,思考:a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情?从哪里看出大娘对对待志愿军战士如同亲人,画出相关句子谈体会。B同学们自由讨论,师生共议。通过对重点词汇“雪中送炭”、重点句子“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等的理解,体会大娘对志愿军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般的深厚情谊。(四)课堂小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并自由交流感受:1、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大娘说些什么?(口语交际)2、如果你的亲人站在你的面前,你会说些什么?六 说作业设计为使学生对抗美援朝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好的体会中朝人民的深厚友谊,我设计了以下作业:1、抄写本课词语,一词5遍2词。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展开想象:如果此时此刻大娘站在你身边,你最想对她说是什么?七、说板书设计 14、再见了,亲人 洗补衣服 几夜未合眼 大娘 送打糕 昏倒路旁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就是亲人求伤员 失去小孙孙 小金花大嫂 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这样的设计,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美观大方,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寓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