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0-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幻灯片-共32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274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10-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幻灯片-共32张)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考点10-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幻灯片-共32张)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考点10-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幻灯片-共32张)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考点10-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幻灯片-共32张)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考点10-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幻灯片-共32张)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10-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幻灯片-共32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10-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幻灯片-共32张)(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复习指导(思想品德),第三单元 与法同行 中考考点 9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考点说明 考点梳理 要点解读 经典试题 考点分析 随堂练习,【考点说明】,【考点梳理】 (1)维护公共秩序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来维持,离开了一定的规则、秩序的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只有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社会秩序,才能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首先要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强化公民的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要加强法治,依法惩治那些不守规则、不守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还必须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2、,一方面,通过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惩处扰乱、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意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要从小事做起,要自觉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和意识,自觉遵守公共场所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3)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法律维护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危害社会和他人,最终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国

3、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法规,也是人们同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法律维护公共安全。公共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关系到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声誉。维护公共安全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依法规范经济行为,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我国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使正常的经济秩序、经济活动有了法律保障。 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是多种多

4、样的。根据行为所违犯的法律类别,可以把违法行为划分为违宪行为和刑事、民事、行政违法行为。任何一种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法是由国家制定、颁布的,规定什么是犯罪,以及犯罪应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又称基本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

5、位,它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如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与活动原则、国家标志等。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第二,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第三,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这种严格的规定,保证了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与公民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宪法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公民都要进一步增强宪法观念,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要点解读】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来维持?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来

6、维持,离开了一定的规则、秩序的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只有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社会秩序,才能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2、如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首先要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强化公民的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要加强法治,依法惩治那些不守规则、不守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还必须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惩处扰乱、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意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要从小事做起,要自觉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和意识,自觉遵守公共场所明文规

7、定的规章制度。,3、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特征。 4、理解“法律维护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危害社会和他人,最终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国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法规,也是人们同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5、理解“法律维护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关系到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声誉。维

8、护公共安全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6、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违法行为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行为所违犯的法律类别,可以把违法行为划分为违宪行为和刑事、民事、行政违法行为。,7、什么是犯罪行为?什么是刑法?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法是由国家制定、颁布的,规定什么是犯罪,以及犯罪应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8、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处罚。 区

9、别:一般违法行为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尚未触犯刑法,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而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9、刑罚的种类? 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又称基本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10、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对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1、宪法规定的国家的根本问题有

10、哪些?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如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与活动原则、国家标志等。,1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表现? 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第二,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第三,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3、评析“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大事,因此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着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的确规定的是国家大事。我们要认真学习和了解宪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同时宪法

11、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因此这一观点是片面的。,1. 【2014南京】以下俗称“民告官”的维权手段是( ) A刑事诉讼 B民事仲裁 C民事诉讼 D行政诉讼 2. 【2014无锡】在十字路口,尽管车多人杂,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井然有序。如果南来北往、东行西去的车辆及行人各不相让,结果谁都难以通过。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 A.每个人都可按照自己的规矩办事 B.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C.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维持 D.只要不影响他人通行是可以闯红灯的,D,C,3. 【2014镇江】“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行政,关键是依宪行政。”这是因为宪法是( ) A.治

12、国安邦的总章程 B.普通法律内容的具体化 C.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D.一切法律的总和 4. 【2014乌鲁木齐】自2014年5月起,自治区党委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6月5日,我区多地人民法院集中公开审判一批涉暴恐犯罪的被告人,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都依法受到了刑罚的严厉制裁。这一举( ) 维护了公民权利,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体现了国家强制力,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 告诫人们凡是危害社会的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警示公民必须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 A B C D,A,D,5. 【2012年福州】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素有“小宪法”之称,它是一部直接关系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法律。20

13、12年它迎来了制定以来的第二次修订。本次修订的亮点之一是对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设置了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材料中的“设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一方面的保护? 司法保护。 请列举两项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例如:选举法、受教育权、继承权、人身自由权等。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请阅读下表并回答:表格中的内容是如何体现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 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体现了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一

14、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团体、企事业组织等都必须遵守宪法,体现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刑事诉讼法要根据宪法制定,体现了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考点分析】 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新课标明确要求“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个人、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含义”。因此,各地中考普遍关注法律基础知识。 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准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通过维护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维护经济秩序、制裁违法犯罪等成为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处于首要地位,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1)维护公共秩序。 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如

15、何维护公共秩序是考查的重点。学习时,要联系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如:中国式过马路、不文明旅游等,理解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懂得维护公共秩序不仅要靠法律,而且要靠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同时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自觉遵守秩序的习惯。,【考点分析】 (2)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 法律的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制裁违法犯罪上。犯罪的特征、对犯罪行为的处罚是考查的重点,因此,要知道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犯罪应受到的刑罚处罚的种类。要结合违法犯罪的相关案例,准确判断行为的性质,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教育,自觉远离违法犯罪。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由于宪法的特殊地位,中考重点对该考点的考查,主要涉及的

16、知识点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依据、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表现、维护宪法的尊严等。学习这一考点时,可以通过“规定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三个方面将宪法与普通法律进行对比,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2014年5月23日,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汉、刘维等36人组织、领导、 参加黑社会组织罪以及故意杀人罪等案件一审公开宣判,共判处5人死刑、5人死刑缓期2年执行、4人无期徒刑、22人有期徒刑。据此回答12题。 1. 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看,他们的行为( ) A触犯了刑法 B扰乱了社会秩序 C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应受刑罚处罚 2. 材料表明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 C. 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C,C,3. 2014年3月1日晚,云南昆明火车站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