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25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高考历史总复习---精品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820081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3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25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高考历史总复习---精品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25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高考历史总复习---精品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25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高考历史总复习---精品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25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高考历史总复习---精品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专题25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高考历史总复习---精品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25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高考历史总复习---精品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25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高考历史总复习---精品解析Word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专题25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高考预测:预计在高考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会考查,而三民主义中重点,考查会结合三民主义的内涵,从民生和民族意识角度去考查,结合伟人的言论和后人的评论去认识三民主义。从试题立意来年,高考强调重大思想成果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作用。考点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

2、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答案】C【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革命未成功原因:“我党组织之法不善”,俄国革命6年就成功了,就因为“组织之法”好,即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孙中山强调的是学习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方法。故C选项正确。孙中山并非信仰社会主义,其目标还是要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故A和B错误。D选项并非政党组织方法,在材料中也无从体现。2(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卷第29题)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

3、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答案】C【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各界军阀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军阀自保凭借的是武力,宣传主义仅是为了迎合社会民众需求,以粉饰名声减少矛盾,故B项错误;从各界军阀标榜的主义都体现了爱民、民权、人权等内容,可知民主思想已经成为潮流,故C项正确;结合题意可知,没有体现对三民主义的理解,故D项错误。3(2014海南单科卷第17题)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

4、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答案】C【解析】材料显示是向俄国学习,不是“摒弃党国体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私人资本”的信息,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中“以俄为师”“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说明孙中山主张有选择的学习苏俄,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耕者有其田”信息,故D项错误。 4(2013安徽文综卷第14题)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

5、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给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现代文明国家最难的问题是社会问题,我国的社会问题不严重,但要未雨绸缪,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平均地权是孙中山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一步。故选C;中国工商业不发到,社会纠纷不多,但需要未雨绸缪,实行民生主义,解决这个问题,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革命和民生主义的重要性比较,排除B;材料最后一句虽然讲平均地

6、权,但平均地权不等于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而且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只是为实现谋人民全体之福利的第一步。排除D。 5(2013广东文综卷第15题)“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答案】B【解析】从“剪掉辫子反朝廷”可知此时为清末,则此时的指导思想为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因而D项错。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政策,故C错。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政权问题,故A错。 6(2012海南单科卷第17题)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

7、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的能力,从题干中反映孙中山非常关注俄国十月革命,由“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可判定C项的正确性;A项时间与题干不一致,是在20年代;B项说法错误的,俄国人的路是社会主义,而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D项说法错,1918年中共并没有实现第一次合作。7(2011年高考重庆文综18题)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8、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理解。民权主义是指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正确。B、D是民族主义,C是民生主义。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民权主义指的是:创立民国,即为政体问题。而A项说的正是君主专制政体才是革命的根本正确;B项和D项是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项说的是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8 (2017年全国I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9、求。(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10、。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答案】(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11、(8分)(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2分)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6分)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9分)【解析】1. 本题考查近代民族主义。(1)到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们开始宣扬反专制思想,国民开始认识到自己对国家对民族负有的责任,有了主体意识。而法国大革命将启蒙思想发扬光大,真正将同一地域、同种语言的国民以民族的名义聚合在了一起,组成法兰西民族,推翻了君主专制与等级制度,弘扬了天赋人

12、权与公民平等思想,以产生更大的能量。(2)中法两国在近代都追求民主与平等。中国的不同之处在材料二中很明显的表现为对反侵略、求独立的强调,而材料一法国的民族主义则强调反专制、求平等。两者不同之处的起因必然与国家的具体社会情况有关,中国近代之所以产生反侵略、求独立的民族主义,原因就是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局面,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法国则主要是资产阶级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更多的政治权利。1近代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两种主张都A强调托古改制B宣扬种族革命C动员了社会各阶层民众D利用了传统历史文化

13、资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和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维新派和革命派利用历史文化资源,都是为了减少改革或者革命的阻力,D选项符合题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是为凝聚国民团体服务的,不属于改制,A选项排除。维新派主张改良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属于种族革命,B选项排除。维新派和革命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群众基础,C选项排除。21907年,孙中山说:“我们现在已经陷入双重奴隶的田地了。我们应该赶快湔洗这个耻辱,以免除亡国灭种的痛苦。我们革命党的行动,就是要谋中国的自由平等。”这反映了他的A民生主

14、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民族主义思想D国民革命思想【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双重奴隶”可知,是指清政府的奴隶和帝国主义的奴隶,依据材料时间可知,反映的是孙中山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故C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故AB错误。 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错误。31923年初,孙中山对汪精卫、胡汉民等人说“我想和共产党合作,你们却不赞成现在中共组织工人运动,群众一起来动不动就是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罢工规模浩大,震动中外,其势尤不可侮。从这一点看我们不如共产党。”又说苏俄国力强盛,是当今社会主义大国,愿意放弃不平等条约并赞助我们,可与为友。”这表明

15、A新三民主义已经形成B国民大革命风起云涌C国民党右派抵制革命D孙中山思想与时俱进【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孙中山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能够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说明孙中山的思想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变化产生了关于革命的新观点。故答案为D项。新三民主义在1924年形成,排除A项;1923年初国民大革命还没有开始,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内少数人对于国共合作的态度,不能说明抵制革命,排除C项。41923年11月,孙中山在演说中强调,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就要向俄国 。第五计划是发展食、衣、住、行、印刷等基本生活资料生产的计划。第六计划则是开采煤、铁、石油和其他矿藏并设置采矿、冶金等设备制造厂的计划,也即是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的计划。结论部分总述实现实业计划对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和促进世界文明的作用,呼吁“国际资本家为共同经济利益”予以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