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麻醉与镇痛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2521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科麻醉与镇痛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产科麻醉与镇痛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产科麻醉与镇痛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产科麻醉与镇痛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产科麻醉与镇痛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科麻醉与镇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科麻醉与镇痛(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科麻醉与镇痛,姚尚龙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一 妊娠期间孕妇生理的改变,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心血管系统的改变,Blood Volume +35% Plasma Volume +45% Hb -20% plt -10 to 20% Clotting Factors +50 to +75% CO +40% SV +30% HR +15% to 30%,呼吸系统的改变,O2 Consumption +20 to +50% Minute Ventilation +50% TV +40% PaO2 +10% PaCO2 -15% HCO3 -

2、15% FRC -20%,呼吸系统的改变,神经系统的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对麻药的敏感性增高 吸入麻醉药的MAC明显降低 椎管内麻醉所需的局麻药用量明显减少,消化系统的改变,胃酸分泌增加,PH值降低 胃排空能力明显减弱 幽门部抬高,胃内压增加 食道喷门括约肌张力降低 反流、误吸的危险性 增加,泌尿及内分泌系统的改变,GFR +50% Cr 0.5 to 0.6 mg/dL BUN 8 to 9 mg/dL Glucosuria 1 to 10 gm/24 hr Proteinuria 0.3 g/day Normal 0.25 g/day 糖耐量减弱 T3、T4水平增高,孕妇生理改变对麻醉的影响,

3、循环系统负荷增加,并发症增多 氧耗增加而储氧能力减少,易缺氧 对各种麻药的需求明显减少 返流误吸的危险性增加 困难气管插管比率增加 妊娠合并症对麻醉有一定影响,二 分娩与分娩镇痛,I 分娩的机制及分娩痛的产生,分娩动因的内在机制,分娩的发生由胎盘胎 儿分泌的一系列激素和细胞因子所决定,各种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在妊娠末期即明显增加,临产后迅速达到高峰,使子宫产生强烈的有规律的收缩,共同促进了分娩的发生,分娩动因的外在表现,子宫有规律的收缩是分娩的主要动力 各种辅助肌肉的配合是分娩的重要条件,分娩的分期,第一产程,初产妇需11-12小时 第二产程,初产妇需1-2小时 第三产程,需5-15分钟,不超

4、 过 30分钟,分娩痛的产生,第一产程 主要来源于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 T10 L1支配 第二产程 主要来源于会阴部压迫 S2 S4支配,II 分娩镇痛的方法及优缺点,分娩镇痛的方法,局部麻醉 骶管阻滞 硬膜外镇痛 (CIEA 或PCEA ) 腰麻-硬膜外联合镇痛(CSE) 静脉自控镇痛(PCIA) 吸入麻醉镇痛,孕妇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穿刺点: L2-3或L3-4 ,控制平面T10以下 药 物: 0.075-0.125罗哌卡因(布比卡因)1-2ug/ml芬太尼 设 置:首剂8-10ml,每小时量6-8ml,PCA量3ml,锁定时间15分钟 优缺点:镇痛效果满意,运动神经影响轻,个体化用

5、药。其缺点为镇痛作用起效较慢。,腰麻-硬膜外联合镇痛(CSE),于T3-4行硬膜外穿刺, 成功后退出针芯 从硬膜外套管针中置入脊麻针 向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 取出脊麻针 置入硬膜外导管,待腰麻作用消除后从硬膜外给药,腰麻-硬膜外联合镇痛(CSE),蛛网膜下腔用药:15-20ug芬太尼1.5-2.5mg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 硬膜外腔用药:0.075-0.125罗哌卡因(布比卡因)1-2ug/ml芬太尼 优缺点:镇痛迅速、完善,对运动神经影响小 ,可控性好。有一定的并发症,如瘙痒,头痛?感染?,穿刺机械的改进使头痛、感染发生率和硬膜外 相比没有显著差别 Rawal N. Anesthesiol Cl

6、in North America 2000, 18: 267-95.,可行走式分娩镇痛(AEA),特点:根据孕妇的运动能力来定义,同时要求提供满意的镇痛 方法: PCEA和CSE均可 药物:硬膜外罗哌卡因浓度不超过0.1,蛛网膜下腔不超过2mg 优缺点:运动神经影响轻微,孕妇可自如行走,而行走可能会缩短产程,0.1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阻滞时既可提供满意的 镇痛又充分保留孕妇运动能力 姚尚龙 临床麻醉学,2003, 8: 469-472,静脉自控镇痛(PCIA),方法:电脑泵设置首剂量、维持量、PCA量,静脉输注 药物:以阿片类药为主,新药雷米芬太尼 受到重视 应用:孕妇有硬膜外阻滞禁忌症时,PCI

7、A有应用的价值 ,其缺点为可能对胎儿有一定影响,III 分娩镇痛对分娩及母婴安全性的影响,分娩镇痛对母婴安全性的影响,大规模的临床和研究证明,目前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对孕妇是安全有效的 各种监测及评价胎儿或新生儿的方法均表明,目前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对胎儿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分娩镇痛对分娩的影响,对分娩内在机制的影响 对产程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分娩镇痛对分娩机制的影响,分娩的发生、发展及完成由胎盘胎 儿分泌的一系列激素所决定 “胎盘-胎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一定抵御能力 研究证明,分娩镇痛没有影响胎盘胎 儿这一“系统”中各种激素的分泌,姚尚龙 中华麻醉学,2004,3:

8、237-239,,对产程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分娩镇痛没有影响子宫收缩激素的分泌,但由于阻滞交感神经而造成子宫收缩一过性减弱 辅助肌肉收缩力减弱 ,程度和局麻药浓度相关 分娩时产妇主动用力的愿望减弱,相应的对策,积极的使用催产素 ,可以代偿子宫收缩的一过性减弱 降低局麻药浓度 ,如可行走式分娩镇痛 积极的产程管理,可显著降低器械助产率和剖宫产率 研究证明,上述方法可消除分娩镇痛对 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Clark A Am J obstet Gynecol, 1998, 179: 1527.,剖宫产麻醉 与镇痛,I 麻醉方法及优缺点,麻醉方法,腰麻 硬膜外阻滞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 全身

9、麻醉,腰 麻,穿刺点:常为T3-4 ,平面控制在T8左右 药物:10mg左右布比卡因或丁卡因 优点 :起效块,阻滞效果完善 缺点:血动力学影响较大, 可控性差,并发症较多 低血压预防:右侧垫高30度,麻醉前输液500-1000,硬 膜 外 麻 醉,穿刺点:常为T2-3 ,平面控制在T8左右 药物:1.5-2利多卡因或0.5布比卡因 优点:麻醉效果好,循环波动小,可控性强 缺点:起效稍慢,肌肉松弛度稍差于腰麻 低血压预防:右侧垫高30度,麻醉前输液500-1000,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方法:同腰麻硬膜外联合分娩镇痛 优点:起效快,肌肉松弛良好 ,可控性良好 缺点:循环系统影响较大 ,有

10、一定的并发症? 低血压预防:右侧垫高30度,麻醉前输液500-1000,全 身 麻 醉,诱导前1h口服抗酸药 ,充分供氧 手术的各项准备措施准备好之后才开始麻醉诱导 诱导采用硫喷妥钠4-5mg/kg+1.5mg/kg琥珀胆碱 氧化亚氮复合异氟醚或安氟醚维持麻醉 避免过度通气,胎儿取出后加深麻醉 病人清醒后拔管,II 剖宫产麻醉中注意的问题,妊高症对麻醉的影响,先兆子痫和子痫 麻醉注意点 凝血功能 血容量 镁制剂的应用 麻醉选择 气道和肺水肿 心肾功能衰竭,麻醉对胎儿的影响,子宫-胎盘循环无自身调节功能 ,孕妇低血压严重影响胎儿血供 大多数麻醉性镇静 、镇痛药易通过胎盘 肌松药具有高度水溶性和离解度,不易通过胎盘 吸入性麻醉药可抑制子宫收缩 椎管内麻醉时各类局麻药都有少量通过胎盘,对胎儿无明显影响,麻醉期间低血压的预防,晶体液麻醉前输注效果欠佳 胶体液预先输注和腿部包扎效果较好 麻黄素和其他受体激动剂对低血压预防与处理十分有效,III 术后镇痛,产科术后镇痛,药物镇痛:非甾体类消炎药,如止痛栓。但镇痛效果不确切 PCEA ;最常用 ,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少数病人出现呕吐、便秘等并发症 PCIA :常用药物为芬太尼或曲马多 ,效果稍差于 PCEA,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