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考前30天集训第15讲说明文阅读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0651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语文考前30天集训第15讲说明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中考语文考前30天集训第15讲说明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中考语文考前30天集训第15讲说明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中考语文考前30天集训第15讲说明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中考语文考前30天集训第15讲说明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语文考前30天集训第15讲说明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语文考前30天集训第15讲说明文阅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讲 说明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广西客家传统民居的特点区星广西的客家传统建筑,与湘赣式和广府式的传统汉族建筑相比,在建筑承重结构体系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客家式的传统建筑基本都以夯土或砌体实墙作为承重结构,起承重作用的木结构只是屋面檩条、部分联系梁和承托屋檐出挑的木挑手。就现存的实例分析,广西客家民居并不重视祠堂和客厅空间的开敞程度,基本都只占据明间这单一开间的宽度,明间两侧墙体都为实墙。一些地区为了突显中厅,两侧实墙做通透处理,但承重结构仍为砖砌体,如玉林朱砂垌围垅屋祠堂的中厅。柳州凉水屯刘氏围屋的中厅是调研所见客家传统建筑中唯一采用木结构承重的实例,估计是受到广府式建筑的影响,其做

2、法带有较为明显的插梁式特点。以生土作为主要的承重和围护材料,是传统客家民居结构体系的最大特点。生土是被人们最早使用的建筑材料。夯土版筑坚固有余但灵活性不足,如将粘土事先预制成小块的土坯,施工时就可运用自如。目前所知最早的土坯在河南永城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在历史上,土坯和夯土版筑的方法同时向前发展。在奴隶社会,土坯的运用更加广泛。西周时期,已经运用了大块土坯_(_据周原发掘资料_),长47cm,宽_17cm,厚为_7.5cm。不过那时只将土坯运用在砌筑台阶和整齐的边线部位。由夯土打墙到砌筑土坯墙,是一项巨大的技术进步,也是建筑材料的一大革新,它为砖的出现作了准备。土坯依然是位于广西山区的客家民居

3、最常使用的建筑材料。为了避免雨水对土坯墙体的侵蚀,客家传统建筑的屋面外挑,形成悬山的造型。作为实墙承重的结构体系,火砖也是传统客家民居常用的砌体材料。由于建造成本较高,火砖通常用于结构上的重要部位和有防潮要求的位置,如墙体交接的转角处以及墙基等。同时由于砖墙细腻美观,重要场所如祠堂、厅堂等处的墙体也多用砖砌体砌筑。夯土、土坯、火砖这三种材料,根据其不同的物理性能和经济要求,被合理地安排在传统客家民居中。客家传统民居因类型不同而形状不一,但其外形设计均浑然一体,内部间架整齐,秩序井然。宅经云:“星形端肃,气象豪雄,护沙整齐,俨然不可犯,贵宅也。”整齐美观的住宅,为居住者营造了良好的空间心理,使人

4、身心安泰、平和。 作为客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民居,是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独特文化载体。这种古老的民居随着历史的变迁正在逐渐消失,但是,客家人为适应异地环境的创造精神及与自然相依相生的生存观,在资源枯竭、自然环境恶化的今天仍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1下列对“火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考点一)A火砖是传统客家民居常用的砌体材料。B火砖的建造成本虽然较高,但砌出的墙细腻美观。C火砖只能用于结构上的重要部位和有防潮要求的位置,如墙体交接的转角处以及墙基。D祠堂、厅堂等重要场所的墙体多用砖砌体砌筑。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考点二、三)A第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B

5、第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C“柳州凉水屯刘氏围屋的中厅是调研所见客家传统建筑中唯一采用木结构承重的实例”一句中的“唯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将粘土事先预制成小块的土坯,施工时就可运用自如”一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3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C)(考点六)A河南永城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的土坯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土坯。B客家传统建筑的屋面外挑,形成悬山的造型,是为了避免雨水对土坯墙体的侵蚀。C夯土、土坯、火砖这三种材料,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被合理地安排在不同的位置。D客家人为适应异地环境的创造精神及与自然相依相生的生存观,在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2、 阅读下文,回答问

6、题。铜鼓文化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用青铜铸造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打击乐器和礼器,它约产生于公元前一千年中叶或稍早。广西是目前出土和收藏铜鼓最多的地区。世界上最重的铜鼓王就出土在广西。铜鼓铸造需要高超的技术和复杂的工艺,集冶炼、合金、制范、灌注、雕塑、调音于一体。早在三千年前,就有如此高超的技术,不能不让人为之惊叹。广西是我国古代铸造和使用铜鼓的主要地区之一。在广西,从桂南到桂北,从桂东到桂西,不断有铜鼓出土。广西如今仍有一些少数民族珍藏和使用铜鼓。壮族、瑶族等都是使用和制造铜鼓的民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广西目前有馆藏铜鼓600多面,民间所藏和使用的铜鼓就更加丰富,仅东兰县就有近500面

7、。在北流县出土的一面铜鼓,面径达156厘米,高67. 5厘米,重达30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鼓,被誉为“铜鼓之王”。广西出土的铜鼓数量之多,居我国乃至世界之首位。广西博物馆收藏古代铜鼓300余面,是目前世界上收藏铜鼓最多的一个博物馆,曾举办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鼓展览。1982年,这些铜鼓拿到北京展出,受到首都人民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战国、秦汉时期的骆越铜鼓,硕大浑重;三国、唐宋时代的俚僚铜鼓,小巧玲珑。各类铜鼓,大小不一,无底空腹,腰凹胸凸。每一面铜鼓都是精美的耐人欣赏的艺术珍品。铜鼓的基本形态是体如圆墩,平面曲腰,中空无底,遍体花纹,两傍附耳。全鼓由面、胸、腰、足、耳等5部分构成。鼓

8、面中心一般都有微微隆起的太阳纹光芒,四周环绕以同心圆纹组成的宽窄不等的图案圈带,称晕圈。有的鼓面最外一晕塑有青蛙、鸟、龟、骑士等立体饰物。鼓胸略为外凸,形成一定球状弧度,胸下内收成腰,腰下外撇成足,胸腰之间对称嵌置两对鼓耳。胸、腰、足也有类似鼓面的晕圈,饰有精美的几何花纹和写实性图案。太阳纹是铜鼓的基本纹饰之一,由光体与光芒构成,像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太阳纹居铜鼓鼓面的中心,除个别原始形态的铜鼓外,每个铜鼓均有。太阳纹的形态因铜鼓的类型不同而略有差别。广西铜鼓依照铜鼓具体形状及纹饰的不同,可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滇系铜鼓主要分布于桂西和桂西南,粤系铜鼓主要分布于桂东和桂东南,桂中南则两个系统

9、都有发现。历史上铜鼓用于祭祀、战争、集会、贮藏财货、随葬、娱乐等。约在明朝以后,铜鼓逐渐成为壮族等广西少数民族的一般娱乐乐器,凡婚嫁、宴饮、斗牛、节日等人们都击鼓为乐。广西出土的铜鼓,为研究古代广西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等情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4下列对文中“铜鼓”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考点一)A铜鼓的基本形态是体如圆墩,平面曲腰,中空无底,遍体花纹,两傍附耳。B鼓胸略为外凸,形成一定球状弧度,胸下内收成腰,腰下外撇成足,胸腰之间对称嵌置两对鼓耳。C鼓面中心一般都有微微隆起的太阳纹光芒,四周环绕以同心圆纹组成的宽窄不等的图案圈带,称晕圈。D太阳纹是铜鼓的基本纹饰之一,居铜鼓鼓面的中心,每个铜鼓

10、均有。5下列句子属于生动说明的一项是(A)(考点二)A铜鼓的太阳纹是由光体与光芒构成,像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B有的铜鼓鼓面最外一晕塑有青蛙、鸟、龟、骑士等立体饰物。C各类铜鼓,大小不一,无底空腹,腰凹胸凸。D广西出土的铜鼓数量之多,居我国乃至世界之首位。6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C)(考点六)A在东兰县出土的一面铜鼓,面径达156厘米,高67. 5厘米,重达30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鼓,被誉为“铜鼓之王”。B广西博物馆收藏古代铜鼓600余面,是目前世界上收藏铜鼓最多的一个博物馆,曾举办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鼓展览。C铜鼓铸造需要高超的技术和复杂的工艺,集冶炼、合金、制范、灌注、

11、雕塑、调音于一体。D约在唐宋以后,铜鼓逐渐成为壮族等广西少数民族的一般娱乐乐器,凡婚嫁、宴饮、斗牛、节日等人们都击鼓为乐。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 5 天叫

12、一候,3 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 72 候 24 节气,之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元前 104 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 15 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太阳每年运行 360 度,共经历 24 个节气,每月 2 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 12 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

13、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 15 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的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

14、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 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 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至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

15、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7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B)(考点一)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 夏

16、至、 春分、 秋分四个节气。B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 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 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 是重要的文化遗产。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8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二十四节气, 采用了逻辑顺序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介绍。(考点一)B“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