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99645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蒙养之时,识字为先”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语文课程来说,语言文字则是构成其海洋的涓涓细流,高山的粒粒尘沙,没有优美的文字,就不会有精彩的句子,没有精彩的句子,又何谈经典的文章呢?可见,文字就像一根拐杖,无时无刻不在发挥它的支撑作用。 新课程标准强调:低年级主要培养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而评价一种识字方法,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利于想象的线索,更快更牢的识记汉字,因此各类识字方法如雨后春笋般灵活,但不论是何种识字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

2、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走向,也是彻底改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必由之路。现结合我在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对识字教学的几点看法:一、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剌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要使学生愿学、乐学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它是一种集音、形、义为一体的方块字,有其独特的构造方法。具有图画性、表意性,会意性的特点,妙趣无穷。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喜欢识字。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处于一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特殊位置,动辄发号施令、指挥学生,这无疑会压制学生的

3、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造成静悄悄的局面。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气氛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2直观导入,激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猜谜、幻灯等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这样,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为后面生字词的学习作好铺垫。3多表扬鼓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老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则萎靡不振,注意

4、力容易分散。例如: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说说,这些字中哪些是你认识的,学生可能会说:“我在电视里看到。”或者说“我爸妈教我认识的。”作为教师我们仍应及时鼓励:“你真会识字。继续努力!”学生听到老师的这些真诚的鼓励,就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自主识字的信心,自主识字的愿望也更加强烈。4创设趣味无穷的识字情境。在教学中我常用趣味识字来激发其识字的欲望与兴趣,使其乐在其中,获在其中。例如猜字谜、小猴子摘桃子(将生字制成桃形卡片,挂在树上,让学生扮演小猴子,认识哪个字就摘哪个字)、快乐队队碰(将字的两部分拆开,分别贴出来,小组进行组合比赛,帮助生字找到家)找朋友(音节与字成为一对朋友,你喜欢哪个字就

5、与哪个字交朋友)等等。这些游戏与活动穿插在识字教学中,避免了枯燥记忆,同时在游戏中,开展比赛,培养竞争意识,树立集体观念,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在培养多种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二、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授之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使人终身受益。”汉字的形体千变万化,字字都有差别。但是汉字作为音形义的结合体,又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又能大大提高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能力。引导学生感悟汉字的基本构字规律。 象形法:低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已从生活中对事物形成了感知。抓住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联系已认知的事物来识

6、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鱼”这个字,引导想像并说出:“角字头”相当于鱼的头,“田”字相当于鱼的身子,“一横”相当于鱼的尾巴。字的音、形、义学生很容易掌握;再如,教学“跑”字,教师可问:我们用什么来跑步?从而教学生认识足字旁。由这个字发散到跳、蹦等,渗透形声字。这种教法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久而久之,形成识字能力。 点睛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学生易漏的小横、小竖、一点、一撇。例如“鸟”这个字,在写点时,教师用彩笔标出,同时用语言帮助学生记忆:“这一点就是鸟的眼睛,没有这一点,就如同鸟失去了眼睛,无法歌唱,无法飞翔。”这样使学生先入为主,形象感知。 比较法: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注

7、意不要让孩子单纯地认识本课中的字,而要把相同或相近的生字同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例如,形近字“喝”与“渴”的比较,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忆,有的学生就会说,口渴了想要喝水,喝水要用嘴,所以“喝”是口子旁。而口渴了需要水,所以“渴”是三点水。“午”与“牛”的比较,牛头上长有角,所以出头的就是“牛”,不出头的就是“午”在比较中,掌握形和义,又如:同音字的比较(她、他、它)先向学生讲明每个字的含义,“他”是指男性或很多人, “她”是指女性,“它”是指动物或一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再放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加以灵活运用。这样,在比较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字的音、形、义,为正确运用做好准备。 分类法:一年级

8、的新教材中,出现的生字较多,教学时,教师可不拘泥于教材,将偏旁相同的归为一类集中学,如:“三点水”的字有哪些?可启发学生说三点水跟水有关,“虫字旁”的字跟昆虫有关,以此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字,降低记忆的难度。同时渗透归类识字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识字能力。 歌谣法:编一些符合儿童兴趣及心理的字谜让学生猜想分析。如:“上小下大”(尖)、“座位不正”(歪)、“两个人坐在土上”(坐)“一人坐在云朵上”(会)“田里干活出力气”(男)。这些带有韵味的字迹琅琅上口,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并且,潜移默化中,学生感到汉字具有表意的特点,可谓一举两得。 互教互学法:未来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意识的人才,语文学习离不开学

9、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尝试性的学习机会,以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在竞争中发展。因此,在识字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差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有的学生已会读,有的学生基础差一些,因此小组同学合作,互教互学,互相带动,打破以前教师单纯教,学生被动学的单调学习方式。再如用生字贴出一句话,也由小组合作完成,使学生体验到共同完成任务的成功与喜悦。这种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主动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成为创新人才打下基础。小先生制“小先生制”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先生指出“依据即知即传人”之原则,运用现成识字

10、者教导不识字者。”一句话是让会者教不会者,会者为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创设“小先生制”的氛围和环境,经常请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先会的教后会的,认字多的教认字少的。课内外识字时孩子可以问家长,问老师,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为补充,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扩大识字量。我班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大家通过相互交换的生字卡片,替同学做生字卡片的方式学习生字,学生的识字袋中,不仅有自己收集的内容,而且有学习伙伴提供的内容互帮互学,也有利学生识记生字。三、课外识字,方法多样1以校园文化结合教学。每个孩子都有识字愿望,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定会收到好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周围的文化氛围进行识字教学。如在走进学校大门时我们

11、就可以充分利用“略阳县接官亭镇中心小学”这个校名,让学生学会“略阳县”、“接官亭镇”、“中心小学”这些词句,又如:小学生守则、规范中的一些字词,墙壁挂图和名人名言中的字词。同时在课余及空隙时间,孩子们又认识了校园内的警句、名言,黑板报上内容等等。几周以来,班里孩子的识字量可大大提高,孩子们的识字兴趣也大大增加了。2以认识同学姓名、增加识字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同学的姓名,帮助老师发作业本是非常乐意做的事。据这个特点,开学初学完拼音后,教师可以制作学生的姓名卡,上面写拼音,下面则写上姓名,让每个孩子在课外都能去认识同学的姓名。教师利用这个还可以轮流让学生发放作业本,这样既可以巩固了拼音,又

12、让学生认识了不少字。3小巧手,写一写。陶行知说:“文字只是生活的符号,要与生活连在一起教。”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制卡片或纸条,写上字或词贴在物品上,如,在“筷子”上贴上“筷子”两个字,“写字台”上贴“写字台”三个字,家中的一些常用物品都被孩子贴上了字条。有的家长把“酱油”“麻油”“醋”上的标签揭下,让孩子自己去辨别,贴上自制的标签,把“味精”“白糖”和“盐”分放在三个一样的小盒中,让孩子去区分它们的不同,贴上正确的标签。班级布置也尽量让同学们参加,如班级标语:“班级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热爱祖国”“卫生角”“图书角”“自然角”的标牌都让学生试着写,老师从中指导帮助。对于学生自己制作的卡片、标签

13、、标语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学校,在举手投足之时,有意无意之间认识了这些字。4 以“识字百宝箱”巩固识字量。孩子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会被渐渐遗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导孩子制作“识字百宝箱”。将每天认识的字写在一张纸上,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画,然后装进袋里。每周将字卡拿出,认识上面的字。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识字百宝箱”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逐渐增多了,知识更加丰富了。总之,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只要坚持按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育理念去做,使学生具有识字能力,又具有主动识字的习惯,涓涓细流一定会汇聚成浩瀚的海洋,粒粒沙尘也一定会聚集成巍峨的高塔,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蓝天中自由翱翔。 -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