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心理发展的特点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03707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7.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年龄心理发展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各年龄心理发展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各年龄心理发展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各年龄心理发展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各年龄心理发展的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年龄心理发展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年龄心理发展的特点(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教学目的】 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的发生; 了解婴儿生理、动作、心理发展的特点; 熟悉先学前儿童生理、动作、心理发展的特点; 掌握学前儿童生理、活动、心理发展的特点,初步了解各年龄段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差异。 【重点难点】 重点:婴儿动作的发展,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难点:新生儿心理的发生,先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游戏。,第一节 新生儿及其心理的发生,从初生到满月,称为新生儿期。,1、身体特点 胎儿期: 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 受精卵是生命的开始,一、胎儿的生长,8周时的 胎儿,20周胎儿,第25周,胎儿身长约40厘米,体

2、重约1400克,消化系统仍未完全成熟.此时的存活率约为85%. 第36周,胎儿身长52厘米,体重增加到3500克.胎儿开始骚动不安,急于要看看外面的世界.约260天左右胎儿降生.,二、 新生儿心理产生的条件 (一)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 生日:是计算一个人年龄的起点,却不是生命的起点,是从父母的生殖细胞相结合而形成受精卵的时刻开始的。 266天里,营养、呼吸、排泄等都有母体代劳;身体接触的是温暖的羊水,很少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适应新生活 胎内、胎外环境有什么区别?,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湿润的羊水被干燥的空气所代替; 温度不再是恒定而温暖的; 黑暗与安静也被打破; 各种声、光、形、色刺激

3、纷纷袭来 新生儿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斗争!,1、身体特点 体形: 头大,身长,四肢短; 头占身高的1/4(成人为1/8) 腿占1/3(成人为1/2),(二)新生儿的生理特征,一般身高50厘米,体重3-3.5千克. 城市,50.0-50.6厘米,体重3170-3270克. 郊区,49.7-50.2厘米,体重3150-3220克. 骨骼: 尚未骨化,骨质松软.含无机盐少,水分多,血管丰富,弹性教强,硬度不足,不易折断,单易弯曲. 皮肤: 常呈红色且有些皱,像个”小老头”.,内脏器官: 未发育成熟,呼吸微弱,心跳很快,消化与体温调节机能也不完善.,胎儿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已初具雏形。 脑细胞体积小,

4、神经纤维的长度和分支也不发达,神经纤维还未髓鞘化。 睡眠时间多,出生头几天,约有80%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 脑细胞体积小,神经纤维的长度和分支也不发达,神经纤维还未髓鞘化。,2.神经系统特点:,超限抑制当刺激超过一定的强度或持续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产生疲劳,导致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降低,从而进入抑制状态,称为超限抑制。,在睡眠时间里,常处于似睡非睡状态,睡眠不稳,周期较短。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很差。 主要依靠低级中枢实现本能活动(无条件反射)。,新生儿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主要依靠低级中枢实现的本能活动,即无条件反射。,(二)新生儿适应周围环境的方式,新生儿适应周围环境的方式,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无条件反射

5、有: 1、无条件食物反射 2、无条件防御反射 3、无条件定向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 (12个月) 巴宾斯基反射(6个月) 惊跳反射(4个月) 强直性颈反射(击剑反射) 行走反射(2个月) 游泳反射(6个月),无明显生物学意义的无条件反射有:,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在婴儿长大到几个月时会相继消失。 儿童最初的本能活动是儿童最初学习的基础。,条件反射原来不能引起有机体反应的无关刺激物,如果与能引起某些反应的刺激物多次结合(同时出现),便也能引起有机体的这些反应。 自然条件反射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 人工条件反射脚底感觉振动就眨眼。,三、 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理的发生,如果妈妈在每次喂奶前,先用手轻

6、轻抚摸孩子的前额,那么,以后只要妈妈抱起孩子轻轻抚摸孩子的前额,孩子就会做出吸吮动作并分泌唾液,这时的反射则属于条件反射了。,条件反射的出现,如,当孩子哭时,如果在抱起孩子的同时妈妈用摇棒发出响声,以后孩子哭的时候,只要孩子一听到摇棒的响声,就会停止哭泣。晚上当妈妈哄孩子睡觉时如果伴随着关灯,久而久之,关灯本身就会引起孩子的睡意。,条件反射对儿童最初生活的意义 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1.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生活实践中学会的反射。 新生儿最先形成的条件反射,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着儿童的成长,可以在巩固了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 2.条件反射是通过高级神经中枢实现的

7、。 条件反射的出现,与大脑的成熟相联系,环境的刺激可以促进大脑的成熟。,条件反射是生理活动,3暂时性神经联系是生理现象,因为它是神经系统内所发生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 是心理现象,因为它揭示了刺激物的信号意义,并支配了有机体的行为,无关刺激便成了条件反射的信号而使有机体做出反应活动。 是一种联想,也是一种“理解”,因此,条件反射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展。,条件反射是暂时性神经联系的接通,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大脑皮质处于健全而正常的状态 具备基础反射 条件刺激物适当的强度和出现的时间 条件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多次结合,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 儿童最早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或者说第一个条件

8、反射出现的时间,决定于开始训练儿童建立条件反射的时间。 自然条件反射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 人工条件反射脚底感觉振动就眨眼。,条件反射特点,形成速度慢,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结合的次数要多些。 形成之后不稳定,若不继续练习,则易消退。 不易分化。,4心理的发生 儿童出生后第1个月,心理已经发生。,新生儿时期是个体心理的发生期,(一)以条件反射的出现作为个体心理发生的标志 (二)以感觉作为心理发生的最低指标,四、如何理解教育应从0岁开始,新生儿已具有心理活动能力。 研究发现,胎儿已经开始对外界某些事物作出 反应。如胎教。 新生儿已具有不可低估的心理能力。 比如,出生几天或十几天的婴儿已能注视眼前

9、的物体,喜欢看颜色鲜艳的东西,喜欢看人的笑脸。爱听温和的说话声和优美的音乐 。还会用不同的哭声表达自己的愿望。,如何从0岁开始教育,首先保证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使心理上得到健康发展。同时给予适量和合宜的教育训练。 注意观察儿童对事物所产生的反应,为促进这些反应而给予适当刺激。 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可以提早挖掘这些潜力。,思考题,1、简述新生儿时期及其特点? 2、为什么说新生儿时期是个体心理的发生期?,第二节 婴儿心理的发展,从满月到半岁,称为婴儿早期。 从半岁到周岁,称为婴儿晚期。,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准确、专门化的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从中央

10、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 (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儿童动作的发展和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的发展 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这些动作都是在婴儿期间学习的。,躯体动作的发展,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手眼协调动作,是指眼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能够和眼球运动视线一致,按照视线去抓住所看见的东西。,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大致经历以下阶段: 1.动作混乱阶段 2.无意抚摸阶段 3.无意抓握阶段 4.手眼不协调的抓握 5.手眼协调的抓握,手的灵活动作开始形成 1五指分工动作的发展 2双手配合 3摆弄物体 4重复连锁动作,

11、婴儿心理的发展的特点,亲子关系与婴儿心理的发展 婴儿认知情感的发展和言语的准备 婴儿交往行为的发展,婴儿认知情感的发展和言语的准备 出现最早、发展最快、最先达到完善水平的是感觉和知觉 感知觉的发展促进动作的发展,为动作思维的出现打下基础 新生儿末期开始出现与交往等社会性需要有关的情感 语言开始萌芽,开始认生,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 认生是儿童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的发展;情绪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认生现象,依恋关系日益发展,新生儿末期,出现天真活跃反应,婴儿交往行为的发展,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 半岁左右,开始主动与成人交往,人际交往的开端,半岁到一岁,交往的愿望更加

12、强烈, 开始学习人类特有的动作和语言。,婴儿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善于辨别婴儿发出的信号,及时满足需要; 多和孩子交往; 鼓励和训练婴儿的动作; 培养婴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节 先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1-3岁,学会走路、说话、思维),先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几个数字,一、身高:身高每年增长 厘米左右。3岁时约为初生时的 倍,约 厘米。 二、体重:3岁时体重平均为初生时 倍(约 公斤) 三、脑重:出生 克, 1岁 克,3岁 克,接近成人脑重 。以后发育速度减慢。,8-10,2,4,93,13,400,900,1000,什么是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巴甫洛夫晚年提出了两种信号系统学说。即条件反射包括第一

13、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的条件反射做第二信号系统。,如梅子放在嘴里会流口水这是无条件反射; 吃过梅子的人,只要看到梅子也会流口水,“望梅止渴”,这是第一信号系统的话动; 掌握了语言的人,在听到“梅子”一词时,也会流口水,“谈梅生津”这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梅子,具体事物,语词,判断下列现象属于第一信号系统还是第二信号系统?,孩子打针时哭 孩子打针前看到针就哭。 孩子听到“打针”这个词就哭。 父亲把咸菜挂在墙上。 父亲把“风扇”两个字写在墙上。,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总是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 幼儿在1

14、.5岁之后,随着言语的出现,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开始形成。思维产生了。,动作的发展,13岁的儿童和1岁前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动作增多、熟练和复杂化。其中明显的成就是学会独立行走,初步学会使用工具和做游戏。 1身体动作 2手的动作,身体的动作:,学会直立行走 满周岁时,孩子开始迈步,但还走不稳。 儿童逐渐学会: 走、爬楼梯、原地跳、跑、攀登等动作,手的动作的发展使用工具 13岁儿童学习使用工具大致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 第二阶段: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 第三阶段:主动去重复有效动作。 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

15、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1.5岁以后,儿童逐渐学会拿小勺吃饭。 2岁以后,穿脱衣服、系扣子、洗手、用筷子吃饭。,先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许多心理学家认为: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期间出现了许多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实物活动在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实物活动:摆弄实际物体的活动。是该阶段幼儿每天的主要工作。,(1)通过实物活动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儿童用杯子喝水,认识了玻璃的属性,杯子的用途,水的性质。,(2)实物活动是儿童思维的真正源泉。,桌子上的玩具够不着怎么办? 搭积木倒塌怎么办? 怎样用积木搭桥?,言语的真正形成 思维能力的出现 自我意识的萌芽,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16、的特点:,言语的真正形成,思维能力的出现,思维:是对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 1.5-2岁是儿童思维出现的时期。,语言和表象思维的发展 人类特有的语言、表象、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 岁左右形成的。,出现独立性 独立性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自我意识的萌芽,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的认识,是比较高级的心理活动。,1岁前儿童没有自我意识,不能把自己同周围的客体区别开来,甚至不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7、8个月的孩子咬自己的手指、脚趾,有时会把自己咬疼而哭叫起来。,2-3岁出现自我意识:主要标志是能够运用代词 “我”,好动、爱做事怎么办? 闹独立怎么办?,自我意识的表现,闹独立,爱做事,自己用杯子喝水,用勺子吃饭,自己脱帽子等。这时婴儿非常喜欢独立行动,不愿意别人喂饭,不愿意被抱着走,很愿意给别人拿点东西或自己搬动小椅子等。 成人应当保护婴儿独立性的这种萌芽,帮助他进行力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