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与技术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8365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与技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资本与技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资本与技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本与技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资本与技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与技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与技术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资源篇,第四章 资本和技术 第五章 人力资源 第六章 自然资源,2,引子资本的优势 引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节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技术与经济发展,第四章 资本与技术,3,本章重点:,.贫困恶性循环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论、发展中国家初始资本的来源及其转化类型、大推进理论、罗斯托的起飞理论; .技术进步的类型、源泉与创新,适用技术与中间技术。,4,引子 资本的优势,资本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公平性。 贵族容易覆灭,世家也会败落,人情产生腐败,制度经常变革,只有金钱的作用,为其他东西所不能替代。 当金钱形成资本时,就具有了无限增殖的潜力。 马克思对其进行了空

2、前绝后的分析,其不朽名著资本论在逻辑上的严密性和分析上的精辟,至今还足以给我们以思想上的启迪。,5,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一最为唯物的思想,让中国摆脱了唯心的个人崇拜和臆念崇拜,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没有技术进步,就不会有经济增长的质的飞跃,就不会有社会的最终发展。,引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利用原始方法,即使炼出的钢再多,也没有国际竞争力。 产量本身不能说明问题,说明问题的是冶炼钢铁的技术是否先进。 只有技术先进了,成本才会降低,质量才能提高,才具有经济效益。 虽然封建主义大树已被砍掉,但封建主义的根基尚未完全消除,这需要商品化作开路先锋,需要技术进步去破处迷信。,大

3、炼钢铁时代的教训,7,一、资本形成的作用 二、资本形成理论 三、资本形成来源,第一节 资本与经济发展,8,一、资本形成的作用 (一)资本的含义,资本一般分为三种形式 物质资本 金融资本 人力资本 一般没有特别说明,指物质资本。,9,物质资本: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能够长期存在的生产物资形式。 如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以及各种原料、加工过程中的货物、制成品库存的存货等等。,物质资本的显著特点: 代表着本期即现有的生产能力; 同其他互补性生产要素结合,代表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 资本的来源是储蓄,资本形成应该是净投资或净资本形成。,10,(二)资本形成的作用,早期,资本相对于自然条件、资源、劳动力和技

4、术等要素,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更大。 资本稀缺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最首要的原因。 资本形成率越高,未来潜在总产出增长率就越高。 凯恩斯主义肯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正比关系; 斯密早就已经认识到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率成正比; 哈多模型作为论述增长与资本形成的关系简单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发展中国家。 罗斯托的起飞理论认为,要顺利实现经济起飞,即初始的经济发展,资本积累率必须达到 10% 以上。,11,二、资本形成理论,数控机床,12,(一)贫困恶性循环论美( Nurkse , R.)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 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贫困,不是因为国内资源不足,而是存在着一个使贫困国家贫困的多种力量的循环

5、集。,其中最重要的是低水平资本积累的循环集,发展中国家资本缺乏,资本形成不足。 发展中国家形成贫困恶性循环的原因是人均收入低; 人均收入低的原因是资本稀缺; 而资本稀缺的根源又在于人均收入低。,13,双重恶性循环及其突破,纳克斯循环命题: 一国穷是因为它穷。,两个恶性循环: 资本供给:“低收入低储蓄低资本形成低生产规模低收入”。 资本需求:“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诱致不足低资本形成低收入”。 打破恶性循环,必须采取平衡增长方式,增加储蓄、扩大投资,在许多行业同时大规模的投资,形成各行业之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以保证投资成功。,14,(二)纳尔逊陷阱 (低水平均衡陷阱),OA 为维持生计的最低

6、收入水平。 在 A,B 之间的任何一点,人口增长率大于国民收入增长率收入增长被较高的人口增长所抵消,人均收入水平退回到维持生存的水平上,并且固定不变,形成低水平陷阱。 当人均收入超过 OB 后,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人均收入会相应增加。 要跳出低水平陷阱,达到 OB 以上的人均收入,必须使人均收入有一个大幅度增加。,15,(三)缪尔达尔循环瑞典( Myrdal , G.)(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论),动态经济过程中, 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影响,互为因果 呈现循环累积态势,C,D,B,E,F,G,16,1.负循环累积因果运动,假设两个地区开始时的发展水平相当 由于一个外部的冲击,使某地发展比另一地

7、要快些造成了一种不平等。 经济和非经济的力量倾向于使有利的地区累积扩张,以牺牲另一个地区为代价,并导致后者状况的更加恶劣,发展迟缓,不平等状况更加强化。,发展中国家总是陷入低收入与贫穷的累积性循环困境之中,其中收入水平低是导致贫穷的主要原因。,17,2.正循环积累因果运动,通过权力关系、土地关系、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实现收入平等,增加穷人的消费,以提高投资引诱,同时增加储蓄以促进资本形成,使生产率和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 一旦人均收入提高,便可得到一个“正的循环积累因果运动”,即 “高人均收入人口和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出水平提高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18,

8、(四)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1.小量投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经济活动存在着最小经济规模问题,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活动存在着不可分性或互补性,即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活动在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上相互依赖,不可分割。,需求方面:市场规模必须扩大到一定程度才能满足最小经济规模所要求的投资量的产出,保证经济活动的获利性。 供给方面:投资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互相创造与吸收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19,2.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措施,在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通过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全面发展才能达到。 只有全面地、大规模地在各个工业部门投入资本,通过这种“投资的大推动”

9、,来冲破经济停滞的困境,推动整个工业部门的全面、迅速地发展,从而达到经济增长。,比较: 中国的大跃进是不是大推进?,20,(五)莱宾斯坦临界 美国( Leibenstein , H.)(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低收入水平循环,国民经济的内在推动力量过小。 即使不断增加投资,也难以超越收入水平低下的束缚,资本形成的规模难以达到经济起飞所需要的临界最小数量。,发展初期,只有大规模投资,才能迅速突破; 以巨大的投资力量推动经济走出低收入与贫困的恶性循环,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临界最小努力: 保证足够高的投资率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21,(六)罗斯托的“起飞”理论,.人类社会

10、经济发展的划分为六个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 ?为起飞创建前提阶段 ?起飞阶段 ?成熟阶段 ?高额消费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22,.实现经济起飞,应具备三个条件,?要有的投资率 ?要建立主导产业部门 ?要有制度上的保证,23,三、资本形成的来源,24,(一)储蓄,储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指1年)国民收入中扣除消费后的剩余,是放弃现期消费的结果。,Y 表示国民收入, C 表示消费, S 表示储蓄, 表示投资, S Y-C 如果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那么 S 。 Y-C,25,(二)储蓄的构成,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国内储蓄率在投资率中占的比重越大,贫穷国家的投资则较大程度上依赖国外储蓄。

11、,国内储蓄 =家庭(个人)+ 企业+政府,国外储蓄 =外国官方储蓄(外援)+ 外国私人储蓄 =外债+ 外资,国内总储蓄 =家庭储蓄+ 企业利润+政府税收收入,26,1.国内储蓄水平,政府储蓄,家庭(个人)储蓄,企业储蓄,27,()政府储蓄,主要来自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的经常性支出后的余额。 政府储蓄可以转化为政府投资,从而实现资本形成。 提高税率、增加税种以增加税收是扩大政府储蓄,形成政府投资的重要途径。,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增加货币发行量等措施增加政府储蓄,以促进资本形成。,28,()企业储蓄,企业储蓄来自企业利润上交企业所得税,支付给投资者所得,剩余的是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即企业储蓄

12、,可转化为投资。,29,()家庭(个人)储蓄,影响家庭储蓄的最主要的因素: A.收入水平的高低。 储蓄与收入水平存在着正函数关系要增加家庭储蓄首先要提高家庭的可支配收入。 收入水平越高,收入用于消费后的剩余就越多,家庭储蓄额就越大。 在一个国家内部,高收入者(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大于低收入者(工资收入者)的储蓄率。 高收入国家的储蓄率比低收入国家的储蓄率要 高。,家庭(个人)储蓄=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现期消费,30,B.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有不同观点),收入集中能增进储蓄: 凯恩斯( Keynes , J.M. ): 低收入阶层消费倾向高,高收入阶层消费倾向低,因此,低收入的人储蓄少,高收入的人储

13、蓄多。 卡尔多( Kaldor , N.): 资本家阶级依靠财产得到高收入,因此其储蓄倾向比靠工资生活的工人阶级要高得多。,库兹涅茨( Kuznetz , S.) 刘易斯(路易斯, W.) 既然储蓄主要来自富人,因而在经济发展初期可以采用扩大收入差别的办法,来增加富人的收入,以增加储蓄,增加资本形成; 这时不必强调收入分配平均,否则会影响储蓄增加和资本形成。,31,相反观点,扩大贫富差距,会加剧贫困,使社会消费不足,又会引起投资引诱减弱。 杜森贝利( Duesenberry , J.): 人们的消费行为具有示范效应和攀比心理。 如果使收入分配平均化,可以减少示范效应和攀比心理,从而有利于增加储

14、蓄。,主张采取收入均等化政策,使社会大量的穷人提高收入水平以提高全社会的消费能力; 以此增加投资引诱、扩大社会生产,社会生产力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储蓄便会自然增加。,32,家庭规模; 消费观念; 银行利率; 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等。,国外流入资金(国外储蓄) 直接投资+间接投资 (外债+外资),33,四、发展中国家初始资本与资本形成,1.发展中国家初始资本主要来源 -农业剩余,2.农业剩余转化为资本的方式 (1)政府行政干预型 (2)市场导向型,34,第二节技术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永久的主题。,一、技术进步的含义与类型 二、技术进步的源泉 三、技术引进与经济发展,3

15、5,一、技术进步的含义与类型,(一)技术进步的含义 .技术与科学不是一个概念 .技术进步的含义 指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出;一定量的产出只需要更少的投入。,36,.技术进步的外生性和内生性,()技术进步的外生性 技术进步不能由常规要素的增加来解释的产出增长。 ()技术进步的内生性 技术进步体现在常规要素的增加中。,37,(二)技术进步的类型,用要素比例法衡量() .资本节约型与劳动使用型 .劳动节约型与资本使用型 .中性型 比例不变,38,二、技术进步的源泉: 创新,(一)创新理论 1.熊彼特( Schumpter , J.A. ) ( 1883 1950 ) 美籍经济学家 1906 年

16、获法学博士学位,随后游学伦敦,求教于马歇尔。 1932 年迁居美国,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逝世。 19481949年任“美国经济学协会”会长。,技术进步的源泉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创新、引进、边干边学和人力资本投资,39,2. 创新的概念(与发明不同),创新,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建立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或生产方法的新组合的过程。 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非技术概念.创新是将发明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去,增加产出效益的过程。有了技术发明,没有应用到生产中去,不能叫做创新。 主要有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等,讨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创新吗?,40,束之高阁的发明,不但不会促进生产力,还会损耗生产力。,41,3 .创新活动类型,( 1 )引入新的产品,可以满足新的欲望和需求。 ( 2 )引入新的生产方法,以更快更好的方式生产。 ( 3 )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