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五大功能区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140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1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五大功能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重庆五大功能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重庆五大功能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重庆五大功能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重庆五大功能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五大功能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五大功能区课件(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 甘 强,重庆发展新战略:五大功能区解读,2013年9月13日至14日,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个功能区域。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强调,进一步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科学划分全市功能区域、明确区县功能定位,是市委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尊重规律,从实际出发,在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针对问题 (二)立足市情

2、 (三)应对挑战,国土空间 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范围内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包括陆地、水域、领海、领空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物质空间,具有三重含义:一是以地理环境为基础,由水、土、空气等自然要素组成,具有自然属性。二是以人为主体,由各种人文要素组成,具有社会属性。三是国土空间有开发利用价值,也是一种资源,具有经济属性。,战略背景,主体功能区 一定范围的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功能居于主要地位、发挥主要作用,这个功能就是主体功能。主体功能区是基于不同国土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从大规模高强度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角度,将特定区域确定为具

3、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划分主体功能区主要考虑水土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状况、环境容量、区位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人口集聚状况、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以及军事、历史、民族等因素。,战略背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这是为科学开发和保护我国国土空间资源的空间开发战略。 “十一五”规划,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和

4、使用的新概念,战略背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十七大”报告,战略背景,“十二五”规划将主体功能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十二五”规划,战略背景,2010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提出: “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了我们的家园更美好、经济更发达、区域更协调、人民更富裕、社会更和谐,为了给我们的子孙

5、留下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家园,必须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科学开发我们的家园。”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背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十八大”报告,战略背景,战略背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针对国土空间开发秩序较乱、空间结构不合理的现实矛盾和问题,立足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适宜大规模开发的地域空间有限的国情,着眼未来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所面临的风险挑战所提出的战略构想。,战略背景,(一)针对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已

6、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最大新兴经济体。 经济发展付出很大代价,积累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协调性、不可持续性日益显现。,战略背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与空间开发模式粗放、空间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十二五”时期,转变发展方式,一是经济转型,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二是空间重塑,要调整优化全国空间结构、空间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转变传统的空间开发模式;调整经济结构,必须调整不合理的空间结构。,国土空间无序开发的格局难以持续,我国空间开发中的突出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乡区域差距过大等等,其原因是两方面: 一方面是

7、市场化的过于集中,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少数高增长区域,出口导向,全球经济大循环,形成经济向沿海少数区域的集聚。 另一方面是行政化的过于分散,遍地开花式的大开发、大发展,各级行政区域都要赶超,都要行政区内的奔小康,形成所有区域都要大开发、都要工业化城市化的动力。,战略背景,国土空间无序开发的格局难以持续,经济人口向发展条件好的区域集聚是世界普遍趋势。改革开发,沿海地区的高增长,支撑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但经济增长过于集中在沿海少数高增长区域,既带来区域内过度开发的隐患,也造成区域间差距过大,全国讲是大国经济内需潜力没能充分发挥。我国沿海三大城市群,集聚了经济没有集聚相应的人口。,战略背景,国土

8、空间无序开发的格局难以持续,这种空间布局形成,和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是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过于依赖工业、过于依赖投资的空间体现。 这种布局模式,通过大量吸引外资,吸纳产业转移,集聚国内资源,大量发展出口加工业,大量工业制造品出口,形成外向循环;国内则依靠上亿的农民工,能源资源的大规模、长距离调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下降,形成许多隐患。,战略背景,中美日三国都市圈对比,中美日三国区域差距对比,国土空间无序开发的格局难以持续,市场化的过于集中,带来区域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加之财政、户籍等政策不到位,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造成各级行政区加快发展的压力,形成行政主导的分散开发。 无论是省区还

9、是市县甚至是乡镇,无论是条件好还是条件差的,都要工业化城市化,都要大开发,带来许多问题。波浪式的招商引资,形成周期性的重复建设、产业趋同、产能过剩;生态脆弱地区,牧业大县、农业大县都要变成工业强县、区域大市,各类园区、开发区、新城众多,带来大量园区土地、基础设施的浪费,耕地的大量减少,危及粮食安全,带来生态的破坏,环境污染的扩散。,战略背景,我国人均资源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重 (矿产资源按探明储量测算),人均资源短缺,能源资源消耗高,人均资源短缺,能源资源消耗高,2008年我国原油、煤炭、粗钢、水泥消费占世界的份额,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

10、9.1% “十二五”时期目标为2015年比2010年下降16%,单位:吨标准煤/万元,人均资源短缺,能源资源消耗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战略背景,环境污染让中国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战略背景,全球变暖 西南旱情,战略背景,全国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全国石漠化面积12.96万平方公里,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国国土空间的55%,其中极度脆弱的占9.7%,重度脆弱的占19.8%,中度脆弱的占25.5%,全国有地下水降落漏斗240个,其中浅层115个,深层125个,岩溶型的15个,岩溶水大概是一万年才能增加一毫米,鄱阳湖由过去的51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2900平方公里 没有

11、为水流留有空间,经批准的国家和省级各类开发区共1568个,总面积为9949平方公里。全国2856个县级行政区有1049个设有1个以上的开发区。过多过滥,战略背景,国内外用地结构,单位: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是必然的,但大大超过城镇人口增长则是不正常的,战略背景,战略背景,(二)立足市情,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一个重要基点,就是要对国情市情再认识,对国土空间再认识。 1. 综合考察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条件,重庆市国土空间具有以下主要特点:,战略背景,山多地少,适宜开发土地资源稀缺 一是人均可利用资源少。山地面积占幅员面积的75.8%,丘陵和台地占21.8%,平坝只占2.4%。全市只有1/3的区

12、域适宜大规模高强度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除去已有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可利用土地资源只占幅员面积的12%左右,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只有350平方米左右。,战略背景,二是区域分布差异大。全市可利用土地资源主要集中在一小时经济圈,占61,渝东北次之占26,渝东南只占全市的13,部分区县(自治县)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只有几平方米,而部分区县(自治县)则高达七百多平方米,相差数百倍。,战略背景,三是可利用土地的质量差距大。一小时经济圈、特别是渝西地区地形地貌相对较好,坡度不大,可利用土地集中连片,利用条件较好,而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呈细小斑块状分布,开发成本高,对环境影响大,总体上不适宜大规模、

13、高强度开发。,战略背景,全市地形与高程图,战略背景,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空间格局图,战略背景,江河密布,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一是地区差异大,西部丘陵平坝区域经济发达,人多水少,东部高山深丘区域相对落后,人少水多。 二是汛期非汛期差异大,分别占可利用总资源量的70%和30% 左右。 三是部分地区缺水情况突出,由于土壤含水层薄,保水能力差,加上水利设施不足,渝西等部分地区工程性缺水情况突出,望天水现象突出。,战略背景,人均可利用水 资源空间格局图,战略背景,生态敏感,工业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受限 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全市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较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

14、积的48.55%; 石漠化面积9257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1.23,是全国八个发生严重石漠化地区之一,酉阳、巫溪、彭水、巫山、奉节、秀山、万盛等区县石漠化区域占幅员面积比重都在15%以上。适宜大规模人类活动的区域较为有限。,战略背景,生态脆弱性 空间格局图,战略背景,环境特殊,污染消纳能力较弱 一是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地,对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和三峡水库的正常运行影响较大。 二是位于盆地边沿,常年风速低,主城区年平均风速仅1.2米/秒,空气流动慢,空气污染的稀释能力不强。 三是三峡水库成库后水流速度降低,水污染的溶解能力明显下降,全市次级河流27.9%的断面水质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15、。,战略背景,环境容量 空间格局图,战略背景,灾害频繁,对人类活动影响大 大库区、大山区加上地形地貌较为破碎、降雨较为集中,导致市域内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强度大,而承灾能力和抗灾能力较弱。是全国四大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达13417处,三峡库区、长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地质灾害相对较为严重。,战略背景,自然灾害危险性空间格局图,战略背景,2. 发展形势与面临的挑战 开发强度高 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340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人均土地面积0.29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9%,土地利用率91.3%,开发强度6.92,居西部地区第一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随着工业化

16、、城镇化推进以及人口增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开发强度将呈现刚性增长趋势。,战略背景,利用效率低 单位城镇空间集聚的人口偏少,城镇的人口密集度偏低,特别是部分小城市、建制镇、开发区占用的国土空间较大,空间资源浪费严重。2008年底全市人均城镇工矿用地44.7平方米,比“十五”期末增加7.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用地252.2平方米,增加16.8平方米,超过国家控制水平;仅45%的区县单位建设用地产出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集约用地水平较低,产业发展空间集中度不高。,战略背景,结构不协调 相对于生活空间而言,生产空间偏大;相对于城市居住空间而言,农村居住占用空间偏大;相对于公共设施和绿色生态空间而言,生产和居住空间偏大。产业和经济集中的区域未集中相应人口,集聚近80%经济的一小时经济圈只居住了全市60%的人口,渝东北、渝东南仍有几万人生活在高寒山区等不宜人类活动的区域。区域发展差距较大,2012年“一圈”和“两翼”人均GDP比为2.09:1,财政收入比为4.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