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第1-2章电子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0183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心理学第1-2章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儿童心理学第1-2章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儿童心理学第1-2章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儿童心理学第1-2章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儿童心理学第1-2章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心理学第1-2章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心理学第1-2章电子教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一、考核有关说明 1. 考核对象 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生。 2. 启用时间 从2011年秋季开始使用。 3. 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学会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幼儿发展过程现象和问题。,4. 考核依据 本课程考核说明是依据文字教材儿童心理学(李燕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制定的。本课程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5. 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考核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占综合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占综

2、合成绩的70%,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成绩总成绩达到60分以上(及格),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儿童心理学课程说明,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了解学龄前各个阶段幼儿的认知和非认知性心理特点,在此过程中掌握观察幼儿、评价幼儿、与幼儿互动、组织教学活动的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从出生到步入小学的各阶段幼儿生理、认知、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等各方面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并将进一步讨论家长和教师如何顺应幼儿的发展特点、提供给幼儿良好的发展环境。,考核方式与要求,(一)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为4次作业。,(二)终结性考试,命题原则 第一,命题涉及教材全部10章

3、,既全面,又突出重点。 第二,每份试卷所考的内容,覆盖本课程教材所学内容的90% 以上的章节。 第三,试题应难易适中,一般来讲,可分为:容易、适中、较难三个程度,所占比例大致为:容易约占30%,适中约占50%,较难约占20%。 考试手段 终结性考试采用纸质考试。 考试方式 终结性考试采用闭卷方式。 考试时限 终结性考试时间长度是90分钟。,试题题型类型,包括概念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分析题。,第一章 绪论,【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二十世纪主要的儿童观,资料收集的方法,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 掌 握:西方早期的儿童观,遗传与环境之争,发展的主动性

4、与被动性问题,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问题。 了 解:儿童成为被研究的对象。,导入,琼斯(Jones,1979)的“万能养育机”,缺少社会文化背景的养育机,我们不禁想问: 孩子们能长成健康的个体吗 环境能否足够刺激以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会有语言吗 会有性别意识吗 亲社会还是反社会 这些问题都会对个体发展的研究有所推进:我们究竟想培养出怎样的孩子?,印度狼孩,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Singh,JAL)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必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Kamala)、小的叫阿玛拉

5、(Amala)。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们害怕日光,在太阳下,眼睛只开一条窄缝,而且,不断地眨眼。她们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她们经常白天睡觉,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每夜10点、1点和3点循例发出非人非兽的尖锐的怪声。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吃东西时,如果有人或有动物走近,便呜呜作声去吓唬人。在太阳下晒得热时,即张着嘴,伸出舌头来,和狗一样的喘气。她们不肯洗澡,也不肯穿衣服,并随地便溺。 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

6、夫妇异常爱护她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总的说来,小的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bhoo(水,孟加拉语)”,并且较早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遗憾的是,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45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进院后16个多月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2年8个月才会用两脚站起来,5年多才会用两脚走路,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爬行。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

7、研究对象 学前儿童心理学,就是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三个阶段: 1、出生阶段:受精卵形成 到出生(妈妈怀孕期),2、婴儿阶段:03岁* *这一阶段的幼儿有着巨大的变化:独立行走、感知运动能力、语言表达、亲密关系、脑与神经的发展、心理机能的发展等,3、幼儿阶段:36岁 生理变化、控制性与自信心 思维与语言、道德感、同伴关系,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生理发展 认知发展 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相互交叠、相互影响) 身体的发展 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情绪

8、的发展 气质的发展 自我的发展 对他人的认知 同伴关系 品德心理的发展 性别角色的获得,生理发展 脑的发展 感知的发展 运动能力的发展,记忆 思维 问题解决 语言,认知发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任务:3W what(是什么) when(什么时间) why(什么原因) 描述、测量、解释、预测学前儿童的行为,第二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形成,一、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中世纪以前,“小型成人” 公元四世纪,罗马时代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二、儿童成为被研究的对象,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开始于十九世纪末期。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必须贯彻适应自然的原则,所谓“适应自然” 。 2、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

9、白板说”。 3、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是“高贵的野蛮人”:儿童的纯洁与天真、发展儿童个性。 4、最具影响力的婴儿传记作者达尔文,他每天都记录其儿子早期的发展。达尔文对儿童发展的好奇心源自其早期的进化理论。,三、儿童心理学的产生,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儿童心理是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普莱尔系统地阐述了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儿童动作的发展、儿童理智(或语言)的发展。普莱尔也因此被称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华生用学习理论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实验,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及早期经验重要性的假设,

10、皮亚杰在瑞士开始了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这三个理论最后成为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四、二十世纪主要的儿童观,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观念强加于他们,或完全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 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 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 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欢和需要探索、学习和成长,他们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及个性是其自身发展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建构的; 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其先天的生理遗传充分赋予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

11、自由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充分发展。 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样的,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等。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基本理论问题 (一)遗传与环境 先天因素:有遗传和基因突变所获得的生理结构、成熟水平、脑神经的反应特质和神经介质。 高尔顿:名人家谱调查法 环境因素:教育干预举措、社会和家庭文化价值、早期社会和物理刺激、早期开发、同伴促进等。 华生:环境论 今天研究者更关注两者的相互作用。,(二)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问题 1、机械模型:被动接受环境影响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重视教育与训练,教育

12、2、机体模型:主动性与开放性 儿童愿意探索和自我创造 变通和可塑,后天经验取代原有经验 应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 减少约束和成人规则,(三)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问题P7(图1-2) 连续论:累加的过程 非连续论:一连串的突变,第四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目的: 描述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普遍模式 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揭示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探究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将研究结果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数据收集的方法 (一)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 优点:真实自然,适合婴幼儿 缺点:许多事同时发生,归因困难。 改进办法:隐蔽、避免偏见、设定一个可操作的定义 结构性观察(软糖实验) 优点:试验条件可控

13、 缺点:生态效度差,(二)调查法(收集快、适用面广) 1、访谈法:如调查离异家庭5岁孩子的想法与感受 2、问卷法 优点:收集快、适用面广 缺点:年龄太小的不能语言理解 结果易受到主客观因素干扰 只了解事实,不揭示原因,(三)临床法(皮亚杰) 1、对儿童的观察 2、谈话 3、儿童的实物操作:分类,数数、智力测验 优点: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信息 灵活性(根据答案追踪问题) 缺点:标准化差,受研究者影响,(四)个案研究法 定义:通过各种数据收集的方法建立起个体研究对象的成长档案。 弗洛伊德通过个案法研究出一个重要结论:病患的转折点都与早期经历有密切的关联。 缺点:非标准化 个案资料很难进行比较,(五)

14、跨文化研究法 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二、发展的研究设计 (一)横向研究 例:3岁、5岁、7岁 追逐打闹游戏的观察 探讨该游戏发展的年龄趋势 把60个学前儿童分成同性别组(男孩与男孩,女孩与女孩)、异性别组(男孩与女孩、女孩与男孩)、混合性别组(男孩与其他男女孩子一起、女孩与其他男女孩子一起),研究了这些幼儿玩假装游戏和身体活动性游戏情况,以及在玩游戏时和同伴交往的社会能力表现。 喜欢和同性伙伴玩假装游戏的女孩,比较受同伴的喜爱,而且也会被老师评价为有社会交往能力;而喜欢和同性伙伴玩身体活动性游戏的女孩,喜欢和同性伙伴玩追逐打闹游戏的男孩,都会得到同伴的喜爱。但是,喜欢和异性伙伴玩追逐

15、打闹游戏的男孩子就不那么讨人喜欢了。他们指出,儿童本人性别以及玩伴性别对儿童这类游戏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关系有重要影响。 优点:短时间内收集到各年龄段的资料 样本可控、成本低 缺点:个体发展背景不同 原因和机制的解释,(二)纵向研究 2年 4年 6年 6岁 8岁 12岁 重复相同实验:儿童慷慨行为 随着年龄增加,慷慨行为会增加 优点:可获得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 发现发展规律与趋势 缺点:研究周期长,成本高,“练习效应”,(三)时序研究 在横向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纵向研究 年龄效应、群体效应和测量时间效应,思考题:,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华

16、生的行为主义观点,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观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社会生态系统论 掌 握: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 了 解:信息加工理论,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心理性欲理论 人格的三个层次: 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 自我按现实原则行事 超我道德成分、自我约束和决策选择 发展五阶段:P8(表1-1) 口唇器 0-1岁 肛门期 1-3岁 性器期 3-6岁 潜伏期 6-11岁 两性期 11岁+,2、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自我心理学) 0-1岁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1-3岁 自主对羞愧,3-6岁 主动对内疚 6-12岁 勤奋对自卑 12-20岁 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20-40岁(青年期) 亲密对疏离 40-65岁(中年期) 繁衍对停滞 65岁以后(老年期) 自我完善对绝望,第二节 行为主义观的观点 1、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 S-R 2、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观点 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 3、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