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历史素质与高考高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19663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历史素质与高考高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作文历史素质与高考高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作文历史素质与高考高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文历史素质与高考高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历史素质与高考高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历史素质与高考作文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 顾平“非典”时期的非常高考尘埃落定,又一批立意隽永、文笔活泼的高考优秀作文浮出水面。作为一位中学历史教师,笔者近年来沿着高考作文改革发展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脉络作了一些跟踪性的对比研究。综观历年高考佳作,无不具有较为丰厚的历史底蕴,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和理性思维的色彩。我认为:“高考中最大分值的一条题目”本身就蕴含对学生历史素质的考量,应当重视语文和历史学科的兼容,以历史素质的提升来支持和拉动高考作文的创新。历史典籍高考作文主题由头文史本是同根同源。所谓文以载史,史以文传。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合着时代的节拍,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命题作文、

2、供料作文到近年来的话题作文,高考作文逐步回归“素质教育”的本文,即跳出恪守文体知识和写作范例的套路,给予考生更自由的写作空间,更有利于个性差异的发展。近几年全国卷作文的话题,无论是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的“诚信”、2002年的“心灵选择”,都是设计一个“指导语”,框定一个较为宽泛的写作范围,让考生自主发挥。这样,俯拾可得的寓言、童话、小品文都可以成为话题作文的由头。早在1981年,全国卷作文“毁树容易种树难”就以战国策?魏策中一则小品为由头,今年的全国卷作文题更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切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评价性心理的痼疾,引发考生乃至全社会的

3、深入思考。所选智子疑邻语出韩非子,曾入编初中语文教材,浅显的文字小学生都能读懂。事实上先秦诸子百家是中华民族思想的先驱,其传世作品大多言简意赅,一事一理,至今仍闪烁着理性的火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无怪乎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在阅罢高考文题后如释重负,欣喜它的朴实无华、大巧若拙,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全在情理之中。相信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会带着学生在诸如四书五经、中外寓言等历史文献的短章中流连一番。史事名人高考作文素材来源2001年,一篇赤兔之死炒热了一位作文特长生,同时也使人们开始关注高考优秀作文选材的一些共性。既然话题作文不易走题,选材便成为关键。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本来就是一

4、个巨大的素材库。笔者浏览过2002年全国卷“心灵的选择”的一批满分、高分作文,发现其中不少都是汲取中外历史文化的养分,以历史事件和名人为题材,围绕高考给出的话题,以青春的心怀去阐述去感知。山东考生的那一篇刺秦,浓缩了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通过壮士的内心独立,凸显决斗前夜心灵的痛苦挣扎和艰难抉择。荆轲最终放弃刺秦,甘愿捐躯:“图穷匕现,我用匕首去刺秦王却给了他逃跑的机会;环柱而走,我有九次机会,却让他能拔剑伤我;倚柱而骂,我要保持太子的尊严。侍臣杀我时,我想起了天下苍生,他们没有看见我眼角的那颗英雄泪。”这样的结局,与张艺谋大片英雄的架构不谋而合。既不违背史实主线,又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现荆轲

5、心系天下苍生的胸怀,不禁让人拍案叫绝。再如江苏考生的一篇历史,从那一夜开始,聚焦的是司马迁受刑前的那个“暮秋之夜”。是“用高贵的头颅证明历史的清白”,还是“为了成就一部属于大汉的史书,做一个不完全的男子”?司马迁必须在日出之前做出选择。文末“一阵秋风呜咽着,吹起史记发黄的纸页”把读者的视线拉回现实的时空,点明“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而是为某件事卑贱的活着”的题旨。类似的佳作还有昭君的选择、嵇康心在刀刃上选择、西施选择牢笼等,都成为十分耐读的历史叙事散文。近年来,一些考生从四大名著中寻找创作灵感,或反弹琵琶,或旧说新解,像今年全国卷作文中出现的孙悟空下岗记、宝钗鸣冤等,同样搅动阅卷老

6、师和读者的眼光。即使是写议论文,历史事件、名人名言往往是被作为有力的例证,增强论点的说服力。今年全国卷一篇感时花溅泪的作者,就是把李清照从“兴尽晚回舟”到“载不动许多愁”的物是人非,古代诗人咏月时不同心绪,“情人眼里出西施”、“一个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等信手拈来,自然妥贴地阐发人的感情亲疏对认知态度的影响,可谓入情入理。经典美文高考作文的写作范例虽说文无定法,但经典自有经典的共性。对传世佳作的反复解读会为高考作文提供体裁选择、架构设计等方面的借鉴。事实上,现场完成的800字作文,如果没有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难以在数以百万计的考卷中脱颖而出。最值得一提的是高考作文中的文言文(古白话)版本,

7、实属凤毛鳞角,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去年有江苏考生蒋昕捷以纯熟的古白话写成的赤兔之死一纸风行,今年北京一考生的转折,更是以通篇文言,从鹰鹫之辨说到转折之义,激起一片叫好。当然,文言文高考作文也引起争辩,从教改导向上并不提倡写文言作文,但对于那些具备相当的历史学识和古文功底的考生来说,为什么不允许扬其所长,凸现特色?鲜见的诗歌作文也是如此,既然高考文体不限,现应最大限度地开禁,今年陕西一考生的“无题”,应当是一个大胆的尝试。2002年,江苏一位考生摹仿诗经中孔雀东南飞的叙述风格写成的一篇反映大学生“西南飞”的记叙文也颇有意思,尽管其情节构架一般,但因语言出彩,也被评为满分作文。此外,近年来不少优秀

8、的议论文作文实际上已具备杂文和哲理性散文风格。2000年回答、2001年的千年一叹、诚信归去来等,无疑是以鲁迅、余秋雨等大家名作为范,融入当代学子的理性思考,谈古论今,信马由缰。人文精神高考作文的主题依托高考作文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龙头作用。回顾这十年,高考作文走过从命题、供料到话题作文的转变,这其间变化中也有不变。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考测学生的思想修养,这是不变的。所以不管今后文题怎么变,这一“主旋律”不会变。2001年的“诚信”,触及了中华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道德中最核心的规范诚实守信;2002年“心灵的选择”则要求学生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义与利等层面作出

9、正确的选择;今年的话题,思辩感情亲疏对事认知态度的影响,实际是要求学生“捕捉理性的灵光”(一满分作文题目)。因此,我认为,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除了加强学生写作技艺的锤炼,更重要的是主题的提炼升华。中外文化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如民族大义、传统道德、人间真情等等,应当是一根红线,贯穿写作教学始终。我们固然应当允许学生对世象时弊作一定程度的抨击,但灰暗的色调不应当出现在学生作文中,这一点我想也是历年高考作文阅卷把握的一项原则。以外行人的眼光看高考作文,未免有些班门弄斧的味道。本意是呼吁教育界同行,不要漠视历史,应当注意文史知识与各个学科的配合渗透,毕竟“谈史使人明智”,喜观历史的好处不仅在高考作文。赤兔之死作者是一位理科学生,去年北京理科高考状元曾把中国通史读了几遍,这似乎是再有力不过的例证。通联: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 顾平邮编:224200 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