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损伤的icu监护与治疗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7174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颅脑损伤的icu监护与治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重症颅脑损伤的icu监护与治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重症颅脑损伤的icu监护与治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重症颅脑损伤的icu监护与治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重症颅脑损伤的icu监护与治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症颅脑损伤的icu监护与治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颅脑损伤的icu监护与治疗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颅脑损伤的重症治疗,分 类,颅脑损伤head injury,国际分类,英国人Teasdale和Jennett于19741976提出脑外伤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Glasgow Coma Scale简称GCS),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很快被各国学者接受并推广应用至今,大大方便了国际学术交流 以总分表示意识状态的级别 最高分为15分,最低分为3分 总分越低表示意识障碍越重,Glasgow-GGS昏迷评分,分值 睁眼反应 语言反应 运动反应 6 能按吩咐完成动作 5 能正确对答 刺痛时能定位 4 能自行睁眼 对话不正确、胡言乱语 刺痛逃避 3 呼之能睁眼 词语不清 刺痛屈曲 2 刺激能睁眼 仅能发音

2、刺痛过伸 1 不能睁眼 不能发音 不动,解析:Glasgow(GCS)昏迷评分 国际通用的评价标准。13-15分为轻型,9-12分为中型,3-8分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分型,重型 (1)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 (2)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3)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明显改变。主要包括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三、颅脑损伤的临床分型,特重型 (1)脑原发损伤重,伤后昏迷深,有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 (2)已有晚期脑疝,包括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脑干各部位损伤特征: 中脑损伤:瞳孔大小、形

3、态多变且不规则,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眼球固定,四肢肌张力增高。 脑桥损伤: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同向偏斜或眼球不在同一轴线上。 延髓损伤:突出表现为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如:呼吸不规则、潮式呼吸或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心律不齐或心搏骤停等,病情观察,颅脑损伤后病情有多变、易变、突变的特点,动态的病情观察,是及时发现颅内有无继发性损伤的重要手段,目的是及时发现脑疝,也是为了能够判断疗效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意识障碍的分级:,嗜睡:表现为对周围刺激的反应性减退,但患者可被唤醒,能基本正确地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很快又入睡。各种生理反射和生命体征正常。 昏睡:对周围刺激的反应性进一步减退,

4、虽能被较响的言语唤醒,但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语无伦次,旋即又进入昏睡。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浅昏迷:失去对语言刺激的反应能力,但疼痛刺激下可有逃避动作,此时浅反射通常消失,深反射减退或消失,生命体征轻度改变。 深昏迷:对外界的一切刺激失去反应能力,深浅反射消失,瞳孔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四肢肌张力极低或呈强直状态,生命体征也出现紊乱,病人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病情观察意识状态观察(),意识状态的改变是治疗的重要指标。如出现典型的”中间清醒期“表示有血肿压迫脑组织,须立即手术清除血肿。 所谓”中间清醒期“是指:原发性脑损伤轻微,受伤后只有短暂的昏迷,血肿形成不迅速时,病人会出现意识清醒或

5、好转,随血肿不断增大,脑组织受压又逐渐加重,进入继发性昏迷,中间的意识清醒或好转期称为”中间清醒期“,时间长短不一,但超过小时者甚少;,病情观察意识状态观察(1),若受伤后昏迷并进行性加重常表示严重脑挫裂伤或血肿形成速度很快; 伤后一段时间突然由燥动不安转入昏迷,常表示脑疝发生。,肌力分级法,0级:完全瘫痪; 1级:只有肌肉收缩,没有肢体运动; 2级:肢体不能克服重力抬起,只能在床面平移; 3级:肢体能克服重力抬起,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肢体能抵抗阻力,但力量不足; 5级:正常肌力。,病情观察生命体征观察(1),颅脑损伤后可出现严重的持续生命体征紊乱,应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变

6、化。 呼吸:注意节律、深浅,有叹息样呼吸、呼吸困难和呼吸暂停; 脉搏:洪大有力还是细弱不整;注意脉搏快慢变化,当血压升高时,疑有颅内压升高。 注意“两慢一高”,呼吸慢、心率慢、血压高。,病情观察生命体征观察(2),出现休克征象时,应注意检查有无其他脏器出血及损伤; 下丘脑前部脑干损伤或手术后出现的中枢性高热;伤后数日体温升高,提示有颅内感染。体温低于正常,可能是下丘脑病变所致中枢性低温或机体不能代偿的衰竭表现。 单项指标有变化应寻找原因,几项指标有变化应分析病情,进行判断。,病情观察瞳孔的观察(1),注意大小、形态及对光反射外,还应注意观察眼裂的大小,眼球的位置及活动情况(如同向凝视、眼球分离

7、等),病情观察瞳孔的观察(2),动态观察瞳孔变化出现的迟早,有无继续加剧及是否同时有意识障碍加剧等。瞳孔的变化可因动眼神经、视神经以及脑干部位的损伤引起;剧痛、惊骇或应用某些药物时也会影响瞳孔。,病情观察瞳孔的观察(3),瞳孔进行性扩大应考虑小脑幕切迹疝形成。 双侧时大时小,变化不定,常为脑干损伤的特征。,病情观察瞳孔的观察(4),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则可能为脑桥损害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但应与大量使用镇静剂所导致瞳孔缩小相区别。,颅内压监护技术 1监护ICP的方法有脑室内、脑实质内、硬膜下、硬膜外与蛛网膜等几种。以脑室内插管连接外部压力监测装置是最精确、可靠的ICP监测法。 2美国医学仪

8、器进展联合会(AAMl)与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确定的美国ICP监 护仪的标准: 压力范围 0100mmHg 精确度 在020mmHg范围,误差2mmHg 在20一100mmHg范围,误差不超过10 3并发症 ICP监护仪使用中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仪器功能障碍、管道阻塞与移位。感染的定义是在置入颅内的导管中的细菌培养阳性,感染发生率为5(09),随ICP监护时间延长而增加。并发血肿的发生率为14一0,5。较大的血肿,需作手术处理。 4因ICP监护造成明显的感染与出血引起的死亡率很少。,重型颅脑损伤思者脑灌注压应维持在70mmHg以上,以7080mmHg为最理想,有利于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降

9、低死亡率。 2外伤性脑损伤后脑血流量普遍下降,伤区、血肿邻近部位下降更明显。 3脑CPP降低者约占病例的40,可能原因为:血肿压迫;昏迷病人脑代谢率降低;脑血管痉挛。CPP下降使脑功能障碍。 4引注McGram的重型颅脑伤病人预后与cpp关联的资料: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随CPP的下降而增高,CPP下降10mmHg,死亡率上升20,当cpp60mmHg 死亡率升至95。 5可采用扩容和提升血压的方法,维持CPP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 在70mmHg以上。,脑电生理监测,在ICU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1.心肺复苏后-病人脑功能复苏情况如何? 2.重型脑创伤后-病人是否有脑功能受损? 3.昏迷抽

10、搐-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4.镇静疗法-病人是否有过度镇静? 5.有心跳无自主呼吸-是否已经存在脑死亡?,1.正常脑电活动减弱或消失 一切有肿瘤、血中、脓肿、异物等脑内病变的部位均没有脑神经细胞电生理活动,因此在这些病变部位的脑电图表现为局限性脑电波消失;而在病变附近的脑组织常因缺血缺氧发生脑功能下降,脑电生理活动减弱而出现慢波。若出现双侧广泛性、持续性脑电波消失时,称为等电位脑电图提示全脑功能已发生广泛性甚至完全性不可逆性损害,可能已经发生脑死亡。,2.发作性异常脑电活动 为病变部位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致,在脑电图上主要表现为棘波、尖波、多棘波、棘慢波等病理波,对癫痫的诊断和定位有特殊价值。

11、,听觉诱发电位(AEP) 指给受试者以声音刺激,在双侧头皮上记录到的大脑皮层电位变化。用于监测脑干听觉通路产生的电活动,故亦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AEP检查不受年龄、听力、意识状况以及麻醉等因素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准确的方法,特别是对各种脑干病变及脑死亡的判断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价值。,脑电双频指数(bis)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是将脑电图的功率和频率经双频分析做出的混合信号拟合成一个最佳数字,用0-100分度表示,数字减少时表示脑皮质抑制加深。BIS能迅速反应大脑皮层功能状况,被认为是评估意识状态以及镇静深度的最为敏感准确的客观指标,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

12、以脑电图为基础的意识水平客观监测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镇静不足和镇静过度,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处理原则,NSICU监护; 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常规气管切开; 呼吸机辅助呼吸;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药物治疗:全身支持疗法,预防并发症(止血、抗感染、能量合剂等); 脑保护药物的应用;,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处理原则,控制高热、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防治肺部、消化道等并发症 控制感染 营养支持 催醒及康复治疗,颅内高压治疗域值 颅内压小于20mmHg是判断病人预后的理想域值,当颅内压高于2025mmHg时,应降压治疗 主要措施

13、 脱水药 激素 脑室体外引流 必要时开颅去骨瓣减压,降颅内压治疗 病因治疗:颅骨凹陷性骨折、颅内血肿、脑积水等; 扩大颅腔容积:骨窗减压; 减少颅腔内容:清除坏死和液化的脑组织,高渗脱水药、过度通气、冬眠低温; 药物:甘露醇、速尿、白蛋白、浓缩血浆、激素、钙离子拮抗剂。,颅内压增高治疗 一线治疗 控制体温 防止抽搐、镇静 抬高头位10-30度 颅内压监护,必要时行侧脑室体外引流术 甘露醇:在保持有效血容量的前提下应用 维持动脉血氧分压、维持血容量使脑灌注压在70mmHg以上 排除外伤性颅内占位性病变,甘露醇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有效剂量为0.251.0g/kg, ,2-6次/d 补充

14、适量液体,维持正常血容量 甘露醇在给药1530分钟后发生渗透脱水作用,可持续4小时(护士应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大剂量应用甘露醇使血浆渗透压超过320mOsm/l时,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在改善ICP增高及CPP上,甘露醇优于巴比妥。,巴比妥用于控制颅内压增高 1巴比妥降低ICP,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存率。作用机制为:改变血管张力,调节脑血流;降低代谢率;抑制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用药中要监测血浆中巴比妥浓度。 2巴比妥应用的原则:其他治疗皆失效;必须在循环系统稳定时才能应用。 3引注Eisenberg临床试验用药方案:开始剂量10mmg(kg30min)或5mmg(kgh),x 3次,

15、维持剂量lmg(kgh)。 4巴比妥治疗药物血浆浓度为34mg100ml。 5并发症最主要是引起低血压。,二线治疗 亚低温疗法 轻度低温:3335 中度低温:2832 深度低温:1727 超深低温:1216 后两种易致室颤和凝血功能障碍,不常应用,体温维持2835即亚低温时,可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亚低温对颅脑损伤保护作用机理 降低脑耗氧量,维持正常脑血流和细胞能量代谢 保护血脑屏障功能 减轻脑缺血程度,降低脑组织中白三烯B4含量,减轻脑水肿 抑制颅脑损伤后内源性有害因子的生成和释放,亚低温治疗方法 降温毯+肌松冬眠+呼吸机辅助呼吸 3334.5的低温治疗,伤后6小时开始,当病人颅内压降至正常范围,维持24小时,可停止亚低温治疗。 疗程通常为310天 降温过程注意呼吸与循环功能监测,备呼吸机,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应用亚低温治疗注意问题 早期应用,快速降温,在23小时内将体温降至治疗水平(3335),效果明显 控制躁动、预防寒颤(卡肌宁+氯丙嗪) 严密观察病情,避免继发颅内血肿 防止冻疮,关于何时开始降温和维持多长时间的亚低温虽无统一定论。普遍观点认为,伤后越早开始亚低温越好,但伤后24小时内开始降温均有效。在维持亚低温时间上,国内大多数专家认为:颅脑外伤有颅高压的病人,应在颅内压正常后再维持亚低温24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