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第四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6050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8.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学前心理学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学前心理学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学前心理学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学前心理学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第四章(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前 心 理 学,2013.03.25,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1.注意的概念与特点(P55) 2.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P56) 3.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2个趋势(P59) 4.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新生儿、1岁前、1至3岁、3至6岁)注意发展的特征(P61) 5.注意的4个规律(P70),学前儿童作品,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P76) 2.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3个作用 (P77),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 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2.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3.掌握知觉标

2、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第三节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一、视觉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健康的新生儿出生就有看的能力,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 1.视觉敏度的发展(P80) 2.颜色视觉的发展(P85),1.定义:指精确的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我们通常说的视力。,视 觉 敏 度,眼睛的结构,1.新生儿的最佳视距在20cm左右; 2.出生后2个月的婴儿视力可达20100; 3.出生后6个月左右的婴儿视力可达2020;相当于常用视力表的1.0,即成人的正常视力。 4.我国的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

3、1-2岁,视力为0.50.6; 3岁,视力可达 1.0; 4-5岁后,视力趋于稳定。,视觉敏度发展的年龄特点(P81),视觉敏度的测定,标准视力表, 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与近视有密切的关系; 光线照明不足或光线过分强烈; 儿童坐姿不良,桌椅高度不合适,读写姿势习惯不好等; 缺乏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近距离视力活动时间过长,不注意及时休息等; 儿童弱视。,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P83), 原因可能是先天的;大部分可能是由高度远视、近视、散光、或者两眼的屈光度数不相等所引起;也可能是斜视引起的;也可能是在婴幼儿期由于某种原因不适当的遮盖过眼睛,使外界的光刺激不能到达眼内和大脑。 及早发现和治疗无器质

4、性病变的弱视,经及时治疗后,绝大多数可以获得正常的视力,治疗的最佳期是3-5岁;12-13岁以后弱视已经巩固就难以治疗。,儿童弱视,弱视的治疗,1.“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对吗?,2.你相信你自己眼睛看到事物吗?,测 一 测,你看见什么了?,这,可能吗?,你能看到几个人头像?,这是什么?,到底几个人头呢?,人头马?,几个人头呀?,其实可以侧着看看我,亲,头晕不?,到底是几个人啊?,看我是不是在转动?,不可能吧?,这也可以?,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呢?,帆船?桥梁?,螺丝也疯狂!,一样长吗?,花瓶?人脸?,你能看到9张脸吗?,它们是平行的不?,这布怎么会出现波浪?,这台阶怎么还走不完了?,结 语,1.看

5、完了上述图片,你还相信你的眼睛吗?,2.其实不是眼睛的错,而是你的错觉!,颜色视觉,一、定义: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1.婴儿出生3个月后就开始具有辨色力; 2.幼儿颜色视觉发展的4个阶段。(P85),三、色盲: 1.色盲是指颜色视觉异常,可分为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盲、红绿色弱4种。,2.色盲一般是先天性遗传的,男性多于女性。,色盲的遗传方式有规律可循,有5种方式: 1.父亲色盲,母亲正常,所生男孩正常,女孩全为基因携带者。 2.父亲正常,母亲为基因携带者,所生男孩一半色盲,女孩一半为基因携带者。如果仅一男一女则可能都正常,也可能男色盲,女为基因携带者。

6、 3.父亲正常,母亲色盲,所生男孩全部色盲,女孩全为基因携带者。 4.父亲色盲,母亲为基因携带者,所生男孩一半色盲,女孩一半色盲,一半基因携带者。 5.父亲、母亲都色盲,所生子女全部色盲。 有色盲的人有许多工作不适合,如参军、飞行员、司机、绘画,化工等。目前,对色盲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提倡优生优育,杜绝近亲结婚,做好婚前体检,可以减少色盲的发生率。 需要说明的是,“基因携带者”是指本身不发病,但携带隐性基因,会遗传给后代。,3.色盲的检测:色盲检查图,第四节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1.听觉的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3个意义(P87) 2.胎儿、新生儿听觉发生的4个阶段(P87

7、) 胎儿对声音已有所反应; 新生儿的听觉系统已经起作用; 新生儿的听觉与视觉协调发展; 新生儿的3个听觉偏好。,1.进行胎教的基础:胎儿对声音已有所反应,对不同的乐声有不同的反应。 2.怎么进行胎教: 古代胎教十律历代著名医家徐之才、巢元方、孙思邈、陈子明等,都对胎教进行过专门研究,留下了十分精辟的论述,组成了系统的胎教理论和思想。,胎 教,胎教十律 1.畅情志 2.适寒温 3.节饮食 4. 慎起居,调劳逸 5.远房事 6.美环境,悦子身 7.戒酒浆 8.避毒药 9.慎针刺 10.安待产, 现代胎教五法 音乐胎教 情绪胎教 运动胎教 孕早期: 做健身操,注意腰肌、腹肌的运动; 孕中期:散步、做

8、广播操、适当的打打羽毛球。 孕晚期:散步,做缓慢的深呼吸运动,睡前做 四肢运动。 环境胎教 读书胎教:,(三)新生儿的听觉及听觉偏好 1、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都有不同的反应;出生后半个月,听觉与视觉就能协调。 2、新生儿的听觉偏好: 新生儿爱听人的声音,最爱听母亲的声音;爱听柔和的声音;爱听高音调的声音。 (四)学前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孩子一出生就表现出听觉的个别差异 (五)学前儿童听力的保护与培养,1、避免噪音污染 45-60分贝的噪音,便会产生中度干扰,夜间噪音应低于45分贝; 80-90分贝的噪音,对听觉会有中度程度的损害; 90分贝以上,便是危害 120分贝,

9、可致人暂时耳聋。 2、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3、通过学习语言发展听觉,第五节 学前儿童触觉、动觉和痛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P94) (一)口腔触觉儿童一出生就有口腔触觉,而且通过口腔触觉认识物体。儿童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活动进行的,口腔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手的触觉探索。周岁以前,口腔触觉是儿童认识物体的主要手段。 (二)手的触觉抓握反射就是手的触觉的表现,手的无意性抚摸是继抓握活动之后出现的手的动作。比如,婴儿的手无意的碰到被子的边沿,他会沿着边沿抚摸被子,这是一种无意地触觉活动,也是一种早期的触觉探索。,(三)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即视觉和手的触觉协调活动的出现,是出生后头半

10、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大约在出生后5个月左右。手眼协调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到东西。,二、学前儿童动觉的发展(P96),三、学前儿童痛觉的发展(P97),1.儿童的痛觉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 2.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是很低的。 3.疼痛发生的3个条件(P98) 4.疼痛的2种成分(P98),第六节 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一)学前儿童的形状知觉 1、婴儿的形状知觉很小的婴儿就能辨别不同的形状,而且还表现出对不同形状的视觉偏好。,婴儿爱看轮廓清晰的图形; 婴儿爱看带有环形和

11、有条纹的图形; 爱看同心圆的图形多于非同心圆的图形; 爱看较复杂的图形多于较简单的图形; 爱看人脸多于其他图形; 爱看正常的人脸,不爱看鼻子、眼睛、嘴巴位置乱放的人脸。,婴儿的视觉偏好(P99),2、幼儿的形状知觉 幼儿对几何图形辨别的顺序从易到难是: 圆形 正方形 半圆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八边形 五边形 梯形 菱形 。幼儿对形状的知觉在先,用词概括形状的名称在后。,(二)学前儿童的方位知觉,即对方向的定位能力(P102)。 婴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上。 注意: 幼儿园教师面向幼儿做示范时,其动作要以幼儿的左右为基准。否则,幼儿所作的就会与教师的示范相反。,(

12、三)学前儿童的距离知觉是以视觉为主的复合知觉。这里主要介绍深度知觉。 1、视崖实验:为了证明婴儿有无深度知觉,沃尔科(Walk)和吉布森(Gibson)于1961年做此实验。他们设计了一个“幻觉悬崖”,悬崖是一块盖着玻璃的平板,板上方格图案的设计使“悬崖”的一边形成一种深度的错觉,另一边没有错觉。实验中,婴儿在没有错觉的一边很快就爬过去了,但是他们不肯向看上去有深度的那一边爬过去,甚至,他们的母亲站在那边招呼他们过去时,婴儿也拒绝爬过去。说明6个月的婴儿已经有了深度知觉。,“视觉悬崖”装置,二、学前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P104) (一)概念: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

13、不是通过某一个专门感官进行的,而是依靠不同的条件。 (二)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 (三)幼儿主要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来知觉时间。 (四)把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结合起来,是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时间知觉,第七节 幼儿观察的发展,1.幼儿期观察力的形成(P106) 2.幼儿观察发展的5个方面(P106),3.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明确告诉幼儿观察的目的; 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在观察过程中怎样从左 右 ,从上 下; 由近 远 ;由外 内;从整体 部分,这些方法,应根据观察的对象和内容不同,逐渐的教给幼儿。 加强对幼儿观察过程中的指导; 与幼儿讨论观察的结果。,第八节

14、感知规律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一、适应现象是指感觉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的现象。如光适应现象、暗适应现象,嗅觉适应现象。 二、对比现象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包括先后对比(继时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1、先后对比:如吃过甜食以后再吃苹果,会感觉苹果发酸;尝过苦味之后再和纯净水,会感觉纯净水是甜的。所以,为幼儿准备膳食要考虑味觉的对比现象。 2、同时对比:比如,灰色的图案方在白色的背景上,显得比较暗一些,放在黑色背景上就显得亮一些,这叫明度对比或色彩对比。教学过程中,考虑到颜色对比,可以使教室的美术装饰互相衬托,让幼儿看得更清楚。

15、,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1.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包括颜色、形状、声音、强度等方面的差别,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反之,则不易被区分。 对象的活动性: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容易被知觉为对象,婴幼儿爱看活动的东西,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应尽量的使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幻灯、录像等活动教材,帮助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在绘图时,要保证图形之间的距离或加上不同的色彩,使幼儿易于区分。 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相结合:有些直观材料光让幼儿自己观察不一定能获得好的效果,如果加上教师讲解,幼儿就能很好的理解,所以,教师运用直观材料时,必须与教师正确的言语讲解结合起来,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便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