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学中的新课题------食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99635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教学中的新课题------食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小学教学中的新课题------食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教学中的新课题------食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教学中的新课题------食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教学中的新课题食育长乐坪中小学 一、现阶段我校儿童少年健康和饮食状况 由于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日益发达,人类的饮食状况由饥饿跨入饱食时代,老百姓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盛了,但我校少年儿童的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运动会上反映学生耐力素质的跑步成绩却显著下降。1、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现象并存。一方面,儿童的营养不良生长迟缓,另一方面,营养过剩问题同样存在2、蛋白质和无机营养素的摄取量明显不足,其中锌、铁、钙缺乏较高。 饮食习惯更是令人担忧,儿童挑食、偏食、暴饮暴食、拒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非常普遍。学校体检龋齿人数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几,龋齿除了口腔没有及时保洁外,最大的原因就是过多食用精细食物和甜食造成

2、的,成天拿蛋糕当主食,喜吃甜食的;还有些孩子只喜欢吃肉,不吃菜;有些只吃菜,不吃肉的;口渴了只喝碳酸饮料喝不惯白开水;饥一顿、饱一顿,三餐没规律的,饿了就吃零食;嗜食烤制、腌制、深加工食品,不知道这些食品里含了多少食品添加剂、致癌物质。还有就是对食物的浪费,不喜欢吃的就扔、就倒,造成了大量食物消费。要改变这一现状,有必要在提倡德智体美劳育同时,提倡食育。有效的食育应该从儿童少年开始。 二、 为什么要对幼儿进行食育 少年儿童的食育是通过营养知识的普及,以及通过科学合理的喂养,家庭及社会的影响,让孩子们从儿童时期逐渐对一系列健康美味的食物形成牢固的印象,并逐渐把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对健康有益的食谱

3、和摄食方式,变成自己固定的生活习惯,自觉地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一)儿童时期是完备的味觉系统形成期,食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母亲做的饭菜是最好吃的,而且基本上会是我们终生偏好的口味,这就是食育的“启蒙”。此时儿童味觉敏感,要把握好这一时机,给孩子进食各种味道的食品,让孩子体会到食物的酸甜苦辣,并逐渐接受,但要注意不能过多食用含有刺激性物质的调味品。如单一地给予孩子食用一种口味,成人后很难适应其它味道,容易造成选择食物单一,导致营养不良。(二)食育是解决少儿期旺盛的营养需求与因不良的饮食行为造成的营养失调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儿童时期骨骼、肌肉、牙齿、内脏器官、神经系统都快速

4、发育,需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供应,因喂养不当或挑食、偏食、拒食等,容易造成营养失调,“小豆芽”“小胖墩”比比皆是。无机营养素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也是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特别是钙、铁、锌的缺乏,对儿童,尤其对快速成长的儿童少年影响非常大。儿童血钙降低会引发手足抽搐、惊厥,长期摄取钙过低会导致佝偻病。铁摄入量不足或利用不良除了会出现贫血外,还会导致学习障碍,智商较正常儿童低。锌缺乏可引起食欲减退、认知行为改变,影响智力发展,导致成熟延迟、免疫功能减低,容易发生感染。所以合理、均衡的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食育的及时介入

5、能很好地帮助儿童及家长根据孩子的营养需求,给予充分满足,避免了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一个良好基础,所以对孩子进行食育,意义不可小视。 三、怎样对幼儿进行食育 食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选择食物的能力、了解什么食物有益于健康的能力、培养味觉的能力、了解食物生长方式的能力和烹调营养食品的能力五种能力。(一)学校开设食育课可以针对儿童对色彩敏感这一天性,把食物按天然颜色分成五色,即白、黄、红、绿、黑。白色是指主食米、面及杂粮,是提供热量的食物。黄色代表各种豆类和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质,其中又以豆腐、豆芽菜等最易消化吸收。红色代表畜禽肉类,含丰富的动物蛋白及脂肪等营养素。绿色代表各种新鲜蔬

6、菜和水果,是提供人体所需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以深绿色的叶菜最佳。黑色代表可食的黑色动植物,如乌鸡、甲鱼、海带、黑米、黑豆、黑芝麻及各种食用菌。 在食育课上用食物的图片来教孩子们辨别食物的五色,引导他们每餐根据五色食物原则来搭配膳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问句如“今天你吃绿色食物(红色、白色、黑色、黄色)了吗,”“孩子们,一天要吃几种颜色的食物啊”,另外还可通过一些儿歌和游戏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学会合理膳食,比如(合理饮食儿歌):“合理饮食很重要,蔬菜水果少不了,大豆牛奶天天有,鱼肉禽蛋要适量,少吃肥肉和荤油,新鲜洁净要记牢”。(小对虾)小对虾,营养佳,富含碘镁磷和钾,还有丰富蛋白质,煮着煮着

7、变红啦!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共有五层,可以让孩子用搭积木的方式来学会怎样合理搭配膳食。让孩子学会辨别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把一些健康食品(图片),比如牛奶、鸡蛋、大米、豆腐、蔬菜、水果、核桃、杏仁还有油条、署条、署片、糖果等放一起,先教孩子什么是健康的和不健康的食品,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和危害,然后再让孩子们自己选择食物,用一些奖品来激励。给孩子们上餐桌礼仪课,餐桌上铺上漂亮的餐布,最好色彩鲜艳点,这样能增加食欲,教一些基本的餐桌礼仪,可以培养孩子专心吃饭、喜欢吃饭的习惯,这不仅是食育,同时也是一种素质教育。这些方法比较形象、生动、有趣,让孩子在这种寓教于乐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孩子选择食物的能力和了

8、解什么食物有益于健康的能力,把食育的理念植入他们的脑中。 (二)提倡“体验式食育”。即让孩子和家长或老师一起走进菜场、厨房、农田,接触最本真的食物。山区学校的孩子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家里都有小菜园,让孩子跟着父母亲手实践,种些小青菜、蕃茄、豆夹等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在这过程中可以介绍一些蔬菜的生长方式、营养成份及对身体的好处,然后等蔬菜成熟后,亲自采摘,有可能的话指导他们做一些简单的烹饪,让孩子们品尝自己亲手种的蔬菜。街上居住的孩子家长也可以带孩子一起买菜,了解不同食物的种类、产地等,做饭时可以请他们帮忙,这样做起来的饭菜相信孩子们都会感兴趣的。有条件可让孩子到农村、到田地,亲眼看看粮食、

9、蔬菜的成长过程,比如给孩子们讲述一粒米是怎样从一颗种子到我们的饭碗里,要经过选种、耕地、蓄水、育秧、插秧、保水、施肥、除草,收割、翻晒、入仓等几十道工序,至少要经过一年的时间,经过很多人的辛苦劳动,最后成了我们的食物,这是多么不容易、多么值得珍惜与感谢啊!这种“体验式食育”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到很多营养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起“孩子”与“食物”的亲近感,培养孩子对食物的感情,逐渐改正一些挑食、偏食、浪费食物等不良习惯。(三)经常开办家长营养讲座。小学生食育是否有成效,家长是一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生长的第一生长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营养教育观念和方法与学校应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让幼儿食育更有成效。但我们的家长大都是“食盲”,在饮食上存在很多误区:认为“孩子多吃好”、“小孩胖点好”“多吃补品好”“贵的东西营养好”,所以有必要开设家长营养讲座,把一些基础营养知识和儿童的食育知识传播给家长。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的任务,在小学教学中融入食育已是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这一全新的课题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被广泛应用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