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课件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204284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基础-休息与活动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休息与活动,第十一章 休息与活动,第二节 活动,第一节 休息,第一节 休 息,意义,先决条件,护 理,生理,概 念,休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的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休息的概念,休息的意义 休息和健康的关系: 休息可以减轻或解除人体的疲倦和劳累,使人恢复体力和精力,保持健康的体质,还可促进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休息和康复的关系 良好的休息,可达到消除疲劳,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减少消耗,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组织修复,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机体康复。,生理上的舒适,心理上的放松,充足的睡眠,休息的先决条件,“”,睡眠的生理,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护理,

2、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影响因素的评估 生理因素:年龄、疲劳、昼夜节律性、寝前习惯、内分泌等变化影响 病理因素:疾病和身体不适可导致失眠 心理因素:强烈的情绪可造成失眠 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新环境会影响NREM、REM的变化 其他:一些食物的摄入也会改变睡眠 睡眠形态的评估 每晚习惯睡多长时间及通常的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 是否有午睡的习惯,睡多长时间 睡前是否服用安眠药及有无特殊习惯。 是否很快入睡,睡后是否易被惊醒,是否打鼾。 夜间醒来的次数及原因 睡眠过程中有无异常情况 晨起是否感觉精力充沛,护理评估,常见的护理问题,失眠 睡眠过多 发作性睡眠 睡眠型呼吸暂停 其他:

3、如梦游、遗尿,护 理 目 标,患者处于休息与活动的最佳平衡状态 患者能识别影响睡眠的因素,学会诱导睡眠的技巧,健康教育 安排舒适的休息环境 解除患者身体的不适 尊重患者的睡眠习惯 解决睡眠中的特殊问题,护理措施,“”,第二节 活 动,活动的意义 活动受限的原因 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满足患者活动的需要,活动受限的原因,活动受限即制动,指身体的活动力或任何一部分的活动由于某些原因而受到限制。 (一)生理因素 疼痛、损伤、神经功能受损、严重疾病、身体残疾、医护措施的限制 (二)心理因素,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对皮肤的影响 对骨骼肌和肌肉组织的影响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对消化系统的

4、影响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对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满足患者活动的需要,护理评估,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常见的护理 问 题,护理评估,关节功能、骨骼肌肉、机体活动能力的评估 (1)关节功能 (2)肌肉的坚实度与力量 (3)躯体活动能力 活动型态的评估,年龄 性别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环境、社会因素,影响因素的评估,肌力程度 0级:完全瘫痪、肌肉完全丧失 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2级: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5级:肌力正常,机体活动功能 0度: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 1度: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 2度: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

5、教育 3度:既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 4度: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躯体移动障碍 活动无耐力 有活动无耐力的危险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常见的护理问题,患者能保持或促进身体各系统的最佳功能 患者活动时心率、血压正常,无不适感,护理目标,护 理 措 施,健康教育 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卧位 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和各关节的功能位置 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ROM) 进行肌肉的等长运动和等张运动,被动性ROM操作要点,让患者采取自然放松的姿势,面向操作者方向,尽量靠近操作者。 操作者在完成每个关节的活动时,就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当抬起患者的手脚时,移动自己的重心,尽量使用腿部的力量,以减少疲劳 依

6、次对每个关节作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运动,比较两侧关节的活动的情况,以了解其原来的关节活动程度 每个关节每次可有节律性地作510次完整的ROM。 对急性关节炎、骨折等患者进行ROM时,应与医生商量,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指导患者利用健侧肢体帮助患侧肢体运动。,进行肌肉锻炼注意事项,掌握运动量及频度,使每次运动达到肌肉适度疲劳,每次运动后有适当间歇让肌肉充分复原。 运动效果与运动者的主观努力密切相关,须使患者充分理解、合作并使其掌握运动要领。 运动不应引起明显疼痛,疼痛常为损伤信号,且反射地引起前角细胞损伤,妨碍肌肉收缩,无法取得运动效果 运动前后应作准备及放松运动 注意肌肉等长收缩引起的升压反应及心血管负荷的增加 协助患者进行室外活动,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缩短,即肌肉长度改变因而肢体活动。因伴有大幅度关节运动,又称动力运动。,肌肉收缩而肌纤维不缩短,即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的长度。因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又称静力运动。,等张运动,等长运动,小结,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休息、活动的意义,了解睡眠的生理过程及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掌握促进休息与睡眠及异常睡眠的护理措施,同时能根据病人的需要,指导病人做正确的被动运动和主动动。,思考题,作为护士,你应如何护理失眠的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