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康复训练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2705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偏瘫康复训练高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偏瘫康复训练高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偏瘫康复训练高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偏瘫康复训练高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偏瘫康复训练高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偏瘫康复训练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瘫康复训练高(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偏瘫的康复训练,一、什么是偏瘫?,偏瘫是由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脑炎和脑膜炎等脑内病变所引起的、以同侧上下肢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二、偏瘫发生的原因,偏瘫的原因是脑内病变,其中半数以上为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又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此外,脑外伤也是常见原因。 发生偏瘫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血液粘滞综合征、吸烟及恶劣气候等。,三、偏瘫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运动障碍 脑卒中初期,瘫痪肢体为弛缓性瘫痪,表现为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不能进行自主性活动。经过数天或数周后,患者瘫痪肢体出现异常的姿势反射、痉挛和腱反射亢进,成为痉挛性

2、瘫痪。,感觉障碍 患肢多有沉重、酸、麻木和胀痛感,少数患者有感觉丧失。偏瘫患者若有严重、持久的感觉障碍,将会严重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语言-言语障碍 偏瘫患者伴有言语障碍的占40%,50%的人其障碍有失语症和构音障碍两类(说不出来说不清楚),认知障碍 脑卒中及脑外伤患者常不同程度地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包括定向、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功能障碍,以及失用症和失认症等知觉障碍。,四、偏瘫并发症,偏瘫性肩痛 废用综合征 1、废用性肌肉萎缩 2、关节挛缩畸形 3、起立性低血压,五、偏瘫各恢复阶段的训练目标与计划,弛缓期 训练目标: 预防痉挛出现 预防联合反应出现 预防并发症及继发损害 诱发正常运动模式,

3、训练计划: 体位治疗-良肢位设计 床上活动训练-体位变换 辅助被动运动 主动运动训练,痉挛期 训练目标: 控制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以正常的运动模式完成基本动作 训练计划: 躯干控制训练 肢体正常运动模式训练 负重训练 双侧肢体参与的训练 痉挛控制训练,恢复期 训练目标: 出现较充分的分离运动 运动模式接近正常,训练计划: 运动协调性训练 提高运动速度训练 精细运动训练 回归社会的适应性训练 步行训练,六、偏瘫康复训练,为防止并发症,尽早改善功能,康复训练应尽早进行。目前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即可开始,(一)卧位训练,良肢位的保持 所谓良肢位是

4、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 在此阶段,康复人员必须取得家属的配合,并教会他们如何帮助患者翻身及保持各种正确的体位。,仰卧位 为保持正确仰卧位,需使用3个枕头 枕头1: 垫头下,不宜过高,面部朝向患侧 枕头2:防止肩胛骨后缩,在肩后补垫一个比躯干略高的枕头,将伸展的上肢置于枕上。前臂旋后,手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张开。 枕头3:防止患侧骨盆后缩,在患侧骨盆及大腿下垫枕。枕头外缘卷起可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枕头右下角可使膝关节自然呈轻度屈曲位。,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 需要用3个枕头 枕头1:垫于头下不宜过高 枕头2:垫于患侧上肢,使患侧

5、肩部前伸,肘关节伸展, 腕关节背伸 枕头3:垫于患侧膝部,使骨盆旋前,髋、膝关节呈半屈位,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 需用3个枕头 枕头1:垫于头部,不宜过高,患侧上肢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肢自然伸展放于枕上) 枕头2:垫于健侧下肢膝部,膝关节屈曲,患侧下肢在后 枕头3:垫于背后支撑身体,(二) 翻身训练 被动翻身动作 主动翻身动作 1)促进主动翻身训练:康复人员让患者呈侧卧位,躯干后垫12个枕头,先被动地使躯干略向后倾斜,然后鼓励患者恢复其原来的侧卧位。逐步扩大倾斜角度,反复地练习此动作,直到他能从仰卧位转身呈侧卧位。 2)主动翻身训练,向健侧翻身 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双手抱胸,

6、健 脚钩患腿。 向患侧翻身:双手十指交叉,左右摆动。,上肢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患侧肩关节下降、后缩,甚至脱位,早期开始肩部运动可防止发生肩痛和肩关节挛缩。同时诱发患侧上肢分离运动的出现。 被动运动:患者取仰卧位,康复人员将一手放在患者腋下,将患肩上托;另一手固定患侧上肢,缓慢地进行肩关节前屈、内收、外展、内旋及外旋等活动。注意不要用力牵拉以避免关节疼痛及损伤。 主动辅助运动:患者可以利用自己的健侧带动患肢活动。 上肢分离运动与控制能力训练:仰卧位,支持患者上肢于前屈90度,让其上抬肩部使手伸向天花板,(三)患侧上、下肢康复训练,下肢康复训练 “桥式”运动:为训练骨盆的控制能力,诱发下肢分离运动

7、,用健侧上下肢带动病侧上下肢活动,患者可进行“桥式”运动。患者取仰卧位双手十指交叉,双上肢上举,双腿屈曲,将臀部抬起。动作状如拱形桥。 下肢屈曲动作的训练:屈髋、屈膝动作的训练。全脚掌踏于床面。,二、坐位训练,(一)正确坐位姿势的保持 1.床上坐位:应尽量让患者坐直,背后放置枕头,患侧肘关节伸直,双手十指交叉相握放于床前桌上,避免患侧上肢悬吊于身边,以免引起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等合并症。 2.轮椅/坐椅的坐位:正确的坐姿是躯干尽量靠近椅背,背后放置枕头或一块木板以促使躯干伸展。患侧上肢放在扶手或身前的桌上,患侧髋、膝、踝关节尽量保持90度直角。,(二)由侧卧位到坐起动作,康复人员在患者健侧

8、扶住双肩,患者健侧下肢插入患侧小腿下方。,(三)坐位平衡训练,1.躯干伸展训练 康复人员一手扶持患者腰部协助患者伸展腰部,一手置于患者胸前协助患者保持躯干的稳定。 2.坐位时身体重心向患侧转移训练 3.坐位时身体重心前后移动训练,(四)转移动作的训练,轮椅/椅子 床的转移:轮椅或椅子与床呈45度,患者健侧靠床。 床轮椅/椅的转移:椅子放在患者的健侧。,三.立位训练,(一)从坐位到站起的训练 起立时要提醒患者尽量患侧负重、抬头看前方。,(二)站立训练,站立时首先需进行患侧下肢的负重训练。训练原则由易到难,负重量由少到多。让患者健侧臀部坐一较高的床的边缘,在这一范围内自动的屈、伸膝关节后,逐步降低

9、床的高度,增大患者膝关节屈、伸的活动范围,直到患者能从普通高度的床上站起。,四、步行训练,从一侧足跟着地起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被称为一个步行周期。 (一)患侧下肢支撑训练 患足单脚站立训练。,(二)患侧下肢迈步训练,1.取俯卧位,将患者膝关节屈曲90度,训练上,防止患者屈膝的同时屈髋。 2.取站立位,微屈膝,训练时,注意防止骨盆上提。 3.用患腿向前迈步,嘱患者膝关节放松。,(三)步行训练,1.扶持步行训练 采用面对面扶持的方式进行步行训练。训练时要按照正确的步行动作行走。 2.矫形用具与助行器的应用,五、上下楼梯的训练,偏瘫患者应遵照健足先上、患足先下的原则上下楼梯。,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下载使用,定会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