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知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2704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5.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知识(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知识,武穴市疾控中心 2012年5月,2,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3,1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引起大流行 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肌痛、头痛伴有严重不适、干咳、咽喉痛或鼻炎,多数患者可在一到两周内恢复。 流感潜伏期短约为13天,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播迅速,抗原易变异,人群对变异株普遍易感,控制难度大。,4,认识流感病毒(1),正粘病毒科病毒 有胞膜的RNA病毒,颗粒呈球形或长形。 包括: 人流感病毒:甲、乙、丙型 动物流感病毒:甲、丙型,5,认识流感病毒(2),病毒结构、分型

2、及变异 (一)病毒结构 分三层 内层:病毒中心,含RNA、核蛋白;多聚酶 间层:内膜蛋白 外层:脂层,表面抗原由血凝素 (H)和神经氨酸酶(N)组成,6,神经氨酸酶(N),血 凝 素(H),脂 质,膜 蛋 白,P1 P2,P2,聚合酶蛋白,RNP,RNA,核蛋白,7,病毒的变异,病毒的变异,抗原性漂移 (antigenic drift),抗原性转换 (antigenic shift),编码表面抗原(H、N)基因点突变累及导致了抗原位点的改变,基因重组或动物源性抗原转换,8,大型变异:H、N均大变异 ,约 30-40年发生一次,可 致大流行或暴发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变异 亚型变异:H大变异,N不

3、变或小 变异约 10年发生一 次,可致大流行。 变种变异:H、N均小变异,经常 发生,导致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只有变种变异,丙型流感病毒相对稳定,未发现变异,9,哪些人容易感染流感?,人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病后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是因为流感病毒亚型内部经常会发生小幅度变异,即“抗原漂移”,人对变异后的病毒仍然易感。所以,即使前一年感染过流感的人,第二年仍有可能再次感染。,10,流感的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也有人因为接触了污染了流感病毒的物品(如食具、茶杯或玩具等),然后又接触自己的嘴或鼻子,感染病毒。,11,哪些人可以作为传染源传播流感?,流感病人是主要的

4、传染源。多数病人从症状出现前1天,直到起病后5天内,都有可能把流感病毒传染给其他人。这说明感染者在生病前就有可能将流感传染给其他人。 一些隐性感染者虽然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但仍能短期排毒,可以作为传染源。,12,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禽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病毒的毒力所决定的。 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

5、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最近,国内外由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即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一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1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指人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后所致的疾病。 轻型病例仅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酸痛和乏力等流感样症状 重者可发展为肺炎、ARDS、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败血症、肾功能衰竭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 (H7、H9N2)? H7亚型人禽

6、流感患者主要表现出结膜炎和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H9N2亚型人禽流感患者,类似普通感冒,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见王陇德主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卫版 2007 P64,14,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和其它流感病毒一样怕光、怕热、普通消毒剂很易将其杀灭。如加热(6030分钟,1002分钟)或福尔马林、络合碘等消毒剂均可杀灭病毒 在低温、干燥以及甘油中可保持活力数月至1 年以上,在干燥的尘土中能存活14天。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至少3个月。在22的水中存活长达4天,0可超过30天。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15,易感人群,由于流感病毒具有较严格的宿主特

7、异性,目前认为人对禽流感病毒不易感。 高危人群 12岁以下儿童 与家禽(尤其是病死禽)密切接触人群 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包括医务人员),16,传染源,主要为病、死禽和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健康禽,尤其是水禽。 人禽流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非常有限。,17,感染危险因素,直接接触禽类,尤其是病死禽(如宰杀病死禽) 暴露于禽流感病毒(H5N1)污染的环境和活禽宰杀市场等 与人禽流感病例直接接触也可能与感染有关,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明H5N1禽流感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 高危职业史:实验室人员,禽病防治人员,动物疫情处置人员,医护人员,18,禽流感的传播途径,1 、羽绒制品通常会经过消毒、高温等多

8、个物理和化学处理过程,传播病毒的几率应当很小,病毒存活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太可能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2 、经过呼吸道飞沫与空气传播。病禽咳嗽和鸣叫时喷射出带有H5N1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漂浮,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发生禽流感。 3 、经过消化道感染。进食病禽的肉及其制品、禽蛋,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病禽污染的食具、饮具,或用被污染的手拿东西吃,受到传染而发病。 4 、经过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容易感染H5N1病毒而发病。,19,传播途径,迄今为止尚未明确其具体的传播途径 可能的传播途径 禽人传播 环境人传播 人人传播 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概率很小,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因素阻止了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侵袭。首

9、先,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体细胞识别并结合; 第二,所有能在人群中传播的流感病毒,其基因组必须含有几个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而禽流感病毒没有; 第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含碱性氨基酸数目较多,使其在人体内的复制比较困难。,20,人与人之间会传播禽流感病毒吗?,一旦禽流感病毒与人类病毒重组,从理论上说,就可能通过人与人传播。届时,这种病毒就会成为人类病毒,好像流感病毒一样。两种病毒的重组有一个生物学特性,就是禽流感病毒首先发生了变异。但是禽流感对人类还是一种全新的病毒,传播到何种程度会变异,谁也无法预知。,2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高发季节,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

10、原因是: 第一,禽流感病毒对温度比较敏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时间缩短。另外,夏秋时节光照强度相对更高,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第二,夏秋时节禽舍通风强度远远高于冬春季,良好的通风可以大大减少鸡舍环境中病毒的数量。因此,病毒侵入鸡体内的机会和数量就明显减少,感染几率下降。同时,良好的通风也减少了不良气体对鸡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对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义。,22,禽流感病毒短期会发生变异吗?,由于病毒与受体的不匹配,禽流感病毒的人体感染是一种“误行寄生”,目前这种病毒还并不具备侵害人的细胞接受体的特性;但如果不加控制,任其与人的肌体相互适应,经过一段时间会促使禽流

11、感病毒发生变异,甚至与人类流感病毒重组而产生新的病毒。这样产生的新病毒就会具备人体间相互感染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人体进一步传播。 尽管禽流感病毒产生变异、重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自然界中新物种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种条件相适应,就目前情况,禽流感病毒发生这种变异重组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23,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有多久?在潜伏期能传染吗?,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数量、禽体的抵抗力、日龄大小和品种,饲养管理情况、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有否应急条件的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急剧,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潜伏

12、期内有传染的可能性。,24,人禽流感的潜伏期,25,吃鸡鸭鹅肉会被传染吗?,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很可能进入人体。病毒进入人体如果存活,是否通过消化道传入人体各组织中、病毒在人体是如何运作的,这些机理现在都还不清楚。,26,人类感染禽流感与感染流感在症状上有什么区别呢?,实际上刚刚开始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感染以后,初期跟流感是一样的。发高烧,浑身疼,没劲,关节疼,有的人最初是上呼吸道的状况,鼻塞,全身不舒服。 作为禽流感,人不容易被传染,但是人一旦感染了,反应就比较强。 有些人病情发展比较快,禽流感比普通流感发展成为肺炎的机率大,大概一半人会发展成

13、肺炎,而且有少部分人不仅仅肺脏的损害,还会有心脏的损害。容易发生死亡就是指既有肺损害又有心脏损害的患者。,27,世卫指出:鸟粪是禽流感重要源头 气温越低存活越久,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鸟粪是将禽流感病毒传播给人类与禽鸟的一个重要源头,并且天气越冷,鸟粪中H5N1型高致病禽流感病毒存活时间越长。 世卫指出,在天气寒冷的低温(约摄氏4度)地带,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至少可存活35天,而在高温(摄氏37度)地区,鸟粪中的病毒只可存活约6天。 世卫同时表示,住屋后院饲养的家禽最容易感染禽流感病毒,因为家禽通常四处走动,很容易与野鸟或其饮用水源接触。如果这些家禽又经常在户主屋内出入,一旦携带病毒,将很

14、容易将病毒传染给人类。,28,WHO全球疫情统计,2003年病3 死 3 2004年病46死32 2005年病95死41 2006年病47死32 总计病191死108 病死率56.54% 中国2005年病8死5 2006年病8死6 总计病16死11 病死率68.75% 湖南病3死1,29,同时具备以下4条不能作出明确诊断的肺炎病例 (1)发热(38) (2)具有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WBC总数降低或正常,或LC分类计数减少 (4)经抗生素规范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定义?,30,人禽流感预警病例的定义,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不明原

15、因肺炎病例可定义为人禽流感预警病例: 1.接触禽类人员(饲养、贩卖、屠宰、加工禽类的人员、兽医、以及捕杀、处理病、死禽及进行疫点消毒的人员等)中发生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2.可能暴露于禽流感病毒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人员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3.已排除SARS的不明原因的肺炎死亡病例。,31,不明原因肺炎、人禽流感预警病例的报告和处理,1.乡镇医院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必须立即将其转至县级以上医院进行诊治,并立即电话报告。 2.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务人员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后,应立即报告医院相关部门,由医院组织本医院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空白处

16、注明“不明原因肺炎”)进行网络直报,并电话报告县卫生局。 3.县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应尽快组织本辖区内的专家进行会诊。县级专家会诊后,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报请市级专家组进行会诊。做出明确诊断的,由报告单位订正为诊断疾病。,32,4.地市级专家组无法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的,应做出预警病例诊断,由原报告医院在2小时内进行订正报告(将原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的病例更改为SARS预警病例或人禽流感预警病例)。可以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的,由报告单位订正为诊断疾病或“其它不明原因疾病”。 5.各级医院对符合人禽流感预警病例定义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应立即作出预警病例报告。,33,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疫点是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一般是指患病禽类所在的禽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销售单位 疫区是指以疫点为中心,半径3KM范围内的区域 受威胁区是指疫区向外顺延5KM范围内的区域,34,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传染源主要是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