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195884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附录7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录7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点击考点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要求的关键点是“与现代汉语不同”,这就表明本考点考查的着眼点在于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差异性。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文言特殊句式。 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常见的有以“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作标志的判断句,也有用“乃”“即”“则”“皆”“是”“诚”“为”等作标志的判断句。,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 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语序而言的

2、,它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其中宾语前置有四种情况: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借助于“之”“是”,将宾语提前;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通常借助于“之”和“者”来实现。介宾短语后置通常表现为介词“以”“于”“乎”等和其宾语置于句尾作整个句子的补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还原到谓语动词前作状语。主谓倒装的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省略句和现代汉语基本一致,关键是在理解文意时要结合语境补足省略的成分。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是指古汉语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甚至改变了读音,这就是文言

3、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等。,解答此类题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1注重积累,以旧推新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并不多,特殊句式共要求掌握四种,用法也就只有十几种。考生对每种句式或用法都应掌握一些例句,在考试时应注意和自己掌握的例句进行比较,进而推断句式或用法。可以将每种特殊句式和用法选一个典型、短小、易记的例句,熟读牢记。需要时,以此为例,举一反三,这样比死记硬背定义、术语有效得多。,2语法分析,识别结构 理解句式和用法,必须掌握一些语法知识。通过语法分析,分析句子成

4、分,进而判断其句式;分析词语词性,进而判断其用法。 (1)根据句式的结构特征,确认句式类型和词类活用。如同时具备疑问句、宾语由疑问代词充当这两个条件,就可以考虑该句是否是宾语前置句。,(2)分析句子中动词谓语的前半部分,若主语是受动者,则该句是被动句;若谓语前的名词不是作主语(全句另有主语),则可视作名词作状语;名词(或代词)不是作主语、状语,且有语言标志,则应视作前置宾语;不见该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且联系上下文来陈述内容,则可判断为省略句。 (3)分析动词谓语的后半部分,若其中有名词或代词,而其前无动词,则可视作省略了谓语;动词谓语之后应当有动词涉及的对象,句子里若没有,则可视作省略了宾语

5、;动词谓语之后有名词而非宾语,则可视作省略了补语中的介词“于”。,3立足语境,整体感知 文言文阅读中,不管是对文言实词、虚词的考查,还是对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考查,首先都必须弄懂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题目的设置,联系与题干有关的上下文进行局部考查。把握句式和用法一定要在整体语境中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错误解读,特别是在判断省略句或理解词类活用时,更要立足语境,结合上下文去把握。,4.优化训练,提高效率 该考点重在动态运用,做含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文言文翻译的主观题时,必须强化“三步走”训练: 一圈。圈出含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词语或句子,以引起自己的注意。 二注。在

6、草稿纸上注出这些词语或句子的翻译。 三对。在完成全句的翻译后,再查对一下在草稿纸上注出的翻译是否切合语境。 只有在这种严格的“三步走”训练中,我们才能练就出一种敏感(看得出采分点)和一种技能(译得准采分点)。,例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古者法设而不犯,刑

7、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解析:A项是一个承接关系复句,应该补出“则”,相当于“那么”“就”;C项“教之所成”承前省略了“此”,用以指代“言为文章,行为仪表”;D项意为“不是在该用刑时故意不用刑去惩戒他们”,省略的应该是代词“之”。这三项补出的内容都是正确的。 B项两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不应该用“故”,而应该用“而”。 答案:B,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8、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解析:“何为而至于此”是宾语前置句式,意思是“您为什么会到这里呢”。 A项“君何以知燕王”出自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句子意思是“你凭什么了解燕王呢”,句中“何以”即“以何”,也是宾语置于介词之前,属于介词宾语前置句式,与题干例句句式相一致。 B项“夫子何哂由也”出自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句子意思是“你为什么哂笑子路呢”,这是一个疑问句,“何”是疑问词,意思是“为什么”,不作宾语,所以没有前置。 C项“夫晋,何厌之有”,出自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是动词宾语前置句式,意思是“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何厌之有”即“有何厌”。,D

9、项“何故而至此”出自课文屈原列传,意思是“什么原因来到这里”,是疑问句,“何”作定语,译为“什么”。本题干扰的选项是C项,因为两个句子都是宾语前置,而宾语前置则有两类,一是介词宾语前置,如A项;二是动词宾语前置,如C项。考生在归类时要细分才能辨别清楚。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情况。在古代汉语中,很多词语的语法功能都不固定,词类活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考生须要明晰词类活用的多种情况,以准确判断其属于哪一类型。考生可以从词语本来的词性入手,再结合具体语境加以判断。A项,“履”是名词,本义为“鞋子”,在此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走,步行”;B项,“疏”是形容词,本义为“疏朗”,在此活用为动词,且为使动用法,意思是“使疏朗”;C项,“异”是形容词,本义为“不同”,在此活用为动词,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不同”;D项,“闻”为动词,本义为“听见”,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听见”。,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