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第一章)电子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8906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基础》(第一章)电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会计学基础》(第一章)电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会计学基础》(第一章)电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会计学基础》(第一章)电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会计学基础》(第一章)电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基础》(第一章)电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基础》(第一章)电子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学基础,课件制作 李炳先,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会计的本质 第二节 会计目标与对外报表 第三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基础 第五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会计的基本理论。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掌握会计的职能、特点和会计的涵义、会计要素和等式。明确会计的一般对象和具体对象,熟悉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 ,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好基础。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会计的职能、会计对象、会计要素。,教学建议 本章是全书的总纲,内容广泛抽象,教学时应理论联系实际讲授。注意结合新的经济环境讨论会计人员的职责和会计违法责任。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具

2、体内容必须讲清楚。,一、会计的定义、特点及基本职能 (一)会计的定义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 会计的本质,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来反映。我国在境外设立的企业,通常用当地币种进行日常会计核算,但向国内编报会计报表时,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二)会计的特点,连续性,就是对会计对象的计量、记录必须不间断地进行,对于经济

3、活动进行不间断的核算。 系统性,是指会计收集或加工的会计信息应该是系统的、有序的、符合逻辑的,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都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抽象思维进行的。 综合性,是指以货币的形式对经济活动进行计量、记录,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完整性,是指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时,记录加工以及报告的会计资料必须是全面的或完整的,凡是属于会计主体范围内的,属于本会计期间的会计事项,都要不错不漏。,2会计对经济活动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完整性,(三)会计的基本职能 是指会计本身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固有的作用和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确定的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确认,是指通过一套

4、专业标准或专业方法来确定会计事项是否发生,以此为标准衡量经济信息能否进入会计核算系统。 计量,是指以货币为标准确定应记入会计核算系统的金额。会计事项的特点就是能用货币计量并符合制度规定。 记录,是指将会计事项以会计专业的技术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登记下来的过程。 报告,是会计工作进行的最终结果,它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的真实资料汇总、加工,编制出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的报告文件,提供给报告的使用者。,1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2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主要是对资金运动的控制。 就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

5、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控制。,二、会计的对象 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职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和范围。,(一)工业企业会计的对象 三个阶段:资金投入、使用与退出阶段。 三个过程:供应、生产与销售过程。,(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对象,(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三、会计学科体系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人们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的方法和理论的科学总结。,基础会计阐明会计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方法和技术,它研究会计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会计基本模式。 财务会计阐明会计处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确认收入和费用,计算利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成本会计阐明成本预测、计划、计算、分析、控制和

6、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本管理。 管理会计阐明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综合地利用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和有关外部信息,以求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审计学阐明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以及效益性进行检查监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二节 会计目标与对外报表,一、会计目标 二、对外报表,第三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一、会计要素 是对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 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其会计要素通常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1.流动资产 是指现金及其他能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现金 银行存款 短期证券投资 应收账款 存货 2.非流动资产

7、也称长期资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一)资产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1.流动负债 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股利 应交税费 2.长期负债 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二)负债 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三)所有者权益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投入资本: 即企业的注册资金,会计上称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比

8、如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如以出售获利为目的而购买的股票、债券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四) 收入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收入按照性质,可分为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而取得的收入等。 收入按经营业务的主次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基本营业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中所取得的收入。 会计要素所说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取得

9、的收入,而不是因偶发的交易或事项得到的收益。 因偶发的交易或事项得到的收益属于利得 如营业外收入,(五)费用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在工业企业,费用一部分可以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如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间接制造费用等。 还有一些费用按月归集,计入当月损益,称为期间费用、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这些费用按月归集起来,月末一次性从当月的收入中扣除。 因偶发的交易或事项的损失 如营业外支出,(六)利润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及各项支出后的净额。,二、会计等式 会计

10、等式是抽象地反映资金运动所引起的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变化的过程及结果的平衡关系。,所有者权益,(一)资产负债表等式(静态会计等式) 反映企业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的等式。 组合方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对资产负债表等式的理解: 第一,资产负债表等式体现了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资金存在形态与资金来源渠道;,第二,以货币计量时,会计等式双方数额相等; 第三,资产会随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 资产随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增加 资产随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而减少,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 例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从对会计等式影响的角度,可以将经济业务分为四类: 1)资产内部有增有

11、减,增减金额相等。 例1:以银行存款2000元购买原材料(不考虑增值税)。,2)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 例2:向银行借款4000元直接偿还前欠购货款。,3)资产、权益两方同增,金额相等。 例3:购进甲材料6000元,料入库款未付(不考虑增值税)。,4)资产、权益两方同减,金额相等。 例4:用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10 000元。,(二)利润表等式(动态会计等式) 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等式。 组合方式:收入-费用(成本)=利润,对利润表等式的理解: 第一,利润的实质:利润是实现的收入减去相关费用以后的差额。收入大于费用时为利润;收入小于费用时为亏损。,第二,利润会随着收入的增减

12、成正比例变化; 利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利润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第三,利润会随着费用的增减成反比例变化。 利润随费用的增加而减少 利润随费用的减少而增加,资产,310000 -8000 +9500 311500,负债、所有者权益,310000 +1500 311500,本期费用 8000,本期收入 9500,本期利润 8000,例5:将价值8 000元(成本)的原材料100件予以销售,售价为9 500元,款存入银行。不考虑增值税。 利润收入费用(成本)=9 500-8 000=1 500(元),变动后的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当具备的前提条

13、件,也称为会计假设,通常是指会计核算中对某些难以确切界定的,但对会计工作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根据一般的正常情况所作的合理的推断。,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基础,(一)会计主体 也称为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是指经营上或经济上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单位。,(二)持续经营 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即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清算,它所拥有的资产,将按既定的目标投入正常的营运,所承担的债务责任,将如期履行。,(三)会计期间 是指将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人为地分为若干较短的、等间距的“区间”,按划分的阶段核算和监督经营活动和财务成果,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

14、计报表。,从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每一个会计年度还具体分为半年度、季度、月份。,(四)货币计量 是指对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时,以采用具有综合性特征的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并假设币值不变。,二、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指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以及对会计事项、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原则。,第五节 会计信息资料要求,(一)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也称真实性原则或可靠性原则。它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2可比性原则 又称为统一性原则,它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

15、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3一致性原则 又称为一贯性原则。它是指同一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不要随意变动。,4相关性原则 又称为有用性原则。它是指会计核算提供信息必须与会计信息使用相关联,满足与企业有关的多方面的需要。,5及时性原则 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会计业务处理要及时进行,不得拖延和积压,以便会计信息能被及时利用。,6清晰性原则 又称为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二)关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要求的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又称为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款项收付是否应归属本期为标准,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

16、种会计处理方法。,2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 是指收入和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3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又称原始成本或取得成本原则。它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2002年 2003年 2004年,购入4 000元材料用于产品生产。,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该材料发挥效益的期间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年度,消耗后应全部计算为本年费用。,购入A设备一台,价值200 000元。,该设备可能会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连续多年发挥效益,每年只能将其消耗的部分价值计算为当年费用。,(三)关于总体性要求的原则 1谨慎性原则 又称为审慎性原则或稳健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