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应做什么样的研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5138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师应做什么样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幼儿园教师应做什么样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幼儿园教师应做什么样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幼儿园教师应做什么样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幼儿园教师应做什么样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师应做什么样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师应做什么样的研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福建师范大学 欧阳秀芬,课程框架,第一章 幼儿园教师应做什么样的研究 第二章 幼儿园教师的研究课题从哪里选择 第三章 如何进行文献信息收集 第四章 如何设计研究方案 第五章 如何进行观察研究 第六章 如何进行访谈研究 第七章 如何进行问卷调查 第八章 如何运用教育测量 第九章 如何进行实验研究 第十章 如何做教育行动研究 第十一章 量化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十二章 质性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十三章 幼儿园教师研究成果的表达,第一章 幼儿园教师应做什么样的研究,第一节 研究方法类型下的幼儿园教师研究,一、什么是“研究”,“科学家在做研究”,“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研究研究”,广义的研

2、究:是指研究者与合作者、同事间对某些具体事务的商讨、思考、议论、审思、决议、专研、探求,是人们一般的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 狭义的研究:专业研究人员从事专业科学研究,是追求真理、探求规律的研究。,教师的研究属于广义上的,苏霍姆林斯基:教师不是做基础性的、发现一般科学事实与规律的研究,而是研究那些情境性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二、学前教育研究的特点,几个维度: 从研究对象看 从研究过程看 从研究内容看 从研究的学科性质看 (书本P31。),从研究对象看,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学前教育现象,特别是学前儿童。学前教育研究要适合学前儿童这一研究对象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方法,才能获得真实客观的结论

3、。,从研究过程看,学前教育研究要探索学前教育科学的认识过程,以揭示和发现学前教育领域内容的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为目的,进而用于指导学前教育实践,改进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更好地完成学前教育的任务。,从研究内容看,狭义的学前教育研究的范畴是幼儿园里行为活动和教师的行为活动。广义的学前教育研究的范畴除了包括托幼机构中的所有教育现象外,还应包括家庭、社区、国家、社会关涉学前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包括3岁以前的婴幼儿、新生儿、胎儿等所有的教育问题。因此学前教育研究的内容广泛而深刻,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既有基础性又有应用性,既

4、有社会性又有个体性。,从研究学科的性质看,学前教育不单纯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注重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早期儿童教育。在进行学前教育研究时,涉及与儿童发展学科的关系。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为两门既存在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学科。二者各有其特殊性,前者属社会科学,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学前教育问题;后者则属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跨界学科,研究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儿童生理和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但在研究实践中,二者又紧密关联,表现为:,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科间的关系,1、学前教育研究要依据儿童发展学科提供的规律,探讨如何促进幼儿的发展问题,同时现代社会的儿童发展总是在教育条件下的发展。 2、学前教育研究需

5、要探索学前教育过程中的知识和价值观念等的教育现象,这些教育现象常常需通过人的心理行为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来研究其发展变化,或检验其效果,因而需借鉴吸收有关的儿童研究理论和方法。 3、有时在一项研究课题中,既有研究儿童发展的成分,又有研究教育的成分。,学前教育研究特别需要注重对各种教育条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考察,回答教育应当“怎么做”大的问题,即通过研究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和环境条件,注重研究如何对幼儿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促进其各方面协调发展,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三、研究层次、类型下的幼儿园教师研究,(一)学前教育研究的方法体系 包括三个层次:方法论、一般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方法论,一般方法,

6、具体研究方法,方法论: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前提假设、逻辑、原则、程序等问题,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一般方法:指一般科学方法,是介于哲学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之间的系统科学,具有跨学科性质,是现代科学即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发展综合的结果/ 具体方法:是指适合于特定学科的专门的研究方法或技术手段。,(二)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类型划分依据:研究目的。 可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评价研究和行动研究。 1、“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属于纯科学研究或学术研究,注重于一般知识、普遍原理和原则的建立。如: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2、“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得出的一般原理和原

7、则,针对某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深入考察某一局部领域的特殊规律,将一般原理情景化、具体化,然后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应用理论和方法。 3、“开发研究” 开发研究是根据学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能够直接运用的教育产品。,4、“评价研究” 评价研究是对学前教育机构、课程、教育计划方案等的价值做出评定判断而展开的研究,是为政策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 5、“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学前教育研究者深入幼儿园或其他社会托幼机构,以改进实际工作的一种研究方式,通常是幼儿园教师及管理人员针对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行动研究的特点,研究主体为幼儿园教师或其他学前教育

8、实践工作者,研究方式适合其工作实际。 研究的问题具有针对性,而且可以即时运用于实践工作的改进。 通过研究可以促进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技能的提高,增强科学育儿的自觉性。(目的) 行动研究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种类型,具有非正规性特点,它是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重在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课本P34.),(三)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分类依据:方法学。 1、质性研究:也成为定性研究,是指以文字和图片对教育现象作描述。 2、定量研究:是指用数字对教育现象加以量的表示。,质性研究,理论基础:解释主义。 基本过程:确定研究对象陈述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了解研究背景

9、构建概念框架抽样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做出结论建立结论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目的:不是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找到一个可以推广的普遍规律,而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再现其本质,从而为处于类似情境的人和事起到一种观照作用。,定量研究,理论基础:实证主义。 基本过程: 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立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 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测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的假设。 重要前提:研究对象不依赖研究者而独立存在;事物本身具有内在固定的,可以重复发生的规律;事物的量化维度可以用来计算事物的“质”。,四、方法分类下的幼儿园教师研究,(一)具体方法的分类方式 1、依据有无控制性。分为经验法

10、和实验法。 2、依据场所的不同。分为实验室研究和自然研究。 3、依据所描述的状态。分为历史法、描述法和实验法。 4、依据收集事实材料的途径。分为历史法(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二)学前教育研究具体方法简介,1、历史法(文献法):是通过分析研究人类过去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来认识教育以及教育思想发展的规律性。 2、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对象作周密的观察,同时要求客观、详细地记录,根据对观察结果的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3、调查法: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周密地了解教育工作中某一方面的现实状况,弄清存在的问题或成绩及其可能的原因,通过调查到的大量

11、事实,概括出教育的规律性,探求发展趋向的一种研究方法。 4、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有计划地改变或创造一定的条件,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适宜的研究方法,一、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演进历程,1、直观思辨的经验化阶段(文艺复兴到19世纪前半叶) 这一阶段的学前教育研究处于未分化或独立状态,人们对儿童及其教育缺乏科学观念,凭经验和直觉臆断来了解学前教育现象。受启蒙运动的影响,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开始提出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天性、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等口号。,2、实证分析的自然科学化阶段(19世纪中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

12、发展,特别是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母体学科的成熟,学前教育学步入了实证分析的科学化阶段,其重要标志是普莱尔的系统现象观察实验法、梅伊曼的学前教育实验法、比奈的儿童智力测验法等。 20世纪初受行为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走上了追求自然科学化的道路,将实验法、测量法作为最科学的方法加以推崇。,3、方法整合的多元化阶段 19世纪后半叶学前教育研究者逐步发现自然科学研究走向实验法、测量法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下的研究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如只重事实不重价值,只重准确不讲有效,只讲程序不问意义,因而以高扬人文精神的质性研究很快形成了强劲势头,并逐步实现了多元方法的整合。特

13、别是受行动,研究方法生态学运动的推动,目前多元方法的整合已深入人心。,二、方法发展背景下的幼儿园教师研究,现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1、学科研究方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2、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论由二歧走向整合 3、学前教育研究技术的高度专业化 4、学前教育研究的生态学运动 5、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走向,学前教育研究技术,统计技术更加依赖于统计软件包的专业化,SPSS,SAS,Liserl,Multilevel Analysis。 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整合也有系统化的软件包,常见的软件包有:Hypercard2.0 ,HyperResearch,Storyspace,Cvideo。 专供儿童脑功

14、能测定的技术有:ERP,FMRI,PET,NIRS。,三、不同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适宜的研究方法,1、入职初期: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田野观察、工作日志记录、轶事记录、谈话法、沟通法、个案研究、单一被试实验、行动研究等。 2、入职中期:客观观察、实践取样记录、实践取样记录、访谈法、深度访谈法、焦点访谈法、简单问卷法、纵向个案研究、跨个案研究、小样本被试研究、准实验性行动研究、协调行动研究等。 3、入职后期:精细化深度观察、全息录像记录、眼动记录、结合访谈法、深度访谈法、团体访谈法、复杂问卷法、长程纵向个案研究、复杂实验研究、追踪实验研究、协同实验研究等。,第三节 研究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一、成

15、为研究者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世界性潮流。教师专业化的实质是教师同律师、医生等专业化人士具备专业能力一样,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观念来自于“专业人员即研究者”的启示,其基本假设是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省思、研究和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目前人们几乎把“教师成为研究者”当作教师专业化的同义词,而是否具有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又成为区分一个教师是专业教师还是非专业教师的根本标志。,二、幼儿园教师应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境的能

16、力。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的“换位”解析与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技能与素养的过程,其主要特征有五个方面:,教师的反思特征,1、实践性。教师教学效能的提高是在其具体的实践操作中; 2、针对性。教师对自我“现行的”行为观念的解剖和分析。 3、反省性。教师对于自身实践方式和情境立足于自我以外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 4、时效性。教师对当下存在的非理性的行为和观念的及时觉察、纠偏、矫正和完善,这可以缩短教师成长的周期。 5、过程性。一方面指具体的反思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另一方面是指教师的整个职业成长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炼,才能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三、幼儿园教师应成为行动研究者,首先,行动研究是针对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实际疑问展开的。一般研究多着眼于理论层面,而行动研究则着眼于实际的教学问题,以改进实际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目的。 其次,行动研究的结果是一些能改进教学问题的新做法。教师通过系统地搜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