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自我检测经验之谈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1645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自我检测经验之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糖尿病自我检测经验之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糖尿病自我检测经验之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糖尿病自我检测经验之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糖尿病自我检测经验之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自我检测经验之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自我检测经验之谈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糖尿病监测经验之谈,如何学会自我监测,自我介绍,李某,男,65岁,25年前被检测出患了2型糖尿病,但当时并没有在意这个病,所以血糖突高突低,病情加重而进了医院,但经过医生、护士的精心照顾下,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在出院前,护士给他做了很详细的健康指导,从此,一直带病优质生活。,血压、脉搏、体重及腰臀围情况,每周测定一次 血糖及尿常规,尿常规中尤其应注意尿糖、 尿蛋白、尿酮体的情况,每个月检查一次。 糖化血红蛋白情况,每二至三个月检查一次。 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情况,每半年检查一次。 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 眼部情况(应包括眼底检查), 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家里,医院,血糖

2、尿糖 血压 体重 脉搏 腰臀围 皮肤的观察 (特别是足部),尿常规 (特别是尿糖、尿蛋白,尿酮体)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蛋白 血脂 眼部情况(应包括眼底检查) 检查肝功能、肾功能 心电图检查,血糖,血糖测试的方法主要有试纸法和血糖监测仪两种。目前国内市场有多种血糖仪和试纸出售,测试原理基本相同 。,试纸比色法:这种方法不需血糖监测仪,价格相对便宜,但缺点是仍为半定量测试方法。在试纸的一端附有一软薄膜,一般以较为醒目的颜色标出,薄膜上有化学试剂,当与糖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色。,血糖监测仪法:与试纸比色法相似的是血糖监测仪也需要血糖试纸,而且某些种类的试纸包装上也标有比色板,因而在没有血糖仪时

3、也可用比色法。但若用血糖仪,所测定的毛细血管血糖更加准确。早期的血糖仪操作烦琐,需要擦掉试纸上的血,然后插入机器比色,不仅容易污染机器,而且误差较大,现已逐渐淘汰;新一代的血糖仪不仅操作简单而且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所以越来越为患者所接受。,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测试的时间 最好是在早晨空腹时、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医生并不要求你每天都测8次。但是,你可以从上面的时间中,每天选不同的时间,一天做12次。这样,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得到一份血糖随饮食和时间波动的完整的资料。 若病情不稳定,一周要选两天测全套血糖,即测空腹、三餐后及睡前血糖,其中空腹、早餐后2小时、睡前三个点的血糖必须测。如果病情稳

4、定,一周测一天就可以了。,测血糖的一般步骤: 用酒精消毒手指,并晾干。每次注意轮换手指,千万不要用脚趾代替手指。 用采血针 ( 有的是笔式的 ) 刺破皮肤,采血。 待流出一滴血,滴在试纸相应的部位上。手指不能碰到试纸,也不可以涂开血 等待结果。 从显示屏上读数并记录下来(注意血糖的单位)。,正确使用血糖仪 第一,血糖仪必须配合同一品牌的试纸,不能混用。因为有的血糖试纸每批次有区别,换用前需要把新试纸的条形码数字输入仪器,否则会影响结果。 第二,检测前用酒精消毒,待酒精干透以后再取血,以免酒精混入血液。 第三,采血量必须足以完全覆盖试纸测试区。取血时发现血液量少不能挤手指,否则会混入组织液,干扰

5、血糖浓度。取血前将手在温水里泡一下,再下垂30秒。扎的时候把针按一下再弹出,以免扎得太浅。 第四,试纸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保存,且最好选用单独包装的试纸。 第五,采血针一定一次性使用。,在购买血糖仪前,你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选择一种售后服务好,试纸能保证长期供应的血糖仪;因为不同品牌血糖仪的试纸不同,不能互相借用。 *选择一种易操作的血糖仪,在购买时要求销售人员为你示范,并确认你可单独操作。 *血糖仪的显示屏所显示的数字应易辨认。 *如你视力不佳,应选择一种可以用声音报告测定值的血糖仪。 *最好选择一种有“记忆“功能的血糖仪,以便将你测定的血糖值储存起来。,如果发生下列情况,应即时监测血糖

6、: 出现头晕目眩、颤抖、出汗、恶寒和意识模糊等低血糖症状; 出现嗜睡、视力模糊、尿频和过度口渴等高血糖症状; 需要了解饮食、运动锻炼和药物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时; 当你必须做血糖控制不好就容易发生危险的工作时; 如果是正在使用胰岛素或者曾经发生过低血糖的患者,在决定驾车或者进行其他要求注意力集中的工作之前,也要通过血糖监测确保安全性。 患者若有下列情况的改变,应该增加血糖监测频率: 改换糖尿病药物前后; 开始服用其他类药物时(如降压药、抗痉挛药等); 运动计划和活动强度改变时,尿糖,快速、经济、方便,但有局限性,受肾糖阈、药物、尿路感染影响,不能反映低血糖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影响尿糖测定的因素较多,

7、故尿糖测定只能作为辅助监测,主要还须用血糖监测病情。尿糖多采用尿糖试纸,用比色法判定尿糖含量多少。 尿糖的控制目标是阴性。 掌握检测时间及做好记录 餐前餐后2小时 段糖尿(分四段) 24小时尿糖定量,血压 一般用水银血压计测量比较准 腰臀围 常用方法: 腰围:在清晨未进食条件下,患者保持直立体位,用力将肺中的空气呼出后屏气进行测量。齐肚脐位置沿量腰围值为中腰腰围。 臀围:为臀部的最高点(最大围,GL)。 脉搏 在情绪稳定、无剧烈运动、紧张、恐惧、哭闹等活动,正常脉搏测30s,乘以2;异常脉搏应测1min。 体重 方法: 早晨起床空腹状态,只穿内衣内裤,排空大小便后,称量体重。 怎样计算标准体重

8、: 标准体重(Kg )=身高(cm)105,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专家指出,在糖尿病患者中,足坏疽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人高17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即使是轻微的损伤,也有可能引起感染,发生坏疽甚至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足部保养,每天要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清洗双脚,水温不要过高。还要注意保持足部及脚趾间的干燥;足部特别干燥的患者可用护肤品来涂抹脚部;洗脚后要及时修剪过长的趾甲,趾甲前端应剪平磨光,防止向内生长。如果脚上有茧子或鸡眼,千万不能用手抠或用小刀,也不要贴鸡眼膏等刺激性化学药物。,皮肤的观察 (特别是足部),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2型糖

9、尿病控制目标,糖尿病监测必须要作到“五项指标”达标。 首先是体重要达标,因为减肥是对付臃肿的杀手; 其次是血糖要达标,因为降糖是对付甜蜜的杀手; 第三是血压要达标,因为降压是对付无声的杀手; 第四是血脂要达标,因为调脂是对付油腻的杀手; 最后是血粘要达标,因为降粘是对付粘稠的杀手。,对于坚持自我监测和记录,以下几点建议供您参考: 要把自我监测和记录作为生活、工作日程的一部分安排,尤其是在工作繁忙或出差时。 养成每次监测后立即记录的好习惯。不要仅凭记忆记录。 随身携带记录手册,就诊时务必携带。,学会自我观察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患者必须立即就诊 血糖15mmol/L 伴有经久不愈的感染 感觉口干、

10、烦渴、多饮、多尿 体温38 感觉感冒、发烧、腹泻等症状得不到控制,尿常规 (特别是尿糖、尿蛋白,尿酮体)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蛋白 血脂 心电图检查 检查肝功能、肾功能 眼部情况(应包括眼底检查),学会定期到医院做检查,正常眼底,定期眼底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致盲道主要原因之一。 新诊断的患者必须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了解视网膜微血管的情况及眼睛有无其他并发症。 对于眼底正常的患者应每隔半年至一年检查,对于眼底有问题的患者应按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眼底。,眼部病变,糖尿病人自我监测的6大误区,误区一 不定期测血压 除了自我监测血糖外,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情况对于监测糖尿病是否对患者造成了更多损害也

11、非常重要,因为糖尿病患者很容易血压升高,进而对心血管、心脏造成损害。 误区二 不定期测糖化血化蛋白 除了血糖、血压这些糖尿病患者可以自行监测的项目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酮、尿微量蛋白、尿糖的监测也很重要,但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这些监测必须要到医院去做。 误区三 血糖高低仅用家用仪器 这种监测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当血糖超过13.3或低于1.1时,这种血糖仪就不能显示数字了,尤其是当患者的血糖值过高甚至(家用)血糖仪不能读数时,情况就比较危险了,因此要尽快到医院取静脉血进行检测。,误区四 早起测空腹血糖吃药 有些病人即使要测空腹血糖,也习惯了早起按时吃药。然而这会影响血糖值,因此空腹测血糖前不要吃药。 误区五 运动前不测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每天要适当活动,却忽略了对运动前血糖的监测。事实上,血糖低是不宜运动的,否则可能晕倒。此外,运动中一旦出现头晕等低血糖症状,也要立即停下来;必要时还要及时服用一些糖来使血糖达到正常值。 误区六 患者不注意护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平时要注意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改变、感觉变化,注意检查趾甲、趾间、足底部皮肤有无鸡眼、甲沟炎、甲癣、红肿、水疱、溃疡、坏死等,及时发现糖尿病足,做好相应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