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学课件第2章---国际投资理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315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6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投资学课件第2章---国际投资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国际投资学课件第2章---国际投资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国际投资学课件第2章---国际投资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国际投资学课件第2章---国际投资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国际投资学课件第2章---国际投资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投资学课件第2章---国际投资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投资学课件第2章---国际投资理论-(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国际投资理论,国际投资产生的原因。 国际投资对东道国和母国的影响。 成功对外投资的企业要具备的条件。 国际证券投资中的资产选择和投资决策。,1,本章主要内容,早期的国际投资理论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二节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2,主流优势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进展,证券组合理论 资产定价理论等,早期的国际投资理论之一: 纳克斯的研究,R.纳克斯:资本流动的效应和原因(1933),3,各国资本的不同供求关系,国家间利息率/利润率差异,国际资本流动,资本的国际流动使利息/润率高的国家利息/润率下降,利息/润率低的国家利息/润率上升, 最后使国际资本的供求达到

2、平衡。,早期的国际投资理论之二: 麦肯图式,麦克杜格尔(G.D.A. Mac-Dougall)和肯普 (M.C.Kemp) 的分析。 基本假定: 两个国家:一国资本丰富而另一国资本短缺;世界资本总量不变。 资本可以无障碍地在两国间自由流动; 由国际投资产生的收益能两国间得到公平分配; 资本的边际产值呈递减状态。,4,麦克杜格尔(Mac-Dougall)模型,资本在各国间的自由流动,可以使资本的边际产值在国际上得到平均化,从而提高世界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加世界财富总量。,总收益的增加并不是因为资本总量的增加,而是因为资本在世界范围内 得到了合理的流动。,5,图片来源: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陈金

3、贤等主编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年2月第1版,p 88,一 西方海外投资的主流优势理论,厂商垄断优势理论: 海默(S. Hymer,1960) 内部化理论: 巴克利(P. Buckey)和卡森(M. Casson)(1976)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Raymond Vernon)(1966) 厂商增长理论: 彭罗斯(Edith Penrose,1960)等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邓宁(John Dunning,1977 ),6,自学,厂商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ally Competitive Theory 最早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海默(S. Hymer) 1960年在

4、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跨国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提出。 二战后的国际投资主要是国际直接投资,而之前没有明确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差异: 决定的因素分别为:利润、利率,7,海默:市场不完全、垄断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海默实证研究了美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部门构成,发现直接投资与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 两个基本观点: 市场不完全是垄断优势产生的根源; 垄断优势根源于市场不完全性,并借助不完全的市场结构得以维持 垄断优势是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 愿意并且能够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必须具有一种或若干种东道国当地企业所缺乏的独占优势。,8,市场不完全的四种原因,商品市场:商品

5、的差异性,商标; 要素市场:专利、技术诀窍、资本获得能力的差异; 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 政府行为的存在,如关税等。,9,有关垄断优势的进一步研究,金德尔伯格 ( Charles P. Kindleberger ) 跨国公司处于不太熟悉,不太和谐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因此,跨国公司只有凭借胜过当地企业的强有力的优势,才能成功地进行国际经营活动。 约翰逊(H.G. Johnson)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是对知识资本的占有和使用 。知识资本的生产过程也就是研究与开发过程,成本相当高。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使用这些知识资本的成本却很低,有时接近于零。而这种优势是别的企业所没有的。 凯夫斯(R

6、.E. Caves) 跨国公司使产品异质化的能力很高,如使用不同包装,商标等。,10,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雄厚的资金实力 技术优势:科研力量 先进的管理优势 信息优势 国际声誉优势 规模经济优势 销售网络优势,11,内部化理论,由巴克利(P. Buckey)和卡森(M. Casson)提出。 理论渊源:科斯(Ronald .H. Coase)(1910- ) 提出的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理论。 科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科斯的代表作: 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 ,1937年 社会成本问题The Problem of Social

7、 Cost,1960 年。 科斯用交易费用解释企业的起源和产权和效率的关系。,12,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91,Ronald .H. Coase(1910- “for his discovery and clarific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action costs and property rights for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 of the ec

8、onomy“,来源: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economics/laureates/1991/index.html,科斯的疑问: 市场与管理的关系,“普兰特(Arnold Plant)在课堂上谈到经济体系是靠价格体系来协调运作.然而,普兰特在企业管理的课程上又提到,管理是在协调厂商内部生产要素。 ” “这两种歧异的观点该如何调和?假如所有必要的协调都已由市场提供,为何还需要管理呢?” 来源: 诺贝尔之路:科斯,14,科斯的疑问: 自由价格机制与厂商的关系,既然自由价格机制已经被公认为是最最有效的协调和指导资源配置的工具,为什么还有企业或厂商的存在?或

9、者说,为什么建立企业是有利的呢? “在实行自由企业制度的国家里,为什么人们会自愿服从企业主和代理人的指令,而不到市场上去亲自向顾客出售他自己的产品或劳务? “ 来源: 新帕尔格拉夫经济学大词典词条:科 斯(张五常撰写),15,交易费用的含义:科斯的观点,“经济学家谈到经济体系的运作时,总认为是透过价格机制(或市场)来协调,但是却忽略了使用市场仍有其成本的事实”。 “为了进行市场交易, 有必要发现谁希望进行交易,有必要告诉人们交易的愿望和方式,以及通过讨价还价的谈判缔结契约,监督契约条款的严格履行等等,这些工作常常是成本很高的”。 来源: 诺贝尔之路:科斯; 社会成本问题,科斯,16,Trans

10、action Costs:the meaning,In order to carry out a market transa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iscover who it is that one wishes to deal with, to inform people that one wishes to deal with and to what terms, to conduct negotiations leading up to a bargain, to draw up the contract, to undertake the inspecti

11、on needed to make sure that the terms of the contract are being observed, and so on. (Coase, 1960) 与1937年论文的主旨一脉相传:“there is a cost of using the price mechanism”,17,企业的本质:对价格机制的取代,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irm was due primarily to the existence of marketing costs. 来源:the nature

12、of the firm 企业的本质是对价格机制的取代。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企业可以把若干生产要素所有者组织成一个单位参加交换,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企业是通过管理协调来代替市场协调的必然结果。当组织生产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会出现。 “显而易见,采用一种替代性的经济组织形式能以低于利用市场内的成本而达到同样的结果。正如我多年前所指出的,企业就是作为通过市场交易来组织生产的替代物而出现的。在企业内部, 生产要素不同组合中的讨价还价格取消了,行政指令替代了市场交易。那时,毋需通过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讨价还价,就可以对生产进行重新安排。” 来源:社会成本问题,18,跨国公司:交易费用的

13、节约,英国里丁大学教授巴克利(P.Buckey)和卡森(M. Casson)将交易成本理论用于跨国公司。 认为跨国公司跨国经营是为了克服市场失效。,虽然跨国公司经营范围远大于一般公司,但本质上二者并没有区别,科斯的理论既然适用于一般企业,也适用于跨国公司。,19,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与对外投资,市场失效:由于市场不完全,所以企业在让渡其中间产品时难以保障其权益,不能通过市场来配置其资源。 这样,企业为克服外部市场的交易障碍就必须采取对外投资的形式。,中间产品不仅包括半加工的原料,零部件,更重要的是指知识产品,即专利,专有技术,商标,市场信息等。 例如信息在外部市场让渡时非常容易扩散,使其所有者

14、失去优势。,20,知识产品、交易费用、转移价格、内部化,知识产品的交易费用高,为降低交易费用,转移价格 Transfer Price,手段和途径,将生产建立在公司内部。 以公司内部市场取代 外部市场。 内部化,-为什么? -知识产品的形成耗时长,费用大;在市场上转让相当于扶持了竞争对手,削弱了自身竞争力; 价格不易确定(保密需要,收益只有在投入生产过程后才能确定)。,21,跨国公司内部交易商品和劳务的价格, 与外部市场价格不同。,内部化的收益和成本,收 益,统一协调各项业务,建立长期供应关系,减少“时滞” 制定有效的差别价格和转移价格所带来的收益; 消除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收益。,成本,内部化的

15、市场可能低于最优经济规模 通讯联络成本 国家风险成本 监督管理成本,22,只要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内部化的成本, 进行内部化就是可行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aymond Vernon)和威尔士(L.T. Wells)等提出。1966年。 Theory of Product Cycle.动态理论。 工业制成品的生命和贸易周期: 新生阶段(new product phase) 成长阶段(product growth phase) 成熟阶段(product maturity phase) 销售下降阶段(sales decline phase) 让位阶段(demise phase),2

16、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示意图: 不同类型国家生产和出口产品的更替,24,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发生了变化,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发生了变化,导致进出口的方向也发生变化。,来源:根据方齐云:国际经济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研究生用书, 2009年3月第1版,P55(经整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的变化和企业生产经营地点的变化,25,劳动力密集型,发展中国家,资本密集型,研究与开发密集型,欧洲和日本,美国,产品成熟时期,产品创新时期,产品标准化时期,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或者OIL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 Dunning,1942-2009)1977年 提出。综合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理论的基本思想。 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三个因素综合决定的。 所有权(ownership)优势 内部化(internalization )优势 区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