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第八章-心理卫生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0518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卫生学》第八章-心理卫生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前卫生学》第八章-心理卫生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前卫生学》第八章-心理卫生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前卫生学》第八章-心理卫生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前卫生学》第八章-心理卫生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卫生学》第八章-心理卫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卫生学》第八章-心理卫生(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部分 幼儿的心理卫生,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婴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 第三节:婴幼儿常见的心身疾病,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卫生或心理卫生,是研究关于保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 狭义:指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广义: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挥人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二、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1.智力发展正常; 正常智商介于70130之间,低于70者智力落后,高于130者智力超长。 2.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 3.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 4.行为统一和协调; 5.性格特征良好。 性格是个性的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

2、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之中。,三、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应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多维的角度来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种种因素。 1.生理因素 遗传因素;先天的非遗传因素;后天的脑损伤;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2.心理因素 气质;动机;情绪;自我意识。 3、社会因素 家庭(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托幼机构;社会。,四、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 1.改善环境; 2.开展心理咨询; 3.加强保健措施,促进健康; 4.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节 婴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一、情绪障碍 二、睡眠障碍 三、品行障碍 四、正常心理机能发展迟缓,一、情绪障碍,1、儿童期恐惧 (1)含义:

3、是一种心理卫生问题,它是指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境产生过分激烈的情感反应。 (2)起因: 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 “共鸣”引起恐惧; 受到恐吓引起恐惧;,(3)预防: 诱导、鼓励儿童认识自然现象; 不要恐吓孩子,或让他们看恐怖电影; “模仿疗法”,家长遇事不惊。 (4)矫治系统脱敏法 含义:又叫交互抑制法,主要是诱导患者缓慢的暴露出导致神经焦虑、恐惧的情景,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和恐惧的目的。,案例“学校恐惧症” 表现:某儿童每逢周日晚上,想到第二天要上学,即精神紧张、不安。周一早晨上学时显得胆怯,想不去学校,经父母再三劝说答应去学校。可一到学校就设法逃走,不肯

4、进教室,并诉说头痛、腹痛、恶心等身体不适。而一到周六、周日等节假日则无以上症状。 矫治: 在该儿童情绪好的时候进行; 分成五个等级按步骤矫治: 第一步:获取儿童的信任,带孩子在学校附近散步数次; 第二步:带孩子进入学校进行娱乐活动,注意选择儿童感兴趣的活动;,第三步:带孩子进入教室进行娱乐活动; 第四步:到校上课,参与学习活动,但不布置任务(如作业等),教师不给予批评、惩罚; 第五步:到校上课,参加学习及其他活动,布置较少的学习任务,并渐次增加,直至不再惧怕学校。 以上各步骤中,只要该儿童未出现不良情绪,即给予表扬、鼓励,待情绪稳定不再惧怕后,再进入下一个步骤。,2、屏气发作:又叫呼吸暂停症,

5、其主要特征是婴幼儿在情绪急剧变化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预防:尽量消除可引起小儿心理过度紧张的种种因素,不要溺爱孩子。 3、暴怒发作:指儿童在自己要求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就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自己头发等等过火的行为。 预防:从小培养孩子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不要溺爱孩子。,二、睡眠障碍,1.夜惊:是指睡眠时所产生的一种惊恐反应。 起因:(1)精神紧张、焦虑不安。 (2)不良的睡眠习惯。 (3)躯体患有疾病。 预防与矫治: 消除引起幼儿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的各种因素。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2.梦魇:是指以做恶梦为主要表现

6、的一种睡眠障碍。 起因: (1)精神紧张、焦虑不安。 (2)不良的睡眠或饮食习惯。 (3)躯体患有疾病。 预防与矫治: 消除引起幼儿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的各种因素。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使幼儿的生活有规律。如果幼儿患有躯体方面的疾病,应及早进行治疗。,三、品行障碍,攻击性行为:是指有意想伤害他人身体或心理的行为。 表现:当受到挫折时,采取打人、踢人、咬人、扔东西、夺取别人东西等类似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紧张的情绪,以引起与别人的对立和争斗。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多见于男幼儿。 起因: 1.家庭教育不当;2.疏泄情绪、保护自己;3.模仿。,预防与矫治: 家长应该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7、,不能简单和粗暴地对待幼儿,应为幼儿提供一个温暖、宁静、详和的生活环境。 托幼园所也应该调整好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如何对待挫折等。 对于攻击性行为较严重的幼儿,可以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四、正常心理机能发展迟缓,1.遗尿症:幼儿在5岁或5岁以上,仍不能控制排尿,经常夜间尿床,白天尿裤。 起因:分为器质性遗尿症和功能性遗尿症两种类型。 (1)器质性遗尿症:因为躯体疾病引起的遗尿症。 (2)功能性遗尿症:排除了各种躯体疾病的遗尿症。,功能性遗尿症的起因: 由于精神紧张而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失调。 没有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白天疲劳过度,引起夜间睡眠过深。

8、躯体患有疾病,如膀胱炎、糖尿病等。 预防与矫治: 消除引起幼儿精神紧张的各种因素;安排好幼儿的生活,避免幼儿白天过累,晚间适当控制幼儿的饮水量。培养幼儿良好的排尿习惯。对于患有躯体疾病的幼儿,应及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配合进行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等。,注意:精神性尿频不是遗尿症。 2.口吃 口吃,是指在说话时不自主地在字音或字句上,表现出不正确的停顿、延长和重复现象。它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节律障碍。 起因: 1.精神紧张。 2.模仿。 3.成人教育上的失误。,注意:发育性口齿不流利不是口吃。 矫治及预防: 消除引起幼儿精神紧张的各种因素; 成人应用平静、柔和的语气与幼儿说话,引导幼儿不要着急、慢慢

9、地说,决不要对幼儿口吃现象进行指责或过于纠正; 多让幼儿练习朗诵、唱歌; 不强迫幼儿当众说话。,第三节:婴幼儿常见的心身疾病,一、心身疾病的含义 心身疾病是指一些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其主要作用的躯体疾病。 常见的有哮喘、癫痫、肥胖症等等。 二、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影响 1、应急的致病作用; 2、儿童个性和心理反应类型的影响; 3、家庭态度对患儿病情的影响。,三、躯体疾病对心理的影响 1、对学习技能的影响; (1)直接影响 (2)间接影响 2、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儿童的自我意识主要来自于父母、老师、其他小朋友的评价。 3、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易发生情绪障碍(焦虑、抑郁、自卑等)和行为问题(孤僻、攻击性行为等)。,思考练习题,1.遗尿症 2.系统脱敏法 3.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4.请根据所学理论分析幼儿患口吃的原因?并提出矫正策略。 5.学校恐惧症的矫治策略?(提示:运用系统脱敏法进行矫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