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美容学第六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045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美容学第六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医美容学第六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医美容学第六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医美容学第六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医美容学第六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美容学第六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美容学第六章(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医 美 容 学 6 陈浩宏,第六章 中医病因学说,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 病因学说是研究和阐释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的学说。 不同的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物质基础所反映的特殊致病规律,以及机体表现的临床特征是中医病因学说的主要内容。,中医病因学说以阴阳平衡的整体观为基础,具有感性直观性、整体性、合理推测性等特点。 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有三类: 一是“审证求因”, 二是取类比象法, 三是询问推理法。,现代中医理论根据发病途径、形成 过程将病因分为四类,即: 外感性病因,六淫之邪; 病理产物性病因,痰饮、瘀血; 内伤性病因,情志、饮食; 其它如

2、劳倦、外伤、先天因素等。,第一节 六淫之邪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六淫,即风、 火、寒、暑、湿、燥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亦即自然界的六气)。 “六淫”为外来之邪,致病多从肌表皮毛、口鼻而入;如“六气”一样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与地域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六淫”邪气既可单独治病,亦可相兼顾为患;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可以发生转化。,二、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 风邪 中医学把致病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善行数变 风为百病之长 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2 寒邪 冬日多寒病,寒邪伤于肌表,称为“伤寒”; 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

3、腑阳气,则为“中寒”。 若机体阳气虚衰,寒从中生,则称为内寒。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 寒性收引,3 暑(火) 暑、火均属于热邪。 暑(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热点如 下: 均为阳邪,其性炎上 均易生风动血 易致疮疡,4 湿邪 具有水湿之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 邪,称为湿邪。脾失健运,水湿不化则可 形成内湿。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热点如下: 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重浊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5 燥邪 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 邪称为燥邪。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易伤肺,第二节 痰饮、瘀血 一、痰饮 1 痰饮的基本概念 痰和饮都

4、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质地较稠浊的称为痰,而质地清稀的称为饮。 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 停于胸胁者称悬饮; 饮犯胸膈者称为支饮; 饮流域四肢者称为溢饮。,2 痰饮的形成 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 常,则可导致津液代谢障碍,形成痰饮。,3 痰饮的致病特点 阻滞经脉的,症见肢体麻木, 屈伸不 利; 痰阻筋骨,可见瘰疬痰核; 滞留脏腑的,痰饮在肺,可见胸闷、 咳嗽喘促; 痰在脾胃,可见脘腹胀满;,饮停肠胃,则见脘痞腹胀; 痰蒙心窍,神明不主,可见心悸、神昏; 痰在肝则疏泄不利,胁胀昏冒。 痰饮之为病多病势缠绵,病程较 长。,二、瘀血 1 瘀血的基本概念 瘀血,指停滞淤积之血,2 瘀

5、血的形成 感受外邪,可影响到气血的运行而致瘀。 情志内伤,气虚、气滞则血行不畅而成瘀;若气虚不能摄血,血溢脉外,亦可致瘀。 内外损伤致瘀。,3 瘀血的致病特点 机体失养,瘀肿,固定不 移,疼痛拒按,常见疼痛、肿 块、出血、舌脉等变化。,第三节 情志、饮食内伤 一、七情内伤 1 七情的基本概念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突然的、强烈的或过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生理活动调节范围,则可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致病。,2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喜伤心,喜则气缓 过喜则损伤心神,使心气涣散,甚或癫狂,或暴喜而亡。 怒伤肝,怒则气上 损及容颜则可见肝斑。,恐(惊)伤肾,恐则气下

6、,惊则气乱 过度恐惧,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 症见二便失禁、遗精早泄等。 思伤脾,思则气结 当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时,则会使气机 郁滞而影响到脾的功能,饮食不下,思虑 过度,损伤心血,则可见心神失养之心 悸、健忘等症。,二、饮食失宜 1 饥饱失常 若暴饮暴食、长期饮食过度,超过了脾胃的运化功能,轻者表现为食积、食滞,重则出现疳肥胖等症。 2 饮食不洁 误食腐败变质有毒食物,常出现腹痛、吐泻,甚则神志昏迷或死亡。,3 饮食偏嗜 若偏嗜生冷寒凉之物,则可损伤脾阳,致寒湿内生,发生腹痛、腹泻等症; 若偏嗜辛温燥热之品,则可致 胃肠积热,出现口臭、口渴、烦 热、便秘、消谷善饥等。,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一

7、、劳逸损伤 劳神过度 指思虑太过,用脑过度,而使心脾受损。 劳力过度 指过度付出体力积劳成疾。,二、各种外伤 枪弹、金刃、跌打损伤 烧烫伤 冻伤 虫兽伤 药物、强烈日光、不良化妆护肤用 品亦可引起损容性疾病,三、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受影响而形成后天疾病的因素。如多指(趾),兔唇等。,养颜美容食品 黑 木 耳,黑木耳,又称木耳、云耳等,为木耳科植物木耳的子实体。初为红褐色,干燥后深褐色至近黑色。木耳性喜温暖、湿润,我国东北、东南、西南各地均产。黑木耳是一种生张力极强的木材腐生菌,我国栽培黑木耳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 古代典籍和医药名著中均有记载,如神农本草经、齐民要

8、术、唐本草、本草纲目等,对黑木耳的生产和利用都有详细记述。 小暑前采摘的木耳叫“春耳”,朵大肉厚,水发性好,质量最佳;黑木耳不但质地柔软、润滑,吃起来爽口舒心,而且营养丰富。古时南楚人称黑木耳为“树鸡”。,黑木耳含 蛋白质、 脂肪(卵磷脂、脑磷脂、鞘磷脂等)、 糖类(甘露聚糖、甘露糖、葡萄糖、木糖、 葡萄糖醛酸及少量戊糖和甲基戊糖)、 粗纤维、 矿物质(含铁量极高,每100克含铁量高达 185毫克,为食物营养含量之最,并含 钙、磷等)、 维生素(胡萝卜素、B1、B2、尼克酸等); 以及麦角甾醇、22,23二氢麦角甾醇、 墨刺菌素等。,中医学认为,木耳味甘,性平,具有益气补血、润肺镇静、凉血止血

9、等功效(如神农本草经认为,木耳“益气不饥,轻身强志”)。 黑木耳所含卵磷脂,是抗衰老、延长青春的有效成分;黑木耳的胶体吸附力强,能消化纤维一类的物质,吸附肠内的残渣,起到清涤胃肠的作用;现代药理并证明黑木耳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另外,取平柔、肥厚而无缺损的木耳,用水浸泡,酒精消毒,平贴于肉芽疮面上,可使过剩的肉芽开始萎缩;木耳含有的墨刺菌素可抑制皮肤真菌性感染,有较好的护肤美容功效。,养颜美容食疗验方 番 茄 酸 奶 【原料】 成熟番茄 200克,酸奶200毫升。 【制作】 将番茄外皮用温水浸泡片刻,反复 洗净,连皮切碎,放入果汁搅拌机 中,快速搅拌1分钟,加酸奶拌匀。 【用法】 每日早、晚分服。 【功效】 润肤护肤,双补气血。 适用于面黄无华、皮肤干燥及黑而粗糙等病症,对兼有动脉粥样硬化者尤为适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