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政治复习方案专题突破——依法治国背景材料考点链接命题解读典型习题课件课件.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0438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中考政治复习方案专题突破——依法治国背景材料考点链接命题解读典型习题课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4中考政治复习方案专题突破——依法治国背景材料考点链接命题解读典型习题课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4中考政治复习方案专题突破——依法治国背景材料考点链接命题解读典型习题课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4中考政治复习方案专题突破——依法治国背景材料考点链接命题解读典型习题课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4中考政治复习方案专题突破——依法治国背景材料考点链接命题解读典型习题课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中考政治复习方案专题突破——依法治国背景材料考点链接命题解读典型习题课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中考政治复习方案专题突破——依法治国背景材料考点链接命题解读典型习题课件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依法治国,专题(五) 依法治国,背 景 材 料,考点链接,命题揭秘,背景材料,典型习题,材料一 2012年12月4日下午,首都各界在人民大会堂集会,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2012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专题(五) 依法治国,材料二 2013年5月3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山东省

2、人民政府原副省长黄胜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黄胜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材料三 2013年7月1日,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新颁布的出境入境管理法开始施行,新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材料四 2013年5月12日,监察部网站一则简短的消息,引来微博上的广泛转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中共十八大以后,包括李春城在内的一批官员纷纷被查,不断提振公众的反腐信心。,专题(五) 依法治国,考 点 链 接,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我国法律是工

3、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我国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 4公民维权要根据法律规定,按照法律程序,向有关部门、机关和团体寻求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提起诉讼等途径依法维权。 5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专题(五) 依法治国,6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7我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的法律化,中国共产党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8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社会

4、的稳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0实行依法治国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也是最重要、最可靠的保障。 11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专题(五) 依法治国,命 题 揭 秘,1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又是一切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我国宪法和法律规范并保障公民权利,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2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学习和宣传宪法?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勇于同违反宪

5、法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宪法尊严。,专题(五) 依法治国,3材料二中对黄胜一案的判决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 体现了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都必须把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专题(五) 依法治国,4新法的施行体现了什么治国方略,这一方略的实施有何积极意义? 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

6、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实行反腐倡廉有何意义? 反腐倡廉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维护法律的权威地位,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反腐倡廉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有利于党员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专题(五) 依法治国,6中学生怎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反腐倡廉工作? 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正确履行他们的职责时,有向他们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失职、违法行为时,有举报、揭发他们的权利。具体的办法有:直接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

7、求;可以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行使权利,都应该而且必须是合法的。,专题(五) 依法治国,7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要认真学法,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尊严,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专题(五) 依法治国,典 型 习 题,一、单项选择题 12013昆明 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纷纷开通微博,以便能更好地通过网络听取民意,汇集民智,传递政声,回应关切。这( ) A表明公民

8、可以直接决定国家大事 B有利于公民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 C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唯一途径 D说明微博是公民行使权利的最佳平台,B,专题(五) 依法治国,解 析 本题以社会热点作为命题的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于批评建议权的正确认识。A的观点错误在于公民不能直接决定国家大事,决定国家大事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可以借助媒体曝光、也可以写信、打电话等,所以C的观点也是错误的;D的说法太绝对,微博只是公民行使权利的一种平台,并非最佳平台。,专题(五) 依法治国,22013青岛 2012年全市开展的“食安青岛”整治行动,共查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案件5000余起,全市立案

9、侦办涉及食品安全犯罪案件9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40余人。这说明( ) A加大执法力度可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B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C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我们党积极做好食品安全的执法工作,C,专题(五) 依法治国,解 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理解。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体现了法律的国家强制力,C符合题意;加大执法力度有利于整治食品安全,A说法绝对化;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B说法错误;执法是执法机关的工作,D说法错误。,专题(五) 依法治国,32013威海 当选国家主席后,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示:“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

10、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作为国家主席特别承诺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这是因为( ) A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D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B,专题(五) 依法治国,解 析 本题考查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的知识。国家主席属于国家机关,习近平同时也是中国公民的一分子,因而确定答案为B。A、C、D三项均与题意无关,排除。,专题(五) 依法治国,42013武汉 近几年来,围绕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11、系的目标,我国立法机关制定或修改了刑法修正案、刑事诉讼法、个人所得税法等上百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这说明( ) A加强立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B刑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尽善尽美 D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专题(五) 依法治国,解 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依法治国的认识。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我国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因此,只有D正确。,专题(五) 依法治国,5对漫画画里有话的“话”理解

12、正确的是( ),对领导干部的违法行为,只需追究行政责任即可 对干部的违法行为,必须平等地给予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对有违法行为的领导干部,只要辞职,可以不追究法律责任 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 A B C D,D,专题(五) 依法治国,62013莱芜 2012年9月24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法院对重庆市原副市长、公安局原局长王立军徇私枉法、叛逃、滥用职权、受贿案,作出一审宣判,依法判处王立军有期徒刑15年。这体现了( ) A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 B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 C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D只要打击违法犯罪就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B,专题

13、(五) 依法治国,解 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王立军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说明这是靠法律的强制力实施的,也说明了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对一切违法犯罪分子都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C、D说法错误,A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专题(五) 依法治国,72013聊城 中共十八大表现出鲜明的“E时代”特色。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在会场内外被广泛运用,使十八大更加开放、透明。博客、微博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新渠道,让人民群众有机会从互联网“走进”人民大会堂,零距离地参加会议。这说明( ) 互联网的发展与创新成为民众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新方式 当前,人民没有参与

14、到政治生活中来的其他渠道 执政者对网络民意日益尊重,网络问政成为中国政治文明不断进步的表现 网络问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A B C D,C,专题(五) 依法治国,解 析 本题考查了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相关知识。在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形式和途径是多样的,互联网只是其中的形式之一,因此观点错误;各项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网络问政这一新方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均是正确的。故选C。,专题(五) 依法治国,二、非选择题 8.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就能杜绝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解 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知识点的运用能力。做这类题首先要

15、阅读材料,作出判断。第二,要回归教材,找准依据。第三,有的放矢,合理作答。在审题时要抓住“杜绝”这一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但不能杜绝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最关键的是公民要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专题(五) 依法治国,答 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或是片面的)。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实行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行依法治国方略,还不能完全杜绝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还需要不断提高公民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公民应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等。,专题(五) 依法治国,92013常德 【学会依法监督 预防违法犯罪】 材料一 近年来,随

16、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中国官员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问政于民,使得政府的信息更加透明畅通,也使得官员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更近了。 材料二 十八大之后,借力中央高层惩治、打击腐败的决心,我国网络反腐多处开花,陕西“表哥”局长杨达才、重庆雷政富、“房姐”龚爱爱只因为一段视频或几张照片放进微博里,这些昔日的“人民公仆”立刻应声倒下。回顾2012年,微博反腐可谓风生水起、格外耀眼。“微博一转,关注数万”,这绝对是微博反腐的真实写照。,专题(五) 依法治国,(1)“网络问政”“微博反腐”有利于公民行使什么权利?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形式行使这种权利?(请举出三种) (2)我们在行使这种权利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解 析 本题以“网络问政”“微博反腐”为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